2.2 大气热力环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大气热力环流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6 06: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素养目标:
1.结合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综合思维)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现象,如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课前知识储备】气压与等压面
气压:就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①:对同一个地方而言,海拔越高,气压越_____。
②:在同一水平面,只要存在气压差(气压不同),空气由_____(高压/低压)流向_______(高压/低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用海边是否一整天吹海风导入
分析过程:解释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相邻两个地方热力性质(比热容)不同,导致进近地面冷热不均;再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理,让学生跟着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
请用箭头简单画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
B冷 A热 B冷
梳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
解决问题:学习原理后,解释情境导入提出的问题,分析真实情境海边的热力环流情况,得出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热力环流实例,给下面的图标出环流方向。
(1)海陆风
①白天 ②夜晚
小结:白天,吹______风,夜晚,吹______风,因此想要拍面朝大海,长发往后飘逸的感觉应该选择________(白天/夜晚)
【知识拓展】:
课后画出山谷间、城郊间、沙漠绿洲间等热力环流的情况,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明白热力环流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问题从生活中来,地理知识也为生活服务。
【习题巩固】:
1.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回答
2.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天津市( )
A.大体上日出前后,热岛效应最强
B.太阳辐射越强,热岛效应越强
C.与春、夏、冬季相比,全年热岛效应最强
D.全年热岛效应平均日变化最大
4.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1)根据材料,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空气 运动
不均
同一水平面上
产生 差异
空气 运动(即由 压流向 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