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画杨桃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10: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画杨桃》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在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在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在上课前,请大家观察一下老师的衣服,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生:左边的颜色和右边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师:大家正面来看,会发现它们有所不同,如果老师侧过来或者侧过去。我们会发现什么呢?
生:老师衣服左边的颜色是黄色,右边是绿色。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如果大家不是侧观的话,就会闹笑话了。今天这篇文章就和观察有关,题目是画杨桃。(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师:首先,同学们来认真听老师播放的课文录音,在听的时候,拿出手中的笔把你不认识的生字勾画出来。
师:同学们,录音播放完毕,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个生字大家掌握了。第一个字,杨,一起来读,杨、杨桃的杨。第二个字支,支支吾吾的支。很好,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么大家掌握之后,自己再来读一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想一想这篇文章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好,请大家开始来阅读。
师:大家读地非常认真,而且很大声,我请这个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在画杨桃的时候和别人画的不一样而被嘲笑的故事。师:好,请坐,你回答地比较完整,那我被嘲笑之后老师是怎么做的,最后结果如何,下面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深入研读
师: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老师在画杨桃的时候,我是怎么画的呢?课文中如何描述的?
生:“我认认真真的看,然后,老老实实的画。”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也就是说“我看到什么样的我就画出来什么样的形状”,我们可以得知作者是一个很认真很老实的人,他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形状。
我们看一看明显作者画的杨桃跟平时是不一样的,他心里面是不是有点打鼓?那么大家会发现在老师和学生看到这样的一个绘画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具体学生是怎么做的?老师又是怎么做的?我们以画表格的形式呈现,先看第一次对比,请第三排这个女生你先来说说,学生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板书画表格)
生:学生开始去嘲笑作者,他画的杨桃和常见的不一样,画错了。
师:你说的很对,那老师呢?老师走到我的桌子上,坐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的时候,发现了不一样的身形,我们看老师此刻表情怎么样?
生:老师严肃了起来,看到的是五角星的形状。
师:你们阅读地很认真。最后文中老师在引导下,让学生们去坐到作者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学生们的反应是怎么样的?这次还是嘲笑作者吗?
生:他们沉默了,有点支支吾吾的。
师:学生为什么会突然改变态度呢?
生:因为在他们坐在作者位置上的时候,会发现作者画的杨桃跟他们看到的一样,竟然是五角星,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了。
师:那么老师怎么说的?
生:老师和颜悦色地说,“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看到的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四、巩固提升
师:你们回答得很不错,我们再来把课文的思路梳理一下,那么我们一起思考下学生们的两次改变,从一开始的嘲笑到后面的支支吾吾,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请课代表来回答一下。生:实事求是。
师:你们感悟不错。同时。老师也引导同学们去付诸行动。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会发现,在观察一些问题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往往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同时,遇到问题大家一定不要急于下判断、给定论,而是要从不同角度多维度地去感受去思考,就像老师所说的,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和多角度地思考观察。
师:好,这篇文章教会了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次去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学生们的两次变化和老师的心态变化。五、小结作业
师: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这堂课我们就马上结束了,本课中我们重点要掌握两个的生字生词以及学生和老师面对作者的画的不同感受,最后我们还学会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道理,希望大家课下再去强化一下。师:下课之后,希望大家课下也找一找,你生活当中有没有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得到不同结论的故事。提醒一下,我们可以从古诗《题西林壁》里面来感受。好,今天这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