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习题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 习题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12: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目录
01
能力提升
02
难题突破
03
史料研读
能力提升
1.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史实中,发生在20世纪初并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D
2. 题2表列举了清末革命党人的部分革命活动和清政府的一些改良自救活动。通过两者的对比可知( )
A
革命党革命救国 清政府改良自救
1894年兴中会成立 1901年宣布实施新政
1905年同盟会成立 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1906年萍浏醴起义 1906年颁布《仿行立宪上谕》,预备立宪
1907年镇南关起义 1907年下令筹设资政院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武昌起义 1911年第一届内阁成立
题2表
A. 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 武装起义是救国的主要方式
C. 推翻封建帝制成为时代潮流
D. 发展资本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3. 陈天华的《猛回头》和邹容的《革命军》在新军中的影响很大。在《武昌首义回忆录》中,许多参加过武昌起义的革命志士说他们曾读过和传递过这类小册子。“这类小册子”主要内容是( )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 宣传民主共和理念
D. 介绍辛亥革命成果
C
4. 1911年,《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场革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 B选项符合题意;湖北革命军公告的对象是士兵,且武昌起义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选项;题干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武昌起义的态度,排除C选项;由题干“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5.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醒
C.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D.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D
6. (2021成都)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结束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 根除了国民固有的封建思想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A
7. 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根除了中国的社会陋习
C. 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
难题突破
8. 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题8表列举了部分观点,据此可知( )
出处 观点
首义人士胡祖舜的回忆 城外起义总指挥李鹏升指挥罗金玉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
孙中山《建国方略》 为自存计,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
章开沅等主编的《辛亥革命史》 届时,罗金玉首发一枪,辎重队的革命者即将马草房点燃,举火起义
D
题8表
A. 当事人的回忆最为可信 B. 革命家的观点最具权威性
C. 史学家的著作更为准确 D. 历史研究应多方考证史料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众说纷纭,观点不一,胡祖舜等人认为是罗金玉,孙中山认为是熊秉坤。由此可知,历史研究应多方考证史料,还原历史真相,D选项符合题意;当事人的回忆可能存在记忆模糊的问题,不一定最为可信,排除A选项;革命家的观点也可能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最具权威性,排除B选项;史学家的著作也是依据相关的史料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更为准确,排除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9. 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该报社橱窗被砸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也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破坏。这说明当时( )
A. 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
B. 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镇压
C. 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D. 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
C
10. 有学者曾说,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胜利快。“短”和“快”从侧面反映出( )
A. 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根本胜利
B. 民族资产阶级充分动员群众
C. 民主共和观念已成普遍共识
D. 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短”和“快”从侧面反映出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D选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排除A选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充分动员群众,民主共和观念在当时也并没有成为普遍共识,排除B、C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11. 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些先进女性或组织女子北伐队,直接参加革命战争;或组织女子医疗队,参与战场救护工作;或组织女子后援会,为革命军队募捐筹饷;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盟会。这种现象说明( )
A. 女性获得同等参政权利
B.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D. 封建统治秩序彻底瓦解
C
12.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盜,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 )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
A
13.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新的社会阶级借助于青年和妇女的解放,继续改造旧的社会结构。……皇帝与旧政权结构的消失,改变了法统,并且深刻地改变了政治的性质。汉族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明显的关切——代替了对皇帝的王朝的效忠。”该学者意在( )
A. 指出妇女解放成为新的时代潮流
B. 强调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指引作用
C. 突出资产阶级改造旧世界的能力
D. 肯定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D
14.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
A.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D
史料研读
15. 近代民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此次失败而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广州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绝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从视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3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推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的领导;等等。(任答三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3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举完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