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目录
02
素养目标
04
看图说史
06
随堂练习
07
素养提升
01
课程标准
05
释疑难解
08
拓展阅读
03
知识梳理
课程标准
1. 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的抗战等史事。
2. 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及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3.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结合地图,梳理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了解抗战不同阶段的主要战役。
史料实证:运用图片、文献等史料,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历史解释: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事,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军民在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等战役中英勇抗战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顽强不屈、保家卫国的优秀品质。
知识梳理
1937
军事演城
赵登禹
全民族抗战
全面侵华
第八路军
叶挺
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民族抗战
姚子青
谢晋元
上海
3
1937
重庆
30
看图说史
1.__________(1898—1937)
2.__________ (1886—1976)
赵登禹
朱德
3.________________“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
日军
1. 正确书写: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2.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释疑难解
4.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5. 区分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两者都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大肆屠杀,但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期间。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曾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武官辅佐官的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37年6月,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湖)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B
2. “赵登禹,山东菏泽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赵登禹的主要英勇事迹是( )
A.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抵抗日军
B. 在北平保卫战壮烈殉国
C. 率全营官兵守卫宝山而牺牲
D. 率部血战上海四行仓库
B
3. 朱自清在《这一天》(指7月7日)中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国民大革命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高涨
B. 中国从四分五裂状态趋向统一
C. 中国在反抗侵略中不断提升综合国力
D. 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D
4. 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杨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名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 )
A. 东北三省沦入敌手 B. 日本占领上海全城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的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选项符合题意;东北三省沦入敌手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排除A选项;1937年9月,淞沪会战还在继续,日本并未占领上海全城,排除B选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在1936年12月,排除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5.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开展国民革命;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抗日救亡,中国共产党再度与国民党开展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史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始终( )
A. 把阶级斗争放在重要位置 B.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D. 坚持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
6. 1937年10月,某组织给出淞沪会战的战果统计(后日军确认)是“日本空军仅在8月21日就损失了19名飞行员。在两周内,54名中国空军飞行员总共击落了62架日本军机”。由此可知( )
A. 日军的主力部队被消灭 B. 中国空军作战英勇
C. 中国彻底扭转战争局势 D. 淞沪会战取得胜利
B
7.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A
8. 题8图为1937年8月拍摄的题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的照片。画面中,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坐在火车站废墟的铁轨上号啕大哭。这张照片( )
A. 真切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
B. 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抗战的同情
C. 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
D. 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
D
9. 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当时留在金陵大学的贝德斯教授曾作出这样的评论:“劫掠、酷刑、屠杀、奸淫、放火,凡是可能想象的或无法想象的坏事情,日军进城后,都毫无顾忌地施行了。”他评论的事件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旅顺大屠杀
C. 血染卢沟桥 D. 南京大屠杀
D
10. 五四运动后,中国舆论界出现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论争。到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务乃至奉献的言论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国民党限制言论自由
C. 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D. 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末,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所以“个人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务乃至奉献言论拥有了绝对的权威”,C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20世纪3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要矛盾不符,排除A选项;题干主要反映了中国舆论界的情况,并未提及国民党对于言论自由的政策,排除B选项;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与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化相矛盾,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二、非选择题
11.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渐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摘编自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
材料二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对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三 1937年,国民政府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跑警报”,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
——摘编自廖林子《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以西南联大为中心》
(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发生于哪一时期?(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的表现。(2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任答一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所做的调整及调整的原因。(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由与国民党的对立、对抗转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中爱国分子的推动及国民党政策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特点及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由多所大学联合办学,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师资优秀、学风优良,办学条件艰苦。一些教授运用专业知识制造了战时急需品;联大学生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
素养提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广大民众抗日呼声的推动下,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国民党最终顺应,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
相对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表现在两点:一、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统战范围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超越中国一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一方面,中国的抗战需要外国援助,另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含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以中国青年党为代表的其他中间派别。由于历史原因,各党派各阶层政治力量不平衡,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出这种不平衡。由于力量的不平衡必然使国民党依靠其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继续维持其独裁统治,从而导致统一战线内部存在严重的阶级冲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而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悖的,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摘编自谷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征探析》
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3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涵盖的范围和人员具有广泛性;成员之间政治和军事力量不平衡;内部具有分散性。(任答三点即可)
拓展阅读
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2014年2月27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三大惨案之一,也是民族的灾难,人类的浩劫。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铭记被侵略、被杀戮的历史,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