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促使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卖国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唯一目标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该材料出自( )
A.《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虎门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允许女子与男子一样参军参政,规定男女在经济上平等,废除买卖奴婢、缠足等陋习。这些措施 ( )
A.彻底破除了封建专制思想
B.促使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C.最早出现于《资政新篇》
D.冲击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某同学绘制了一幅图示(如右图),该图示中的史实 ( )
A.使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B.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C.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D.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5.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干王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这一行动 (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C.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阶层探索中国富强的强烈愿望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中国近代化
6.《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们的共同点是( )
A.主张平均社会财富 B.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主张向西方学习
7.“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太平军驰骋疆场,歼灭了成千上万的清朝军队。太平军所到之处,推倒官府,扫荡封建秩序,冲击纲常名教。昔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绅地主无不威风扫地。”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
A.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B.实施了近代改革方案
C.创新了农民革命方式 D.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8. 历史学家陈旭麓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上述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
A.清王朝实力尚存
B.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农民力量小
9.1862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决定,他以后的每日时间表必须包括下列各项。这反映出曾国藩的文化观念是 ( )
上半日 见客审貌听言 点名看操(军队操练) 看书 习字 下半日 阅本日文件 查记银钱账目 夜间 温诗、古文 核批文稿
A.经世致用 B.发明本心
C.中体西用 D.固守传统
10.“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
A.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B.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C.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D.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之后洪仁玕又写成《资政新篇》,但这两个文件在实践中都难以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 )
A.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没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C.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D.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2.太平天国运动在“蜿蜒曲折之中,既有胜利的欢欣,又有失败的血泪”。其失败的标志
是 ( )
A.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北伐和西征
13.太平天国运动中,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丧失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已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起来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请写出右侧“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中“兴起”“转折”“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终于到这天,天京城破!正所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3)导致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二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材料三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导者”。
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4)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
1.A 2.C 3.D 4.B 5.C 6.B 7.A 8.B 9.A 10.A 11.A 12.A 13.D
14.(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兴起:金田起义。转折: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
(3)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统治者日益腐败,脱离民众;战略上的失误;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4)影响: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或“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回答出两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