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代埃及同步练习
1.在一次虚拟的世界文化之旅中,下列文明古国境内,一座外形近似“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它位于( )
A.A B.B C.C D.D
2.“他们将河水的泛滥日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他们还根据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这里的“他们”是(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日尔曼人 D.古埃及人
3.“法老”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意为“大房屋”。下列关于古埃及法老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具有无限权力
B.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等大权于一身
C.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D.法老只能对大臣进行经济处罚,不能杖责
4.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惊天的大事。古埃及人发明的文字奇妙而古朴,凝聚着古人类的智慧。该文字是(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5.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象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6.古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命脉的国家。古埃及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尼罗河 B.印度河 C.恒河 D.地中海
7.通过关键词尼罗河、法老、金字塔判断,这个国家是( )
A.古罗马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8.下列属于古埃及天文学成就的是 ( )
A.太阳历 B.《荷马史诗》
C.《罗马民法大全》 D.佛教
9.“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河流是( )
A.黄河、长江 B.尼罗河 C.赞比西河 D.多瑙河
10.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11.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 )
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②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③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
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腓尼基文字
13.由于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以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 )
A.神学 B.医学 C.数学 D.文学
14.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B.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15.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的是( )
A. B.
C. D.
16.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下面年代尺中圆圈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17.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是国王权利的象征 D.古埃文明的象征
18.它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它结构精巧外形宏伟,是古埃及人勤劳智慧的丰碑,也是专制王权残暴的象征,是人民灾难的见证。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古埃及法老的寝宫
B.主要修建于新王国时代
C.反映了古埃及封建社会状况
D.反映了古埃及社会发展的较高水平
19.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国家和地区与其文明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金字塔 B.古代两河流域——佛教
C.古印度——民主政治 D.中国——基督教
20.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代印度文明 B.古代巴比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21.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适合于农业耕作
C.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
22.下列文化遗产中,属于尼罗河文明的是( )
A. B.
C. D.
23.近日被戏称为“大型盲盒”的三星堆频上热搜,这不禁让人想到尼罗河畔的胡夫金字塔,它与三星堆同处北纬30°且同年首次发掘。为人类留下金字塔这一珍贵历史遗产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4.在巴黎埃非尔铁塔落成前的4000多年中,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物。它用约230万块平均2500千克重的石块砌成,内部结构设计精巧复杂。这段话意在说明古埃及( )
A.文明始终未中断 B.深深影响欧洲文明
C.是人类文明源头 D.建筑技术水平高超
25.下图所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留下适宜作物生长的沃土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水源,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诞生,并不断发展。但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得在古王国至中王国这1000 多年漫长历史中,古埃及一直处于金石并用的时代,人们长期使用木质农具,直到新王国时期才逐渐广泛使用青铜农具。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甚至干预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影响到了古埃及的文化进步。
摘编自李敏《古代埃及文明衰亡原因论析》
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基本特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其他民族不断吸收进入这个核心,从而使得中华文明有了可以薪火相传的族群基础。中国社会历代从国本倡导、人才选拔、‘学校教育到日常生活,都有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联结纽带。华夏文化讲求“穷则思变”,作为其核心的儒学以及文化制度都在不断改造、革新,这又为中华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尊崇的是世俗间的圣贤先哲,祖先崇拜的实质是先贤崇拜,各种民间信仰(城隍、龙王、土地、山神等各路神仙)亦是如此,因此,中华文明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上呈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_.摘自席岫峰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历史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
(3)综上,你认为古埃及文明与中华文明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上有何不同的特征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30年的时间,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材料二: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
(2)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
水,第二种,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
28.(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留下适宜作物生长的沃土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水源,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诞生,并不断发展。但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得在古王国至中王国这1000多年漫长历史中,古埃及一直处于金石并用的时代,人们长期使用木质农具,直到新王国时期才逐渐广泛使用青铜农具。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甚至干预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影响到了古埃及的文化进步。
﹣﹣摘编自李敏《古代埃及文明衰亡原因论析》
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基本特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其他民族不断吸收进入这个核心,从而使得中华文明有了可以薪火相传的族群基础。中国社会历代从国本倡导、人才选拔、学校教育到日常生活,都有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联结纽带。华夏文化讲求“穷则思变”,作为其核心的儒学以及文化制度都在不断改造、革新,这又为中华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尊崇的是世俗间的圣贤先哲,祖先崇拜的实质是先贤崇拜,各种民间信仰(城隍、龙王、土地、山神等各路神仙)亦是如此,因此,中华文明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上呈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
﹣﹣摘自席岫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历史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
(3)综上,你认为古埃及文明与中华文明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上有何不同的特征?
29.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A、B两幅图中的建筑名称分别是什么
(2)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 坐落在什么河沿岸
(3)图B的用途是什么
30.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A2.D3.D4.B5.A6.A7.D8.A9.B10.B11.C12.A13.C14.B15.A16.B17.B18.D19.A20.C21.B22.A
23.A24.D25.B
26.(1)①尼罗河带来的沃土和水源促进了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的诞生。②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限制了古埃及的进一步发展。
(2)①华夏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奠定了族群基础。②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提供了联结纽带。③好像我们话不断革新,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古埃及文明是宗教,中华文明是世俗化的特征
27.(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2)示例一: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理由:大运河开凿期间,先后征发200多万民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工地上。(史实)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发矛盾。(简要解释)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示例二: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理由: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
(3)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沉;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
28.(1)尼罗河带来的沃土和水源促进了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的诞生。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限制了古埃及的进一步发展。
(2)华夏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奠定了族群基础。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提供了联结纽带。好像我们话不断革新,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古埃及文明是宗教,中华文明是世俗化的特征。
29.(1)A是狮身人面像,B是金字塔。
(2)古埃及。尼罗河。
(3)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30.(1)ACD;B
(2)例如:金字塔: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3)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