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6 08: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农业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农业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B.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安岭适宜发展林业
C.农业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
D.我国现代农业的目标是发展优质、高产、低效、低耗的目标
内蒙古某集团在乌兰布和沙漠中养殖奶牛,构建起以牧治沙,以沙种草,以草养牛,牛粪还田的沙草有机循环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奶牛养殖属于(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3.适宜推广该养殖模式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东北平原
在我国有很多农业谚语,如:东北地区有“清明忙种麦”,而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则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说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上述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的特性有( )
①不确定性 ②人为性 ③季节性 ④地域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华北地区小麦在生长期间易受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
①干旱 ②寒潮 ③洪涝 ④台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 )
A.林业 B.旅游业 C.渔业 D.畜牧业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目前大豆种植面积不足耕地总面积的10,主要产区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大豆在我国主要用于榨油或制成动物饲料,其次是制成传统的豆腐、豆酱或调味品酱油等食物。图为我国2011~2020年大豆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及种植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7.2011~2020年间,我国( )
A.大豆的产量持续下降 B.大豆进口量逐年提升
C.大豆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D.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8.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国内( )
①种植面积少②生产成本低③市场需求大④交通运输不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为确保大豆安全,我国应( )
①建设温室大棚,增加大豆的总产量②建设高标准农田,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③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品质④大量使用化肥,提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都属于农业
B.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已基本实现现代化了
C.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D.杂交水稻的产量的大幅提高,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下图为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B.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C.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D.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
12.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①培育良种②围湖造田③提高单产④依赖进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在海交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这些农产品最可能是( )
A.大米、菠萝 B.苹果、梨 C.棉花、甜菜 D.玉米、大豆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图为“福建某地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柑橘树适宜栽种在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5.乙处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甜菜
16.如果在图中选址,要求既可以发展滩涂养殖,又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等,就近供给城镇居民,应选择(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端午节传统食物。下图为“我国十大特色标子分布示意图”,读困完成下面小题。
17.山西省的特色粽子是( )
A.烧肉粽 B.豆沙粽 C.黄米粽 D.蜂蜜凉粽
18.十大特色粽子分布区主要在( )
A.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B.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
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D.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19.特色粽子的分布能反映我国( )
A.光照西少东多 B.气温南低北高 C.农业东耕西牧 D.饮食南甜北咸
读“我国苹果产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关于我国苹果产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布于平原地带 B.分布于不同气候类型区
C.沿长江、黄河分布 D.优势产区呈点状分布
21.据图可知,苹果的生长习性为( )
A.喜高温 B.喜干旱 C.喜暴晒 D.喜凉爽
22.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陡峭的山地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宜粮则粮”
B.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宜林则林”
C.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宜牧则牧”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宜渔则渔”
23.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B.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C.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D.四川盆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根据资料,推测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是( )
①温暖湿润②光照强烈③高原荒漠④低山丘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除了四大茶区,我国还有茶叶零散分布区,如山东东南沿海。山东发展茶叶生产需要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冻害 D.涝灾
26.着贵州省贵定县的油菜花海集中盛开,2022年我国南北东西、举国共赏油菜花海的季节性盛景就此拉开了帷幕。图为“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照片为贵州和江苏油菜花田。据图和照片,完成我国油菜花开花日期的变化规律是( )
A.自西南向东北延迟 B.北方地区开花最迟 C.东部沿海开花最早 D.东部自南向北延迟
云南气候湿热,村寨多位于地势高处。下图为“云南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该地地势总体上( )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南向东北降低 D.从东北向西南降低
28.该地村寨选址主要考虑( )
A.地形平坦 B.少占耕地 C.水源充足 D.气候凉爽
29.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适宜( )
A.毁林开荒,增加梯田助力乡村振兴 B.政府引导以发展旅游经济
C.村民盲目自主发展村办企业 D.多占耕地,加快城镇建设
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0.图中农业布局最为合理的是( )
A.A地区发展种植业 B.B地区发展林业 C.C地区发展畜牧业 D.地区发展渔业
31.城郊大多发展蔬菜、蛋、奶等的生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技术 C.市场 D.交通
读某地景观图,根据图中景观判断,完成下面小题。
32.该地最适宜种植( )
A.甜菜 B.苹果 C.小麦 D.水稻
33.该地的耕地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34.该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策略,正确的是( )
A.开垦荒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基塘生产模式
C.缓坡修建梯田,陡坡发展林业 D.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二、解答题
35.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各农业的生产布局。
(1)我国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____、畜牧业和____等。
(2)用材林宜在____,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____,渔业宜在____,耕作业宜在____。这说明农业生产的布局原则是____。
(3)当地如果要种植粮食,一般种植____,当地若种植油料作物,一般种植____,当地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____。
36.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25-26日中央农村土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材料二: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将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材料三:下图为“中国农业地区分布示意图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
(1)图中D____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
(2)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西部大致以____mm等降水量为界,西部地区农业以____为主。
(3)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但南北也有差异,种植的粮食作物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它们之间的大致分界线是____一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4)读图观察,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增量最大的是____省。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选择填空)
A.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B.贵州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C.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D.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37.图示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分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脉①是____保护发展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
(2)D地属于____发展区,其农业发展中易造成水土流失,请从自然方面简述原因____。
(3)优化发展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B地的作物熟制为____,C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华北平原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____。
(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举一例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A
6.B
7.C
8.B
9.C
10.B
11.C
12.C
13.A
14.A
15.B
16.C
17.C
18.D
19.C
20.B
21.D
22.C
23.A
24.B
25.C
26.D
27.C
28.D
29.B
30.D
31.C
32.D
33.A
34.C
35.(1) 种植业 林业和渔业
(2)A地 B地 D地 C地 因地制宜
(3)水稻 油菜 一年两熟至三熟
36.(1) 青藏 一
(2) 400 畜牧业
(3) 秦岭—淮河 降水
(4) 黑龙江 C
37.(1) 昆仑山 一
(2) 适度 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较低等
(3) 雨热同期 一年一熟 水稻
(4)防寒
(5)农业节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