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哪哪”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2.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 ( )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
4.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5.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
听到(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6.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
B.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
C.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手太用力了
二、填空题
8.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 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又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
9.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 而产生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 声速(选填“大于”或“小于”).
10.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一个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吗? (填“能”或“不能”)事实是:
11.如图所示,使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弹开幅度 ,此时音叉发出的声音也变响,以上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声源振动幅度越大 越大.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12.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 (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13.在温度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如果看到闪电后,3秒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1962年5月,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2.6秒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讯号,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m。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在实验中用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把 的振动转化成了乒乓球的振动,便于观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15.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明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 ,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 .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 ,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 .
16.完成实验:
(1)如图所示,小林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林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当盖上玻璃罩上之后他 (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随着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后,他听到的闹钟声音越来越 ,由此猜想,若将空气完全抽出后,他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答案
1.C2.B3.C4.B5.B6.B7.B
8.翅膀振动;;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对科学的求知欲等.
9.振动;大于
10.能;岸上人的说话声把水中的鱼儿吓跑 (合理均可)
11.振动;越大;响度;放大振动;转换法
12.音叉的振动较小,不易观察;不能;音叉停止振动
13.40;1020;3×108;9×108
14.(1)振动 (2)音叉;转化法
15.(1)振动;振动 (2)固体能传播声音 (3)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
16.(1)A (2)能;小;不能;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