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10: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回顾: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活现状
采集
打猎
住洞穴
旧石器时代晚期,气候干冷恶化,动植物急剧减少,人类的生存环境被局限在狭小一隅……
第2课
原始 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
打制
石器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从距今约1万年开始。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距今约300万年
旧石器时代

原始农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气候变暖
农作物种植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半坡遗址,遗址中出土了菜籽和粟的朽粒。
东胡林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碳化的粟和黍。
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
贾湖遗址出土了碳化稻粒。
观察:不同农作物分布情况?
1.农作物种植——种什么?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稻(去壳后称大米)
粟(俗称小米)
黍(去皮称黄米)
南稻北粟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1.农作物种植——怎么种?
耒耜
石斧
生产工具变革
刀耕火种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出现了翻土工具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气候变暖
农作物种植
定居生活
保障食物
提供了时间空间条件
家畜饲养
磨制石器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2.家畜饲养
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猪纹陶钵
狗骨
牛肩胛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3.磨制石器与陶器的出现
陶罐
乐器
石器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气候变暖
农作物种植
定居生活
保障食物
提供了时间空间条件
家畜饲养
磨制石器
形成聚落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耕文明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特点:
①数量多,范围广;
②沿河流分布;
③集中在东南沿海。
读图思考:农耕时代遗址分布有何特点?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1.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
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原因:江浙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热。
作用:①通风防潮;②防虫蛇猛兽;③下层可饲养家禽家畜。
思考: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子?
(1)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1.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
(2)原始农业
1.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农作物:水稻
农业工具:骨耜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稻穗和猪纹陶盆
(3)家畜饲养业
1.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制作陶器
陶灶
(4)原始手工业
1.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玉器
乐器
天然漆
象牙雕刻
遗址名称 河姆渡遗址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地处流域
原始农业 农作物
农具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建筑形式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稻
磨制石器,骨耜
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简单乐器(骨哨);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
干栏式建筑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
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人为什么这样建造房屋?
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
好处:遮风挡雨,冬暖夏凉,防寒保暖,抵御野兽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1)房屋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聚落遗址模型
壕沟
①观察:壕沟两侧有何不同之处?
活动室
公共墓地
居住区
窖穴
窑场
②思考:这条沟有何作用?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1)房屋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半坡遗址骨铲
半坡遗址角锥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生产工具:骨器、角器
农作物:粟
(2)原始农业
石锛
石锥
石刀
石凿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其他生产工具一览
(2)原始农业
能制作精美的石器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其他生产工具一览
(2)原始农业
弓箭
长矛
石球
鱼钩鱼叉
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
渔叉、渔网、渔钩等捕鱼。有时也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家畜饲养:猪、狗、鸡等
鸡肢骨
羊下颌骨
狗下颌骨
猪下颌骨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3)家畜饲养
人面鱼纹陶盆
彩陶鱼纹盆
装饰品
乐器
骨针、骨锥
纺轮
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较多装饰品,少量乐器
已掌握简单的纺织技术。
2.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4)原始手工业
遗址名称 半坡遗址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地处流域
原始农业 农作物
生产工具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建筑形式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弓箭长矛,石球,渔钩,渔叉
猪、狗
彩陶;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骨针、骨锥、纺轮)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二、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
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分化
国家
原始农业的发展
生产力提高
进入文明社会
私有制出现
强制性权力出现(统治者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小结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
农耕
生活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的发展
磨制石器的发展
半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张清俐《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多元一体,文明之源
课堂小练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A正确;B是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房屋,B排除;CD不属于原始社会的建筑,排除。故选A。
1.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课堂小练
2.下列考古发现中,能够证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①猪纹陶钵 ②骨耜 ③打制石器 ④铁制农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猪纹陶钵反映的是河姆渡人制作陶器的水平,②骨耜是河姆渡人所使用的生产工具,③打制石器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已经存在了,④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才出现,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错误,排除。故选A。
课堂小练
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4.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此地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粟 D.大豆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