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6 10: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教学目标】
1.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
2.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3.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
2.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3.讨论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教材93页引言图文材料,提问:海绵城市示意图与普城市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对水循环环节以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有什么影响?
引出话题: 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雨季内涝、旱季缺水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质就是要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有效预防城市内涝和缺水问题。
组织同学阅读教材93至98页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熟悉并解释海绵城市示意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文字梳理掌握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必要性、行动方案。
提问、课件展示同学成果。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归纳小结,梳理归纳如下:
一、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1.建设原因
(1)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和管理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部分城市缺水。
(2)城市河道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水体污染严重,威胁饮水安全。
(3)城市内涝问题突出。
2.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
3.海绵城市的含义
理解海绵城市的含义
(1)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海绵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不同下垫面的雨水控制和利用,达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涵养水资源的多重目标。
[思考] 我国西北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会频繁出现城市内涝现象吗?为什么?
提示:不会。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往往不会因降水产生城市内涝。
二、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1.建设重点: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
2.系统关键
3.主要方式
[思考] 屋顶绿化除滞留雨水之外,还有哪些生态功能?
提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
正确认识海绵城市的建设
(1)明确海绵城市的实现途径
海绵城市理念的最终实现,需要依托多个子系统协同发挥各自作用,如城市水系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及道路系统等,每个分系统拥有一些具体的实现设施,如下表所示。
海绵城市主要规划理念及具体配套设施
序号 子系统 主要规划理念 典型实现设施
1 建筑与 小区 径流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与广场 绿色屋顶、透水砖铺装等
2 城市水系 保持水系结构完整性,强化其对径流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与调蓄功能 湿塘、渗透塘、雨水湿地等
3 城市绿 地系统 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及净化,并与雨水管渠衔接 下沉式绿地、转输型/干式/湿式植草沟等
4 城市道 路交通 利用道路绿化带等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渗管/渠等 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等
5 城市排 水系统 径流排水系统应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衔接 渗管、渗渠等
(2)抓住海绵城市建设的六个要点
要点 主要方式 主要目的
渗 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蓄 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
滞 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 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净 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
用 多种方式利用 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排 是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课堂练习
 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是“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1)~(3)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直接作用最显著的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2)白城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
(3)白城采取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  )
①减轻洪涝灾害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第(2)题,据材料信息“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可知,该地多雨年水体下渗不畅,排水设施不完善;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山脉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第(3)题,据材料可知,白城受洪涝灾害影响大,海绵城市建设可减轻洪涝灾害,①正确;海绵城市建设可增大蒸发量,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②正确;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建设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正确;该地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情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可减轻风沙灾害,④正确。
答案:(1)C (2)A (3)D
2.完成“海绵城市与水循环”梳理填空:
(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 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 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的 与 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 、 、 、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并加以利用。
建设原因:城市 ,部分城市 或 ;城市河道
减弱甚至丧失, 严重;城市 问题。
建设重点: , 和 是这一系统的关键。
(4)建设目的:有效控制 。预防 的发生,缓解 的问题。
(5)具体措施:采取屋顶绿化、 、下凹式绿地、 等措施。
(6)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地表下渗,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等。
(7)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城市 ;收集雨水,净化水体,提高 利用率;增加 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 ;调节局地气候,减轻
效应。
2.(1)积存 渗透 吸纳 净化 吸水 蓄水 渗水 净水 释放
(2)生态系统被破坏 缺水 严重缺水 自净功能 水体污染 内涝
(3)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快速渗水 有效集水
(4)雨水径流 城市内涝 旱季时水源不足
(5)透水铺装 雨水收集利用
(7)内涝 水资源 绿地(或水体) 美化环境 城市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