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1:3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训练
一、诗歌鉴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从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了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2.有人说“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中的“怜”字用得好,请赏析其妙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中长安尚未被收复之时。
3.锦华初读此诗,对“强”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请你根据诗意帮她判断。
4.结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分析题目中“思”字的内涵。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前两句诗,诗人追忆往昔和李龟年的接触,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怀念。
B.“寻常”“几度”这两个词语从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
C.后两句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了重见故人的喜悦。
D.诗歌中的“寻常”“几度”“又逢”,点明了作者与李龟年的密切关系。
6.清朝蘅塘退士评说本诗:“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上述意思的。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8.请赏析“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的妙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请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中,诗人选取暮春时节漂泊不定的“杨花”和“暗含悲痛之情”的“子规啼鸣”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寓情于景。
B.甲诗想象奇特,乙诗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都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C.甲、乙两诗都提到了友人。甲诗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乙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乙诗中五个地名连用,造成时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到行船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
12.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为什么要将“愁心”托付给“明月”?
13.请比较一下,甲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与乙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月”,所写的景和表达的意有何不同。
14.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前两句用“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5.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甲】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戍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6.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前两句写诗人登城见到沙漠如雪、月华如霜的情景,场面宏大,视野开阔。
B.甲诗中“尽”字极有张力,表现了悠扬的笛声在苍凉空旷的夜晚感染了“征人”。
C.乙诗中,后两句描绘的梅花落虚景与前面明月雪净实景营造了美妙旷远的意境。
D.甲乙两诗中的第三句在内容上都巧妙进行转折,“不知”“借问”却用法迥异。
17.借“笛”抒情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结合两首诗,分别说说“笛”给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 “九日” “登高”(或“菊”) 重阳节 2.怜,怜惜的意思。“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把握。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可提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强欲登高去”中的“登高”或“遥怜故园菊”中的“菊”作为答案。
2.考查对诗歌炼字的赏析。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思是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联系注释中“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的内容可知,也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3.诗中“强”读作qiǎng,是勉强之意。这两句诗写了诗人随俗登高却又忧心忡忡、无心望远,只能勉强为之的处境,渲染了故都失守、诗人流落他乡的凄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忧思和对故园的想念。 4.“思”即“思念”,这两句写出作者在远离故都的地方想象故乡的秋菊在离乱的战场旁开放的荒凉景象,因而哀伤忧虑的样子。“思”不只表达了作者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早日平定战乱的渴望。
【解析】3.本题考查炼字方法及对诗句的理解。
此类题目的做题思路一般是:首先点出字词的本义以及手法(手法有就点);第二步,将词语带入诗句解释含义描绘画面;第三步,点出词语达到的效果或氛围;第四步,分析作者的情感和诗歌主旨。
诗中“强”读作qiǎng,是勉强、被迫之意。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为什么勉强呢?因为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流露出的是浓郁的思乡情绪,所以“强”是诗人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解答时需按照“本义+语境义+中心义”作答。题目中的“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对故乡的思念,结合诗题中的“行军”和“应傍战场开”,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因此这里的“思”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5.C 6.对比。①地点对比,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宅第和“安史之乱”后的江南;②时间对比,几十年前与几十年后的江南;③荣辱对比,过去是特承顾遇,现在是流落江南;④盛衰对比,过去是开元盛世,现在是“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已经衰败。
【解析】5.C.“直接道出了重见故人的喜悦”有误,应为: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故选C。
6.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由岐王宅里、崔九堂的王侯第宅和江南对比,运用了地点对比。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讽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由盛世时的常听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歌唱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四十年前于四十年后的时间对比,写出了诗人和李龟年的人生命运的跌宕,这是荣辱对比。前两句追忆开元盛世的美好时光,后两句写“落花时节”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这是盛衰对比。
7.①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②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不着痕迹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入”和“流”是两个动词,意思是说月影映入江水,仿佛随江水流去。这两个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解析】7.考查词句赏析。
地名:根据“峨眉山月半轮秋”可得:峨眉山。根据“影入平羌江水流”可得:平羌。根据“夜发清溪向三峡”可得:清溪、三峡。根据“思君不见下渝州”可得:渝州。
作用: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空间转换的迅速和作者的行程。前两句写景,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江行体验。末句抒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妙处的能力。词语理解是理解诗词的基础。可从两个方面理解词语的含义:一是词语的本义;二是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也可以从遣词用语和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词的妙处。理解词语的妙处要做到准确、富有诗意。本题“入”是映入的意思,“流”是流动的意思,两个动词准确传神的写出了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明月,映在青衣江中,仿佛和江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月影映清江”的优美画面。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9.“入”“流”两个 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10.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歌词语的鉴赏。“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10.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诗歌大意是: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首句写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此句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可是在清溪到渝州的途中,作者发现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对亲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1.D 12.因思念之情往往在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同时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1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同情。“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诗人借月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解析】1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D.乙诗中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选项中“造成时间迅速转换之感”的表述不正确。
故选D。
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内容讲,这是一首送别诗,所以,这里的“愁心”指对友人的思念、担忧、同情和安慰。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月亮,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让月亮富有同情心,作为自己的替身陪伴在友人身边。而月的阴晴变化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更容易引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内心的悲愁,无人理解,无法排遣。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但无论身在和处都可欣赏同一轮明月,所以只好把满腔的悲愁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知音人。
1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友人虽然距离自己十分遥远,但是无论友人走到哪里,明月依然可以照见友人,就可以替自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是: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亮月影。诗人用“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月影映入江水、与人万里相随的景象,此时照在家乡的明月尚可望见,而还在家乡的友人却离自己越来越远,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家乡的无限情思。
14.(1)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氛围。
(2)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满心的哀愁。(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凄凉的环境氛围。
(2)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分析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音;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所以说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15.举目远眺,回乐烽前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受降城之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如同深秋的寒霜遍铺大地。
【详解】此题考查画面描述。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加以描绘即可。
示例: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16.D 17.【甲】诗中,诗人在夜晚登城远望边城苍茫夜色,夜风送来的悠扬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之情;【乙】诗中,诗人写边塞奇寒的冬天听到军营城楼间传来将《梅花落》拆用的笛声,由此想到家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解析】16.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甲乙两诗中的第三句在内容上都巧妙进行转折,‘不知’‘借问’却用法迥异”表述有误,“不知何处吹芦管”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意思是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不知”“借问”都在诗歌中起到了由情入景的转折作用,二者用法相似;故选D。
17.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把握。《夜上受降城闻笛》大意: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塞上听吹笛》大意: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李诗写景,表现了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凉;写笛声,表现了怀乡的迷惘和无限的悲凉。高诗写景,表现了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去的和平宁谧的图画;写笛声,表现了盛唐豪情和一些人的怀乡之情。两诗所用意象不同,即使同样是“闻笛”,传达出来的感情基调却截然不同。示例:《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诗人以“沙似雪”“月如霜”来渲染环境险恶与战士们的孤苦凄凉,烘托出戍边战士“闻笛”后绵绵不断的乡思和哀伤愁绪;《塞上听吹笛》中诗人用“雪净”“牧马”“月明”等景象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少见的和平宁谧气氛,将士们“闻笛”后思乡却不伤怀,洋溢着一种盛唐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