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田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2题,满分120分,共3页。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老兵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可怕。
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
男人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去。
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路。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才出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
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
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工作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啰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作。男人带着央求的口气。
对不起,这里不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人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地装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
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桥上每天聚焦着许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好运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找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湿透了。
我递给了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着说。
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的一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1994年4月光荣退伍。一本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伤了脸。
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
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把包递到男人手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老兵各种理由的反复请求,赵经理总是以不耐烦的语气来应答和拒绝,表现了他内心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
B.小说多次写到老兵身上所带的“三个红本本”,并用“红绸布包着”“我最重要的东西”等来写他的珍惜,表现他对曾经拥有的身份和取得的功绩的重视。
C.小说开头通过描写老兵的相貌以及赵经理的反应,突出老兵伤疤的可怕,是为了反衬他内心的美好,同时,相貌的丑陋也为他找不到工作作了铺垫。
D.对老兵的伤疤,“我”从开始时“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的感受到了解真相之后“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的赞美,反映出“我”对老兵的心理变化。
2.小说多次写到“三个红本本”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我”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④。
[注] 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③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④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了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颔联巧用“杜陵秋”来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浸透着对关中失地和人民的关切与怀念之情。
C.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在登城“搔首”“倚楼”之时,心忧国家安危,感叹命途未卜,抒发了忧国深情。
D.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对戎马生涯的怀念与对这些已成往事的感慨。
5.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每空1分,共1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2) , ,谁主沉浮?
(3)彤管有炜, 。 (4)还顾望旧乡, 。
(5) ,只是朱颜改。 (6) ,又岂在朝朝暮暮。
(7)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劝学》中的“ ,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8)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劝学》中的“ , ”。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 , 。”
(10)“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6日21点,华为在英国伦敦正式向全球宣布:华为年度最强手机Mate20 系列正式来袭!发布会现场 ,手机一经公布,顿时 了整个欧洲!
华为手机部门 CEO余承东亲自站台,演示华为最强手机。手机采用的麒麟980芯片,占有六项世界第一的能力 ,是市面上目前顶级的手机芯片。华为 Mate20的充电技术更是让全场 ,它的充电速度是苹果iPhoneX的4倍,还具有无线反向充电功能,也就是说华为手机还可以作为一个“充电宝”,无论机型,只要把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和华为Mate20的背面靠在一起,就能随时充电!这是目前三星、苹果都没有掌握的最新科技!华为还有独创的散热系统:Mate20采用了全球首个石墨烯+液冷散热系统组合,从此以后不管玩游戏还 是看电影,手机都不再发热。
不仅科技含量巨大,华为 Mate20的售价更是出人意料: Mate20系列欧洲售价最低为799欧元,最高2095欧元。( ),完全颠覆了大家心目中只有苹果、三星等外国手机才能卖天价的印象。
手机一经发布,迅速引爆了伦敦。紧接着德国、法国等欧洲数十个国家的主流媒体全部都在头版头条重点报道! 的“中国智造”正在吸引着世界的眼光。
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座无虚席 沸腾 惊艳 独树一帜
B.高朋满座 沸腾 惊艳 异军突起
C.座无虚席 惊艳 沸腾 异军突起
D.高朋满座 惊艳 沸腾 独树一帜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手机选用的麒鳞980芯片,具备六项世界第一的能力,是目前市面上顶级的手机。
B.手机选用的麒鳞980芯片,占有六项世界第一的能力,是目前市面上顶级的手机芯片。
C.手机采用的麒鳞980芯片,具有六项世界第一的能力,是市面上目前顶级的手机。
D.手机采用的麒鳞980芯片,具备六项世界第一的能力,是目前市面上顶级的手机芯片。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苹果手机最顶尖的配置 12800元售价还不如它高
B.比苹果手机最顶尖配置 12800元的售价还要高
C.比最顶尖配置的苹果手机12800元的售价还要高
D.最顶尖配置的苹果手机 12800元售价还不如它高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学生读《红楼梦》到底要达成怎样的目的?方向错了,名著阅读教学就会贬值。有些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中的饮食、服饰、园林、诗词等文化,将《红楼梦》上成了关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课。教师这样做或许有自己的理由:① 。但问题在于,如果要普及传统文化,《红楼梦》并不是最佳选择。② ,读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更直接;要了解诗词文化,③ ,毕竟曹雪芹并非以诗词名世。至于园林、饮食,普及性的读物就更多了。
11.下面是某大学生求职信的主体部分,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5处并修改。(5分)
我是××学院2019届工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本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成绩出类拔萃,曾多次获得院奖学金。
我生长于农村,农村生活磨练了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我相信我的素质与能力正是贵公司必需的。值此择业之际,我真诚地期盼与贵公司合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求职信,热切期盼得到您的惠顾。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
四、写作(60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盛典即将举行之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英雄的礼赞 奋进的凯歌》,以此致敬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里,有英雄老兵张富清,有维和烈士申亮亮,有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人民教育家于漪,有一生守岛的模范民兵王继才………
名言:①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习近平
②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文天祥
③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怎样的人才可称作真正的英雄?这个话题一定引起了你的思考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C项,“是为了反衬他内心的美好”错误,本文开头写老兵的伤疤并不能反衬出“他内心的美好”,在文章的最后才能体现出“他内心的美好”。
2. ①"三个红本本"是退伍证,二等功证书和为救火受伤的伤残军人证,在文中多次出现,串联起和我有关的两件事,前后照应,使小说结构紧凑。②用“红绸布包着"我最重要的东西“等来写他的珍惜,表现他对曾经拥有的身份和取得的功绩的重视。③反复出现进一步烘托出老兵美好的心灵,优秀的品质。
3. ①作为目击者,”我见证了老兵在城里求职的遭遇,以及他的坚持,视角更存观,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②通过我"的感受和言行,更能凸显老兵高尚的人格,表现我对他的尊重与肯定;③由于“我”进入场景,推动情节的发展,强化作品表现人物和主题的力度;④升华主题,通过“我“对老兵的敬重,表现了朴实善良的正能量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主题。
4.B
详解:B项,“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理解有误。颔联巧用“杜陵秋”来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寄寓着诗人对故都沦陷的无比忧虑。
5. ①因登临而起的悲秋之情。诗人登上北城门楼, 深秋时节,西风劲吹,寒气袭人,眼前萧条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愁绪满怀。②山河沦陷、忧国伤时的叹惋。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沦陷的故都的怀念、忧虑之情。③身世遭际、前途未ト之愁。诗人瞻望自己的前途,身世安危未ト,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④壮志难酬的悲愤。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而自已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
详解:①“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 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登临而起的悲愁。②“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写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 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沦陷的故都的忧虑之情。③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④“横槊赋诗非复昔, 梦魂犹绕古梁州”这一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之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 “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6.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C 8.D 9.C
详解: 7.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人很多。语境在强调会场人多,而不是恭维宾客,用“座无虚席”更合适。惊艳:指对人的美或物的美而深感惊异。 “沸勝”用比喻义,指引起很大反响。亲临发布会现场领略手机强大功能,用"惊艳”更合适。华为 Mate20的充电技术让全场反响强烈,用"沸腾”合适。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异军突起: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用“异军突起”与前文三星、革果手机比较的内容呼应。
8. A项,”选用芯片”搭配不当,应为“采用芯片”; “芯片是手机”搭配不当; B项,“选用芯片”搭配不当,应为 “采用芯片”“占有能力”搭配不当,应为“具备能力”;C项,“具有能力”搭配不当,应为“具备能力”“芯片是手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应为“目前市面上”。
9. 括号前说“华为 Mate20的售价更是出人意料:Mate20系列欧洲售价最低为799欧元,最高2095欧元”,是在说“华为 Mate20售价高”,保持与前文主语一致, A,D项主语为苹果手机售价,排除A、D项;B项定语顺序 不当,“最顶尖配置”应修饰“手机”,排除B项。
10. ①《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②要了解古代服饰 ③读《唐诗三百首》更有收获
详解:这段文字谈的是教师如何指导中学生选择经典作品阅读才更有价值。①处填写教师这样做的理由,可以根据上文“将《红楼梦》上成了关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课”,推断此处要出现“传统文化”这个关键词,再考虑句子的连贯性,需要点出“《红楼梦》”字眼。②③两处可以互相参照。由“《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要了解诗词文化”,可知,②处应填写“要了解古代服饰”之类的话语。③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填写的书目只要能够借以了解诗词文化即可,同时应使用“读…… 更……”的句式。
11. (1)“出类拔萃”改为“突出”或“优秀” (2)“必需”改为“需要” (3)“与贵公司合作”改为“加盟贵公司”或“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4)“伟大贡献”改为“贡献我的力量”或删掉“伟大” (5)“惠顾”改为“垂顾”或“认可”
详解:(1)“出类拔萃”,指超出一般(多用于形容品德、才能),句中用来指自己成绩优秀,使用不恰当,也不够谦虚,不得体,应 改为“突出”或“优秀”。(2)“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句中说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是对方“必需的”,不得体,应改为“需要”。(3)“与贵公司合作”不得体,“合作”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彼此之间为平等关系,用在求职信中,不得体,应改为“加盟贵公司”或“成为贵公司的一 员”。(4)“伟大贡献”,指卓越而崇高的贡献,“伟大”表示十分崇高卓越,用在自己身上,不得体,应改为“贡献我的力量”或删掉“伟大”。(5)“惠顾”指光临,惠临,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此处指得到对方认可,使用不恰当,可改为“垂顾” 或“认可”。
22. 参考立意:考生立意可综合考量所有材料的倾向来立意,也可自由选取一则或几则材料的内涵作为立意中心,但不可脱离材料的指向,另外给“英雄”贴上其他标签。立意的难度不太大。重在行文要表达出真挚的感受、深刻的见解,表现出宏观的观照角度,以及大气的视野和格局。
【写作指导】
这篇作文是多则材料的作文题型,其中有叙迷性材料一则,名人名言三则,四则材料都对“英雄”一词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做了界定,但所有材料彼此又是互为补充的关系,都赋予了“英雄”正面、积极的内涵。所以,围绕“英雄”一词的立论应为健康向上、正能量的表达。叙述性材料是总领性的材料,应把其视为立意导向的重点,其中列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不同领域、职业的杰出模范人物,立意时可以选取一位或几位,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英雄”来树立观点,表达态度和情感。
习近平的名言,突出了“英雄”应“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奉献和牺牲”,是对材料的小结和升华,所以也可以取其语意直接立意。
文天祥的名言,强调“以身殉道”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据此立意,诠释“英雄”的追求。
贝多芬的名言,直接用关键词语“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界定“英雄”的特质,立意时可以直接选取相关词语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