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2世界的海陆分布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等地理事物。
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3.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填图技能和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
难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宇宙中看到的地球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苏联航天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也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加加林从太空看到了地球的陆地、海洋、森林和云彩,他眼中蔚蓝色的地球看起来更像是“水球”。
2.航天员眼中的地球
二、新课讲授:
(一)海洋与陆地
1.地球表面明显的分为海洋和陆地,构成了地球的基本地貌特征。
2.海陆比例
活动:阅读教材第30页,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为什么地球更像是一个“水球”?
(1)地球上海洋的比例是_______,陆地的比例是 。
(2)概括的说地球上是_______海洋,_______陆地。
学生:71%,29%;七分,三分
教师:观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否均匀?
(3)观察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征。
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
海洋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 。
学生:北,海洋,南,陆地
(4)观察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图,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征。
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 半球。
学生:东、西
教师:世界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但是,不论在南北半球还是东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将地球仪任意划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半球,比较每个半球中,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并总结规律。
师生小结: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思考:既然地球的表面积大部分被水覆盖着,那么,当初人们在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我们的“地球”你认为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或者其他的名字。为什么?
结论:我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叫地球。
(二)七大洲
1.活动:结合下图以及教材32页图2.5,说一说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群岛。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岛屿:四面环海的小块陆地;
群岛:距离较近的多个岛屿组成的群体;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所组成的区域。
(1)六大陆
(2)找一找:
世界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
2.活动: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一找,全球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3.阅读教材34页材料,参考世界地形图,思考七大洲的命名与其位置有何关系?
资料:亚洲:亚细亚洲的简称。在古代把地中海以东称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意为“阳光灼热的大陆”。
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
大洋洲:顾名思义,为“大洋中的陆地”。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4.活动:读图,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赤道穿过了哪些大洲、大陆?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哪个?
学生: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东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南极洲纬度最高。
5.七大洲面积和轮廓
活动:认识七大洲的轮廓,说出各幅图对应的大洲。将七大洲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
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6.活动:在世界地图上,观察各大洲的形状具有什么特征。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它们的轮廓略图。如非洲:
三、课堂练习:
1.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②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③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④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下列关于陆地与海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八大洋 B.地球表面三分是海洋、七分是陆地
C.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答案:1、C 2、C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助学读本,作业本总结本课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