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14: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定都天京
三、天京陷落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通过阅读课本和文字资料,了解洪秀全。
2、通过阅读课本、识读地图和教师讲解,知道太平天国的主要过程,即其开始、发展、全盛、转折和失败的事件;能评价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通过阅读课本和分析材料,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深远影响。知道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其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学习重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与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要求:
1.仔细阅读课本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2.时间:7分钟
(1)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领导人?
(2)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①从兴起到全盛(按时间先后顺序标注时间和事件)
②从衰落到失败(按时间先后顺序标注时间和事件)
(3)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后期两个纲领性文件?其内容、评价?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5)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6)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年--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原因:
洪秀全(1814--1864)
欧洲画家所绘的洪秀全肖像
拜上帝会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原道觉世训》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通过宗教表达农民平等自由思想,吸引贫困民众。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希望
痛恨
2.领导人: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南昌
天津
金田起义
1851.1.11
永安建制
3.经过:①从兴起到全盛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东王执掌兵权、节制诸王,
直接威胁洪秀全的地位。
3.经过:①从兴起到全盛
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二、定都天京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南昌
九江
天津
天京
金田起义
1851.1.11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1853.3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经过:①从兴起到全盛
你觉得这一方案可行么,说明理由?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评价
(1)革命性:
(2)空想性:
(3)落后性:
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对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
3.经过:①从兴起到全盛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南昌
九江
天津
天京
金田起义
1851.1.11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1853.3
北伐、西征
军事全盛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经过:①从兴起到全盛
3.经过:①从兴起到全盛
1851年-1856年为何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
天王令曰: 一、遵条命;
二、男女别行; 三、秋毫莫犯;
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
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五大纪律诏》
见贼逃者为上勇,
望风逃者为中勇,
误听逃者为下勇。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
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清军腐朽衰败,丧失斗志。
三、天京陷落
等级森严的大肆分封
自6丞相至47500两司马,总计62699人,占当时太平军总数60万人的十分之一。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朝内”官,多如牛毛的“守上”官、诸女官等,男女总计有30余万人。燕王府牧马人只是因为坐在门前见了东王的同庚叔没有起立,就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
天王乘金车,由美女手牵而走。清文献载,连“净桶夜壶俱以金造”。由于妻妾太多,洪秀全无法记住全部的姓名,于是他就一一编号,于是就有了第23妻、第79妻等旷古未闻的名目。
3.经过:②从衰落到失败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出现了哪些问题?
3.经过:②从衰落到失败
“天王杀东王,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天京城内民谣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洪杨政争引发的历史悲剧
天京事变1856年
3.经过:②从衰落到失败
天京事变1856年
重建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
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严令禁止鸦片贸易
在关税、通商口岸问题上坚决捍
卫国家主权,不给予洋人特权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内容
未实施
进步性—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局限性—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3.经过:②从衰落到失败
天京事变1856年
重建领导核心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1864年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经过:②从衰落到失败
4.失败原因:
金田起义
1851.1.11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1853.3
北伐、西征
军事全盛
天京事变1856年
重建领导核心
防御战
天京陷落
1864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1851—1864)
革命纲领不符合实际
领导集团的腐败
统治者争权夺利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联合势力绞杀
4.失败原因:
思考: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什么时代特征
5.特点:
反封建反侵略
太平军重创清军
积极影响: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鱼宏亮
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
6.评价:
评价方法:①定性;②一分为二+史实。
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性的苗头。 ——马克思
消极影响: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孙中山
6.评价:
评价方法:①定性;②一分为二+史实。
原因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主要人物 洪秀全(天王)
纲领性文件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洪仁玕《资政新篇》
经过 (开始)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北伐和西征(军事达到全盛)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的转折) 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失败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特点 反封建反侵略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历史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课堂小结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太平天国革命,显示了广大农民的反封建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力,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在政治上严词拒绝外国侵略者的一切无理要求,在军事上勇敢回击他们的武装进攻,打的他们闻风丧胆。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拓展延伸
孙中山: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故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人为人。
洪秀全
“洪秀全第二”
1851年辛亥年金田起义爆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太平天国
中华民国
还有后来人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