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2: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共同去探访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的江南的春天吧!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散文《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
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精神
lǎng
zuān
nèn
zhǎ
yùn niàng
cháo
wǎn
suō
shū
sǒu
读准字音
文章可分三部分:( 自然段) 春;
( 自然段) 春;
( 自然段) 春。
其中在“绘春”部分又描绘了五幅图画可依次概括为: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1

2-7
8-9

理清结构

“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手法赋予了春天感情和生命。宣告春天到来,写出了作者殷切而喜悦的心情。
“盼望着,盼望着……”,这样叠用能更突出地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盼 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钻”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生命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
春 草 图
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春 花 图
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春风是无形的,作者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呼朋引伴”
写出春风的温暖。
写出春风的柔和。
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作者先写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再写了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作者围绕一个“多”字来描绘人们喜迎春天的热闹图画。
迎春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像小姑娘”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新 美 力
赞春
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强调春的不同成长经历,抒发作者赞美春的真挚情感。
春草图③
春花图④
春风图⑤
春雨图⑥
迎春图⑦
整体勾勒②
⑧~⑩
总写
分写
盼春
绘春
赞春

课堂回顾
《春》是一篇美文。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色
1、观察细致,特征突出
2、结构严谨,顺序明晰。
3、语言生动,流畅优美。
4、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积累描写春的诗句。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拓展延伸
课外拓展
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并欣赏大自然,截取一处景物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要求:可以从景物的形、色、味以及你的感受等多方面描写,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作业: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