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1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
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
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一、群落的概念
在___________聚集在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的集合,叫做__________,简称群落。
相同时间
一定区域
各种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
*注意:
①一个群落必须包括全部的生物,只要未体现全部生物,就不能算一个群落;如某池塘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就不是一个群落;
②群落不是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一、群落的概念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重点在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范围和边界、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生态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物种丰富度
1.物种组成的研究意义
2.物种组成的衡量指标:____________
一个群落中的___________,称为物种丰富度;
物种数目
(1)概念:
(2)我国森林群落特点
越靠近热带地区,__________内的物种越_________
单位面积
丰富
*一般情况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群落的丰富度越低;
3.物种丰富度: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___________,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___________,往往___________;
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米槠、甜槠、木荷等;
4.优势种和常见种
(1)优势种
数量很多
影响也很大
占据优势
(2)常见种
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________,但对其他物种的__________,它们就____________;
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芒萁;
常见
影响不大
不占优势
某草原上有羊草、羽茅、糙隐子草、麻花头等,为了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将草原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研究,两年后的结果如表所示:
1.分析资料,一个群落的优势种和物种丰富度是固定不变的吗?
2.哪种强度的放牧更有利于增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
3.这给畜牧业生产有什么启示?
群落中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
轻度放牧
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思考·讨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4.11 羊草
轻度放牧区 16.50 羊草、糙隐子草
中度放牧区 15.63 糙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13.90 碱蓬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原始合作(互惠)
互利共生
种间竞争
捕食
寄生
四、种间关系
(1)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________,但是分开后,各自_____________;
(2)举例:海葵与寄居蟹、鳄鱼与牙签鸟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受益
也能独立生活
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
1.原始合作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1)概念
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藻类真菌共生体)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般不能独立生存)
2.互利共生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举例:翠鸟捕鱼、蜥蜴吃蝗虫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变化;
3.捕食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由图可得,
生物A 为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减少;
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
生物B为__________,____增加____减少;
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
被捕食者
先
先
高
捕食者
后
后
低
(1)概念: _____或________生物共同利用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而产生的
__________的现象;
(2)举例: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生存能力不同时,呈现“你死我活”的变化;
生存能力相当时,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更多种
同样
有限资源
空间
相互排斥
4.种间竞争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1)概念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____)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并通常对宿主_________的现象;
(2)举例:马蛔虫和马、菟丝子和植物、噬菌体和细菌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主
体液
组织
已消化的物质
获取营养
产生危害
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
5.寄生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宿主的个体数有可能减少,有可能不变;
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
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体表)寄生
捕食
(体内)寄生
互利共生
原始合作
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寄生
种间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寄生
种间竞争
寄生
捕食
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了解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竞争
分工
互助
食物
栖息地
配偶
种间互助
种间竞争
原始合作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1.红尾鸲和鹩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2.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后四种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殖质等为食,彼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自然状态下,这五种生物可以共存,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海星之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3.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