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15: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看图,试着提出你的疑问
书上车公
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结合材料,公车上书的目的是什么?
右疏为南海康广厦工部(有为,原名祖诒)为举人时主稿。时乙未春仲,倭事正急,纠集直省公车若干名联名所上者也。凡一万八千言,大意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人,保疆土而延国命。疏未上,而和议已成,事遂寝。



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本,概括“学会”和“报刊”快速发展的原因。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为宣传变法,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发表这些言论的作用。并概括材料三中的认识?
材料一:“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 —《时务报》<变法通议>梁启超
材料二:...中国至于今日,其积弱不振之势,不待智者而后明矣。深耻大辱,有无可讳焉者。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海军。
— —《直报》<原强>严复
材料三:“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时务报》<变法通议>梁启超
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培养人才、开办学校
改变科举、变革政治
第二部分
百日维新
相较于“公车上书”的失败,
百日维新为何可以得到实施?
① “学会”和报刊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 1897年,德国强占我国山东胶州湾,
民族危机加剧
根据材料,你能提取到那些信息?
① 清政府内部分为新、旧两派
维新派
守旧派
② 中学为根本,兼博采西学
③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标志变法开始
④ 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改良派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根据所学知识,鼓励发展经济的历史因素有哪些?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创办的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改良派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思考:政治改革的作用及问题?
有利于打击封建官僚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但其触动了顽固派的自身利益,为改革带来了阻力。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思考:文化方面改革的作用及对政治的影响?
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但其改革科举,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为改革带来了阻力。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思考:军事改革的作用及对政治的影响?
培养新式军队,促进军事近代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但其改革军事,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引起了顽固派的反对。
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第三部分
郁郁叹惋
结合材料,请简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光绪帝深知慈禧太后“不愿将法尽变”,也深深地感到“位且不能保”,因此向康有为等人寻求对策。康有为等人收到密诏后,一个个抱头失声痛哭。经过一番密商,他们决定先发制人——提前发动政变,令袁世凯诛杀荣禄,派毕永年率兵包围颐和园并劫持慈禧太后。
触犯了顽固派利益
依靠了没有实权的皇帝
顽固派势力强大
阵营内部的反叛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阶级以知识分子为主
群众基础薄弱
同意观点A。 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同意观点B。 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不同意观点C。 因为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
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甲午中日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启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B.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
C.资产阶级有识之士开始政治变革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民主科学
3.“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1.下表是变法维新运动期间陕西维新人士的活动情况表。据此可知,变法维新运动 ( )
A.促进了思想启蒙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维护了清朝统治 D.得到全社会支持



4.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5.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
A.学习先进科技 B.涉及制度改革 C.增强海军实力 D.开办近代教育
6.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这所大学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