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水平调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水平调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1 17:48:5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水平调查试卷
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60分)
1.(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看拼音写汉字。
pái huái    
jǐn shèn    
zhǒng zhàng    
dǐ yù    
páo xiào    
【答案】徘徊;谨慎;肿胀;抵御;咆哮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这是初中常见生字词。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上每篇课文后面读读写写部分。注意不要读错音,写错字。这里易错字有“ 徘徊、谨慎、抵御、咆哮 ”。
故答案为:徘徊;谨慎;肿胀;抵御;咆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认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和字形写法即可。
2.(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狐假虎威 情不自禁 千军一发 翻箱倒柜
B.见微知著 变换莫测 无独有偶 哄堂大笑
C.过犹不急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技高一筹
D.余音绕梁 司空见惯 轻歌曼舞 字正腔圆
【答案】D
【知识点】形声字字形辨析;音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千军一发”的“军”应为“钧”。B.有误,“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C:有误,“过犹不急”的“急”应为“及”。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
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___________;当你困惑时,___________;当你迷茫时,___________;当你消沉时,___________。
①书为你指路
②书给你抚慰
③书使你振作
④书帮你解疑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从句子“当你痛苦时”可以想到“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感时”可以想到“书帮你解疑”,“当你迷茫时”可以想到“书为你指路”,“当你消沉时”可以想到“书使你振作”。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解答时,要仔细阅读题干中横线前的句子,结合语境选择。
4.(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和速度。
C.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
D.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句式杂糅,应删掉“的原因”或“的结果”。B.有误,搭配不当,应删掉“规模和”。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应删掉“随着”或“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5.(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请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
(1)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让选手背诵含有某一关键字的诗词句。请你以“白”为飞花令,补写名句。
①粉骨碎身浑不怕,   。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   。
(2)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七夕节到来,我们会想到《迢迢牵牛星》中“   ,脉脉不得语。”中秋佳节,我们会想到《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
(3)阅读古诗,隔着千年时空,我们依然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绘了杜甫一家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画面是:   ,   。
【答案】(1)要留清白在人间;休将白发唱黄鸡
(2)盈盈一水间;不知秋思在谁家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十五夜望月;迢迢牵牛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析】【分析】 这里包括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些要背诵的古诗和课本外但是很出名的古诗。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小学阶段常见古诗词,平时注意积累。注意“盈盈、漫”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要留清白在人间 休将白发唱黄鸡 盈盈一水间 不知秋思在谁家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6.(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仿照示例,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修辞手法一致、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伞:你注定一生与风雨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自己却被淋得透湿。
【答案】煤炭,你注定一生与火苗同舞,燃烧了你自己,却温暖了别人。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仿写要注意题目给到的一些限制性条件:修辞手法,事物特征,情感,这些要写清楚。雨伞是为人遮风避雨的,自己却湿透了。蜜蜂是为人采蜜的,自己却吃不到蜜。蜡烛是为人照明的,燃烧自己点亮了别人。
故答案为:煤炭,你注定一生与火苗同舞,燃烧了你自己,却温暖了别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注意题目给到的限制条件,语言通顺即可。
7.(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加点的字。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答案】大腿;竟;摇;错误,差错;认为对的
【知识点】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
选文翻译为:“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尾搐(chù)入两股间:尾巴紧紧夹在两腿之间。搐,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股,大腿。
掉尾:摇尾。掉,摇。《左传·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谬(miù)矣:错了。谬,错误,差错。
然之: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大腿;竟;摇;错误,差错;认为对的
【点评】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通读与掌择,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8.(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把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答案】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决:裁决,判断。孰:谁,哪个。汝:你。智:智慧。
故答案为: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羊上树吃叶子
武地
①小时候,爹让我喂牛。
②我觉得,喂牛很容易。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
③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啊!”
④我说:“要不就加点饲料吧。”
⑤爹说:“加上饲料牛就更不会吃草了!”
⑥“那怎么办?”我有点为难了。
⑦这时,远处有一只山羊正在上树。爹指了指正在上树的山羊,问我:“看到了吗?”我顺口回答:“嗯,羊上树!”
⑧在我们老家吕梁山上,山羊是会上树的。但此时我还不明白爹让我看羊上树有何用意。
⑨爹说:“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
⑩听完爹的话,我突然心里一亮,说:“好了,把草料筐挂起来!让牛也伸长脖子,翘起蹄子!”
爹点点头。于是,我把草料筐挂在了墙上,而且挂在让牛经过努力才能勉强够得着的高度。
奇迹出现了。筐子还是那个筐子,草还是原来的草。可是,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产生了兴趣。只见它仰起头,伸长脖子,翘起前蹄,兴致勃勃地去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
羊上树是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
9.你读到文中有哪些富有哲理光彩的句子?请摘录下来。
10.这篇文章是通过讲述一件事表达思想哲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在平时学习中,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能产生“挂在墙上的那筐草”效果?请你联系本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这个问题。
【答案】9.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挂在让牛经过努力才能勉强够得着的高度。羊上树是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
10.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吸引读者阅读(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11.示例:我喜欢钢琴,但是老师说我的手指不适合弹,于是我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去练习,不怕苦不怕疼的去拉伸自己的手指。最终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认可了我,我终于学会了弹钢琴,并在一次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知识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摘录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按照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富有哲理光彩”的语句,其次,结合文意理解语句所蕴含的哲理,再次,只需摘录相关语句即可,不必分析。
(2)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文章所运用的手法也不同。所以,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作具体分析。答题格式:本文把道理融入一个××故事的叙写中表达出来,起到了××作用。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本题考查摘录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第⑨段“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中的“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羊本来在树下也可以轻易吃到树叶,但是它却要尽量上得高高的树上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的东西,才是味道最美的,才能更珍惜。第 段“我把草料筐挂在了墙上,而且挂在让牛经过努力才能勉强够得着的高度”告诉我们:努力的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 段“羊上树是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羊上树是为了吃更远处的叶子,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在墙上,让牛不能轻易地吃到,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所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越是不能轻易得到的东西,就越想去得到。
10.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这篇文章第②段“我觉得,喂牛很容易”“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写“我”觉得容易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容易做到的;第⑨段“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写羊上树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第 段“可是,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产生了兴趣。只见它仰起头,伸长脖子,翘起前蹄,兴致勃勃地去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写牛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喜爱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才会格外珍惜的道理。这种把某个道理借一件事来说明的写作手法,更能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本文中第⑨段“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第 段“可是,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产生了兴趣。只见它仰起头,伸长脖子,翘起前蹄,兴致勃勃地去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写羊和牛都努力追求自己的所爱,都有征服的欲望。因此要侧重围绕“学习内容能让我们感兴趣(有好奇感、有征服的欲望),而不是‘很难(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经过探索和努力能达到目标”这个内容回答即可。
(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①诗人席慕蓉这样记述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先生时的情景,她“满头银发,一身素色的衣裙,襟前别着一朵胸花,如一朵淡紫色的蝴蝶兰,素淡从容,却让人过目不忘”。
②也许,岁月从不败美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③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母亲辞世之后,叶嘉莹开始懂得人世间的冷暖。之后漂泊到了台湾,惨遭迫害,婚姻不顺。没有栖身之地,甚至没有可以安眠的床席。诗词,成了逼仄生活中唯一的支撑与鼓励。
④古诗词就像一个担子,一头挑着物质的困苦,一头挑着自信和自立。诗词是她的盔甲。从此叶先生开始淡然:“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被聘入台湾的大学教书,甚至到国外交流诗词文化。很多人说叶先生应了王国维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而她只淡淡地说:“命运把我放在哪里,我就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开花。”
⑤1979年,叶先生回国在北京大学教书。因为课讲得太好了,不断受邀去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她就像追着太阳跑的夸父,把她看到的诗词的好处,一点点地散发出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为诗词留下一束光,是她朴素的追求,是她对诗词的尊重。
⑥1996年,她把这束光,聚在了南开大学,成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并用自己的十万美元的退休金设立奖学金。2018、2019年,她先后给南开大学捐款达3500万。有人问她:“周围包括舆论对捐款这么关注,您怎么看?”她严肃地道:“我觉得这些人很无聊。这些人眼睛里面只有钱,不懂学问。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有兴趣的。”
⑦叶先生对诗词的爱,始终是站着的,像一束华美的光。她说,这是她的梦。梦想有一天,因为她的讲解把古典诗词留下来,照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散发给身后的学生,哪怕只留在一个人心中,但慢慢地发光发热,诗词就能开花结果。在诗词面前,她永远是那个最纯粹的人,不留余力传授诗词。
⑧有一回,叶先生走在南开大学的走廊上,一队大雁排成人字,从天空飞过,去了南方,深秋了。先生生出了年华老去的警惕。她想起了一则轶事,一颗从汉墓里挖出的莲子,经过培养,竟然发芽开花了。莲有重开日,让她深受触动:“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尤待发华滋。”荷花当然会凋零,但是有莲蓬,莲蓬里有莲子,莲子里边有莲心,莲实有莲心就不会死。她说:“我要继续努力尽教师一份责任。我要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精神传承下来,不要把它断绝。”因而,尽管90多岁了,她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大学生讲课。她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把诗词的种子留下来,诗就不会逝去。
⑨如果有机会,愿你去看看《掬水月在手》。因为这是叶先生的水月,掬到手中,成为一颗莲心,将美与诗意传承下来,而我希望你能接住。
【注释】叶嘉莹:著有《唐宋词十七讲》等多部作品。
12.这篇文章写了叶嘉莹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3.第①段引用诗人席慕容的话有什么作用?
1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15.第⑧段中加点的“警惕”不可以改成“感慨”,请说明理由。
16.如果从下面材料中选取“桃李天下”或“诗词的女儿”作为上文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更符合文章内容?为什么?
【材料】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词:叶嘉莹
【答案】12.①命运坎坷,从古诗词中获得力量;②回国后,受邀到处讲学;③成立研究所、设立奖学金并捐款;④九十高龄仍然坚守讲台。
13.描写叶嘉莹的头发和衣着打扮,突出叶嘉莹优雅的气质,表达作者对叶嘉莹的赞美。
14.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词给叶嘉莹带来心灵的安慰,表现了叶嘉莹的坚强和对诗词的热爱。
15.“警惕”表明叶嘉莹不想因为年华老去就放弃对古诗词的传授,突出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和责任,为下文写她坚守讲台做作铺垫。“感慨”只是为某事而感叹,与下文内容无关。
16.“诗词的女儿”更符合本文内容。题目表明诗词像母亲一样给叶嘉莹心灵带来的安慰,突出叶嘉莹像对待母亲一样热爱并传承古诗词。“桃李天下”不能涵盖全文的内容。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比喻;引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浏览全文,确定题材;②找出写作对象;③联系全文,选择概括方法;④组织语言,谁(写作对象)做了什么或谁(写作对象)怎么样。答题格式:什么人+做什么+结果怎样
(2)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引用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引用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答题格式为: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词语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其语境义。具体的答题步骤是:先解释这个词在文章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主题在分析其表达作用另外如果重点词是一些带有比喻色彩的或是比较妙的,要做中考虑一下作者用这个词的原因。
(5)本题考查标题拟定。本题属于考查“两个标题用哪个好”这一类的题目,答题时,应将两个标题的不同妙处分别分析,最终确定答案。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③④段,概括为:命运坎坷,从古诗词中获得力量;结合“1979年,叶先生回国在北京大学教书。因为课讲得太好了,不断受邀去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概括为:回国后,受邀到处讲学;结合“1996年,她把这束光,聚在了南开大学,成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并用自己的十万美元的退休金设立奖学金”,概括为:成立研究所、设立奖学金并捐款;结合“尽管90多岁了,她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大学生讲课”,概括为:九十高龄仍然坚守讲台。
13.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满头银发,一身素色的衣裙,襟前别着一朵胸花”描写叶嘉莹的头发和衣着打扮,突出叶嘉莹优雅素淡的独特气质,侧面表达作者对叶嘉莹的赞美之情。
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比喻,把“诗词”比作“盔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词给叶嘉莹带来心灵的安慰,使她能够抵御生活的困苦,表现了叶嘉莹的坚强和对诗词的热爱。
15.本题考查词语分析。“警惕”含有“警觉”之意,结合“年华老去”分析,表明叶嘉莹不想因为年华老去就放弃对古诗词的传授,突出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和责任,为下文“尽管90多岁了,她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大学生讲课”作铺垫。“感慨”只是为某事而感叹,与下文内容无关。
16.本题考查标题拟定。“诗词的女儿”更符合本文内容。文章写叶嘉莹命运坎坷,她从古诗词中获得力量,诗词给叶嘉莹带来心灵的安慰。叶嘉莹九十高龄仍然坚守讲台。“诗词的女儿”这个题目表明诗词像母亲一样给叶嘉莹心灵带来的安慰,又突出叶嘉莹像对待母亲一样热爱并传承古诗词。“桃李天下”只是提到叶嘉莹的学生很多,不能涵盖全文的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水平调查试卷
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60分)
1.(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看拼音写汉字。
pái huái    
jǐn shèn    
zhǒng zhàng    
dǐ yù    
páo xiào    
2.(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狐假虎威 情不自禁 千军一发 翻箱倒柜
B.见微知著 变换莫测 无独有偶 哄堂大笑
C.过犹不急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技高一筹
D.余音绕梁 司空见惯 轻歌曼舞 字正腔圆
3.(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
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___________;当你困惑时,___________;当你迷茫时,___________;当你消沉时,___________。
①书为你指路
②书给你抚慰
③书使你振作
④书帮你解疑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4.(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和速度。
C.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
D.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5.(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请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
(1)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让选手背诵含有某一关键字的诗词句。请你以“白”为飞花令,补写名句。
①粉骨碎身浑不怕,   。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   。
(2)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七夕节到来,我们会想到《迢迢牵牛星》中“   ,脉脉不得语。”中秋佳节,我们会想到《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
(3)阅读古诗,隔着千年时空,我们依然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绘了杜甫一家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画面是:   ,   。
6.(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仿照示例,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修辞手法一致、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伞:你注定一生与风雨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自己却被淋得透湿。
7.(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加点的字。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8.(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把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羊上树吃叶子
武地
①小时候,爹让我喂牛。
②我觉得,喂牛很容易。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
③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啊!”
④我说:“要不就加点饲料吧。”
⑤爹说:“加上饲料牛就更不会吃草了!”
⑥“那怎么办?”我有点为难了。
⑦这时,远处有一只山羊正在上树。爹指了指正在上树的山羊,问我:“看到了吗?”我顺口回答:“嗯,羊上树!”
⑧在我们老家吕梁山上,山羊是会上树的。但此时我还不明白爹让我看羊上树有何用意。
⑨爹说:“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
⑩听完爹的话,我突然心里一亮,说:“好了,把草料筐挂起来!让牛也伸长脖子,翘起蹄子!”
爹点点头。于是,我把草料筐挂在了墙上,而且挂在让牛经过努力才能勉强够得着的高度。
奇迹出现了。筐子还是那个筐子,草还是原来的草。可是,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产生了兴趣。只见它仰起头,伸长脖子,翘起前蹄,兴致勃勃地去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
羊上树是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
9.你读到文中有哪些富有哲理光彩的句子?请摘录下来。
10.这篇文章是通过讲述一件事表达思想哲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在平时学习中,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能产生“挂在墙上的那筐草”效果?请你联系本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这个问题。
(2022七上·番禺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①诗人席慕蓉这样记述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先生时的情景,她“满头银发,一身素色的衣裙,襟前别着一朵胸花,如一朵淡紫色的蝴蝶兰,素淡从容,却让人过目不忘”。
②也许,岁月从不败美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③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母亲辞世之后,叶嘉莹开始懂得人世间的冷暖。之后漂泊到了台湾,惨遭迫害,婚姻不顺。没有栖身之地,甚至没有可以安眠的床席。诗词,成了逼仄生活中唯一的支撑与鼓励。
④古诗词就像一个担子,一头挑着物质的困苦,一头挑着自信和自立。诗词是她的盔甲。从此叶先生开始淡然:“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被聘入台湾的大学教书,甚至到国外交流诗词文化。很多人说叶先生应了王国维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而她只淡淡地说:“命运把我放在哪里,我就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开花。”
⑤1979年,叶先生回国在北京大学教书。因为课讲得太好了,不断受邀去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她就像追着太阳跑的夸父,把她看到的诗词的好处,一点点地散发出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为诗词留下一束光,是她朴素的追求,是她对诗词的尊重。
⑥1996年,她把这束光,聚在了南开大学,成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并用自己的十万美元的退休金设立奖学金。2018、2019年,她先后给南开大学捐款达3500万。有人问她:“周围包括舆论对捐款这么关注,您怎么看?”她严肃地道:“我觉得这些人很无聊。这些人眼睛里面只有钱,不懂学问。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有兴趣的。”
⑦叶先生对诗词的爱,始终是站着的,像一束华美的光。她说,这是她的梦。梦想有一天,因为她的讲解把古典诗词留下来,照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散发给身后的学生,哪怕只留在一个人心中,但慢慢地发光发热,诗词就能开花结果。在诗词面前,她永远是那个最纯粹的人,不留余力传授诗词。
⑧有一回,叶先生走在南开大学的走廊上,一队大雁排成人字,从天空飞过,去了南方,深秋了。先生生出了年华老去的警惕。她想起了一则轶事,一颗从汉墓里挖出的莲子,经过培养,竟然发芽开花了。莲有重开日,让她深受触动:“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尤待发华滋。”荷花当然会凋零,但是有莲蓬,莲蓬里有莲子,莲子里边有莲心,莲实有莲心就不会死。她说:“我要继续努力尽教师一份责任。我要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精神传承下来,不要把它断绝。”因而,尽管90多岁了,她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大学生讲课。她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把诗词的种子留下来,诗就不会逝去。
⑨如果有机会,愿你去看看《掬水月在手》。因为这是叶先生的水月,掬到手中,成为一颗莲心,将美与诗意传承下来,而我希望你能接住。
【注释】叶嘉莹:著有《唐宋词十七讲》等多部作品。
12.这篇文章写了叶嘉莹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3.第①段引用诗人席慕容的话有什么作用?
1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15.第⑧段中加点的“警惕”不可以改成“感慨”,请说明理由。
16.如果从下面材料中选取“桃李天下”或“诗词的女儿”作为上文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更符合文章内容?为什么?
【材料】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词:叶嘉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徘徊;谨慎;肿胀;抵御;咆哮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这是初中常见生字词。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上每篇课文后面读读写写部分。注意不要读错音,写错字。这里易错字有“ 徘徊、谨慎、抵御、咆哮 ”。
故答案为:徘徊;谨慎;肿胀;抵御;咆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认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和字形写法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形声字字形辨析;音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千军一发”的“军”应为“钧”。B.有误,“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C:有误,“过犹不急”的“急”应为“及”。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从句子“当你痛苦时”可以想到“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感时”可以想到“书帮你解疑”,“当你迷茫时”可以想到“书为你指路”,“当你消沉时”可以想到“书使你振作”。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解答时,要仔细阅读题干中横线前的句子,结合语境选择。
4.【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句式杂糅,应删掉“的原因”或“的结果”。B.有误,搭配不当,应删掉“规模和”。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应删掉“随着”或“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5.【答案】(1)要留清白在人间;休将白发唱黄鸡
(2)盈盈一水间;不知秋思在谁家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十五夜望月;迢迢牵牛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析】【分析】 这里包括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些要背诵的古诗和课本外但是很出名的古诗。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小学阶段常见古诗词,平时注意积累。注意“盈盈、漫”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要留清白在人间 休将白发唱黄鸡 盈盈一水间 不知秋思在谁家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6.【答案】煤炭,你注定一生与火苗同舞,燃烧了你自己,却温暖了别人。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仿写要注意题目给到的一些限制性条件:修辞手法,事物特征,情感,这些要写清楚。雨伞是为人遮风避雨的,自己却湿透了。蜜蜂是为人采蜜的,自己却吃不到蜜。蜡烛是为人照明的,燃烧自己点亮了别人。
故答案为:煤炭,你注定一生与火苗同舞,燃烧了你自己,却温暖了别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注意题目给到的限制条件,语言通顺即可。
7.【答案】大腿;竟;摇;错误,差错;认为对的
【知识点】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
选文翻译为:“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尾搐(chù)入两股间:尾巴紧紧夹在两腿之间。搐,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股,大腿。
掉尾:摇尾。掉,摇。《左传·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谬(miù)矣:错了。谬,错误,差错。
然之: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大腿;竟;摇;错误,差错;认为对的
【点评】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通读与掌择,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8.【答案】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决:裁决,判断。孰:谁,哪个。汝:你。智:智慧。
故答案为: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答案】9.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挂在让牛经过努力才能勉强够得着的高度。羊上树是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
10.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吸引读者阅读(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11.示例:我喜欢钢琴,但是老师说我的手指不适合弹,于是我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去练习,不怕苦不怕疼的去拉伸自己的手指。最终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认可了我,我终于学会了弹钢琴,并在一次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知识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摘录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按照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富有哲理光彩”的语句,其次,结合文意理解语句所蕴含的哲理,再次,只需摘录相关语句即可,不必分析。
(2)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文章所运用的手法也不同。所以,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作具体分析。答题格式:本文把道理融入一个××故事的叙写中表达出来,起到了××作用。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本题考查摘录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第⑨段“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中的“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羊本来在树下也可以轻易吃到树叶,但是它却要尽量上得高高的树上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的东西,才是味道最美的,才能更珍惜。第 段“我把草料筐挂在了墙上,而且挂在让牛经过努力才能勉强够得着的高度”告诉我们:努力的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 段“羊上树是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羊上树是为了吃更远处的叶子,为了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在墙上,让牛不能轻易地吃到,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所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越是不能轻易得到的东西,就越想去得到。
10.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这篇文章第②段“我觉得,喂牛很容易”“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写“我”觉得容易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容易做到的;第⑨段“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写羊上树寻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第 段“可是,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产生了兴趣。只见它仰起头,伸长脖子,翘起前蹄,兴致勃勃地去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写牛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喜爱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才会格外珍惜的道理。这种把某个道理借一件事来说明的写作手法,更能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本文中第⑨段“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第 段“可是,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产生了兴趣。只见它仰起头,伸长脖子,翘起前蹄,兴致勃勃地去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写羊和牛都努力追求自己的所爱,都有征服的欲望。因此要侧重围绕“学习内容能让我们感兴趣(有好奇感、有征服的欲望),而不是‘很难(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经过探索和努力能达到目标”这个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2.①命运坎坷,从古诗词中获得力量;②回国后,受邀到处讲学;③成立研究所、设立奖学金并捐款;④九十高龄仍然坚守讲台。
13.描写叶嘉莹的头发和衣着打扮,突出叶嘉莹优雅的气质,表达作者对叶嘉莹的赞美。
14.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词给叶嘉莹带来心灵的安慰,表现了叶嘉莹的坚强和对诗词的热爱。
15.“警惕”表明叶嘉莹不想因为年华老去就放弃对古诗词的传授,突出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和责任,为下文写她坚守讲台做作铺垫。“感慨”只是为某事而感叹,与下文内容无关。
16.“诗词的女儿”更符合本文内容。题目表明诗词像母亲一样给叶嘉莹心灵带来的安慰,突出叶嘉莹像对待母亲一样热爱并传承古诗词。“桃李天下”不能涵盖全文的内容。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比喻;引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浏览全文,确定题材;②找出写作对象;③联系全文,选择概括方法;④组织语言,谁(写作对象)做了什么或谁(写作对象)怎么样。答题格式:什么人+做什么+结果怎样
(2)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引用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引用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答题格式为: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词语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其语境义。具体的答题步骤是:先解释这个词在文章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主题在分析其表达作用另外如果重点词是一些带有比喻色彩的或是比较妙的,要做中考虑一下作者用这个词的原因。
(5)本题考查标题拟定。本题属于考查“两个标题用哪个好”这一类的题目,答题时,应将两个标题的不同妙处分别分析,最终确定答案。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③④段,概括为:命运坎坷,从古诗词中获得力量;结合“1979年,叶先生回国在北京大学教书。因为课讲得太好了,不断受邀去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概括为:回国后,受邀到处讲学;结合“1996年,她把这束光,聚在了南开大学,成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并用自己的十万美元的退休金设立奖学金”,概括为:成立研究所、设立奖学金并捐款;结合“尽管90多岁了,她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大学生讲课”,概括为:九十高龄仍然坚守讲台。
13.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满头银发,一身素色的衣裙,襟前别着一朵胸花”描写叶嘉莹的头发和衣着打扮,突出叶嘉莹优雅素淡的独特气质,侧面表达作者对叶嘉莹的赞美之情。
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比喻,把“诗词”比作“盔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词给叶嘉莹带来心灵的安慰,使她能够抵御生活的困苦,表现了叶嘉莹的坚强和对诗词的热爱。
15.本题考查词语分析。“警惕”含有“警觉”之意,结合“年华老去”分析,表明叶嘉莹不想因为年华老去就放弃对古诗词的传授,突出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和责任,为下文“尽管90多岁了,她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大学生讲课”作铺垫。“感慨”只是为某事而感叹,与下文内容无关。
16.本题考查标题拟定。“诗词的女儿”更符合本文内容。文章写叶嘉莹命运坎坷,她从古诗词中获得力量,诗词给叶嘉莹带来心灵的安慰。叶嘉莹九十高龄仍然坚守讲台。“诗词的女儿”这个题目表明诗词像母亲一样给叶嘉莹心灵带来的安慰,又突出叶嘉莹像对待母亲一样热爱并传承古诗词。“桃李天下”只是提到叶嘉莹的学生很多,不能涵盖全文的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