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为三类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病毒 B.②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③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②属于真核生物
2.为探究牛奶变质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试管①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通过直玻璃管进入
B.试管④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牛奶未进行灭菌,牛奶中含有细菌
C.两组实验的变量均是“有无细菌”,均证明了“棉花不能阻挡细菌”
D.根据实验二现象可以得出:牛奶加热到66°C就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
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属于原核生物,2是其DNA集中区
B.乙的细胞中无叶绿体,靠结构6吸收营养物质
C.丙是噬菌体,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分裂繁殖大量新个体
D.丁的9和乙的4都是孢子,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新个体
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C.个体极其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对人类只有害处
5.下列有关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些细菌产生的可以杀死致病微生物的物质
B.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C.抗生素类药物安全可靠,不会引起过敏性反应
D.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好,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6.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经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疫情期间启用方舱医院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传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将新冠病毒在牛肉汁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通过灭活、纯化,可制成疫苗
D.预防新冠肺炎,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并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
7.小明外出游玩前,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他体内没有新冠病毒。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B.核酸位于新冠病毒的细胞核内
C.新冠病毒的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8.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膜 D.鞭毛
9.下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是一种细菌病毒
C.能独立生活 D.能在细胞外制造新病毒
10.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肉汤煮沸可以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
B.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鹅颈的有无
C.鹅颈瓶的妙处是阻止了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
D.该实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11.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酵母菌及人的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酵母菌都有细胞壁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酵母菌都有液泡
C.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核
D.酵母菌和人成熟的红细胞都有细胞核
二、综合题
12.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微生物的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烟台市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葡萄酒城,葡萄能酿酒是因为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______,可以自然发酵。发酵时,葡萄糖被它分解成______。
(2)青霉(图2)的菌体是由许多______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绿色的______可以繁殖后代
(3)蘑菇(图3)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其中[ ]______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1]和[3]是地上部分的______。
(4)总之,以上三种生物的细胞中都______,他们属于真核生物;他们的营养方式都是______。
13.图1是根据细胞结构构建的微生物分类图,图2、图3是图1中部分生物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甲的遗传物质为图3的___________(填编号)。
(2)图2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图1中的乙所代表的生物。
(3)图1中甲、细菌共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填腐生、寄生或共生),图2图3中属于单细胞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2019年出现的新冠肺炎传染病,是由图1中的___________类生物引起的。
(4)图2的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医疗器械的消毒常常是以杀死该生物的休眠体—___________为标准。
14.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与人类关系密切。病毒的发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1886年,德国科学家麦尔发现有些烟草叶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点,命名为烟草花叶病(图1)。他提取患病烟草叶片的汁液,注射到健康植株的叶脉中,结果健康烟草也出现了病斑。麦尔认为这种病是可以___________,并推测这种病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
(2)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进行了如下实验:
结果发现通过细菌过滤器后的烟草叶片汁液还是会引起花叶病,从而否定了麦尔推测的病因,并提出烟草花叶病是由___________的病原体引起的。遗憾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他没有最终通过探究揭开谜底。
(3)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贝叶林克继续研究,开展了如下实验;
根据“患病烟草叶片汁液在细菌培养基培养,没有形成___________”,他再次验证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发现。接下来,贝叶林克将患病烟草汁液进行多信稀释后,注射到健康烟草叶脉,令人吃惊的是烟草的病斑症状并没有因为稀释而减弱,反而发病更迅速、更严重。他认为该“感染”可以在植物体的活细胞内进行___________,从而恢复其感染能力。他将这种“有感染性的活的物质”取名为“病毒”。
(4)直到1939年,人们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图2),它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后来,人们对病毒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病毒学。
15.下图一、图二分别是细菌和蘑菇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细菌虽有[ ] _________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生物。
(2)有些细菌生有鞭毛;有些细菌有[ ] ________________;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 ________________增厚,形成休眠体——________________。上述结构有助于细菌在各种环境中生活。
(3)蘑菇的细胞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生物。
(4)蘑菇的地上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由A和B组成。C能吸收朽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其上生有许多[E] ________________,E可以飘散到各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个体。
(5)细菌和蘑菇的细胞中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营养方式是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
16.对下列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②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三、实验探究题
17.下面是家庭酿酒的操作过程:先将糯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清洁的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并且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酿酒过程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往冷却的糯米饭里加入一定量的酒曲,这是菌类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
(3)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在酿酒过程中,需将器皿加盖密封,是为了给酵母菌提供_____________环境,利于酵母菌产生_____________。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学校的教室和操场中、哪个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更多一些。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①用牛肉汁和琼脂混合制成培养基,分成3组装入培养皿,分别标上A、B、C。
②将3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
③将A、B两组培养皿分别放置在教室和操场,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再盖上封好。C组不做处理。
④将3组培养皿放入同一个恒温箱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
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牛肉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C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③中,“打开A、B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相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在步骤④中,将3组培养血放置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是A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最多,每一个菌落都是________________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与真菌的菌落相比,细菌的菌落比较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了使同学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香蕉果肉切成厚度、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薄片,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盘子中分别放5片,放入高压锅内蒸30min后,冷却备用。
迅速用未洗过的手的5个手指分别在甲盘中的每个香蕉片上按一下,乙盘的香蕉片不作处理,之后迅速用无菌保鲜膜将两盘分别密封,放在室内同一温暖环境中。
几天后,观察两盘香蕉片的变化。
请你对以上实验设计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中把香蕉片作为了天然的___________,其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2)将两盘香蕉片放入高压锅内蒸30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步骤二中迅速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设置乙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用香皂洗手是否能使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大大减少?”,请你增加一个实验组,用于探究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B菌落呈黑色绒毛状,可以大致看出它是一种___________的菌落。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生物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____构成的,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黑色的_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根据世卫螺织统计,截至2022年2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累计超过4亿人,并有超过570万人死亡。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创造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模式”。但是国外液情依然严峻,并且出现多种传染性和毒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发情防控不能掉以轻心。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国主要采取了对来自疫区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对确诊者实行隔离治疗,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
资料二: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该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收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和结核杆菌都称为______。与结核杆菌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核酸检测”就是对该物质的检测。
(2)新型冠状病毒的生活方式是______。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传染病具有______等特点。为了预防传染病,进行定期消毒的措施属于______,对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实行隔离,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来看,这种措施属于______。
(3)接种新通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______,能有效清除人人体的新病毒。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要严格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如果你从中等风险地区返回家中,按照防控常态化要求,你应该怎样做?(写出一种符合防疫要求的做法即可)______。
(4)为预防结核病,目前常采用给健康的婴幼儿注射卡介苗的方式加以预防。从免疫角度讲,注射的疫苗会导致体内产生抗体,从而使机体获得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1.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二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技散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痊愈。
资料三 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意外伤害导致的出血现象时有发生,给家庭、学校和国家带来不小损失和压力。
(1)资料一、二中的链球菌和结核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它们与动植物细胞的显著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资料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有什么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二中,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特殊蛋白质一_____,抵抗结核杆菌。某人想通过接种卡介苗来预防天花,你认为能否起到预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做法可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如勤洗手,戴口罩出门,对环境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这些做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意外摔倒,手臂受伤,血液从伤口喷出,呈鲜红色,急救时应压迫伤口的_________止血。(用“近心端”或“远心端”填空)
(6)如果出现溺水,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可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心肺复苏时,按压和吹气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图中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
【详解】A.①动物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A正确。
B.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B错误。
C.③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C错误。
D.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
2.C【分析】巴斯德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实验一的变量是牛奶是否直接与空气接触。实验二变量是牛奶是否加热过。
【详解】A.试管①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通过直玻璃管进入,A正确。
B.试管④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牛奶未进行灭菌,牛奶中含有细菌且未被杀死,B正确。
C.实验一的变量是牛奶是否直接与空气接触。实验二变量是牛奶是否加热过。实验一中②加热过的牛奶没有与空气直接接触,未变质,实验二中③加热过的牛奶用棉塞隔绝空气未变质,均证明了“棉花能阻挡细菌”,C错误。
D.实验二变量是牛奶是否加热到66°C。根据现象可以得出:牛奶加热到66°C就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D正确。
故选C。
3.C【分析】 观图可知,图甲1是鞭毛,2是DNA集中的区域,3是细胞质,图乙4是孢子,5是直立菌丝,6是营养菌丝,图丙7是蛋白质外壳,8是遗传物质,图丁中9是孢子,10是菌盖,11是菌柄,12是菌丝。
【详解】A.甲细菌属于原核生物,2是其DNA集中区,A正确。
B.乙是青霉菌,细胞中无叶绿体,靠结构6营养菌丝吸收营养物质,B正确。
C.丙是噬菌体,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C错误。
D.丁蘑菇的9和乙青霉菌的4都是孢子,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新个体,D正确。
故选C。
4.D【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
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正确。
C.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C正确。
D.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植物致病,其中有60%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但病毒也有对人益处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错误。
故选D。
5.B【分析】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抗生素对动物或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详解】A.抗生素是由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能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物质,A错误。
B.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B正确。
C.使用抗生素时一般要进行皮试,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C错误。
D.我们要根据病因、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会使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并对人体产生许多副作用,D错误。
故选B。
6.C【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包括传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详解】A.疫情期间启用方舱医院对病人进行及时的隔离和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传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A正确。
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所以,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B正确。
C.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增殖,不能在牛肉汁培养基上进行培养,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预防新冠肺炎,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并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D正确。
故选C。
7.B【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
B.新冠病毒无细胞核,B错误。
CD.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CD正确。
故选B。
8.B【分析】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DNA集中区域。
【详解】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DNA集中区域,此外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有鞭毛,B符合题意。
故选B。
9.B【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详解】A.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A错误。
B.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B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C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D错误。
故选B。
10.B【分析】1.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适宜的温度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必要条件。肉汤煮沸可以杀死瓶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A正确。
B.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B错误。
C.空气中的微生物在弯曲处沉积下来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因此,鹅颈瓶的妙处是阻止了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通过这个设计,巴斯德得出了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而不是肉汤本身产生的结论,C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D正确。
故选B。
11.D【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详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也有细胞壁,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酵母菌都有液泡,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核,C正确。
D.酵母菌有细胞核,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12.(1) 酵母菌 酒精和二氧化碳
(2) 细胞 孢子
(3) 4菌丝 子实体
(4) 有成形的细胞核 异养型##异养
【分析】图1中,1为细胞核,2为细胞质,3为液泡;图2中,1是孢子,2是直立菌丝,2是营养菌丝;图3中,1是菌盖,2是菌褶,3是菌柄,4是菌丝。
(1)
葡萄能酿酒是因为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自然发酵。发酵时,葡萄糖被它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分为3营养菌丝和2直立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的叫做直立菌丝,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1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
(3)
蘑菇的菌体是由许多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因此,蘑菇是属于多细胞的真菌;蘑菇地下部分是纤细的4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1伞状的菌盖和3菌柄组成。
(4)
酵母菌、青霉、蘑菇都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它们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是异养型生物。
13.(1)①
(2)BCD
(3) 寄生 AD##DA 甲
(4) 成形的细胞核 芽孢
【分析】题图1中,甲病毒,乙真菌。
题图2中,A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B是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每个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孢子成扫帚状排列。C是蘑菇,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D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题图3中,②蛋白质外壳,①遗传物质。
(1)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甲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②蛋白质外壳和①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
菌类包括细菌和乙真菌,图2中的真菌包括:多细胞真菌(B青霉、C蘑菇)和单细胞真菌(D酵母菌)。
(3)
题图中的所有生物结构中都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病毒只能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所以图1中甲病毒、细菌共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图2中A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B是青霉,是多细胞真菌;C是蘑菇,是多细胞的大型真菌;D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2019年出现的新冠肺炎传染病,是由图1中的甲(新冠病毒)引起的。
(4)
细胞的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都是单细胞的个体。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细胞核,被称为原核生物。
在不良环境中,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可以抗高温和严寒。因此医疗器械的灭菌常常是以杀死芽孢为标准的。
14.(1) 传染的 细菌
(2)比细菌还小
(3) 细菌菌落 繁殖
(4)没有细胞结构
【分析】病毒,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十分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
(1)
烟草花叶病和早为一般所了解。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1886年,德国科学家麦尔发现有些烟草叶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点,命名为烟草花叶病(图1)。他提取患病烟草叶片的汁液,注射到健康植株的叶脉中,结果健康烟草也出现了病斑。麦尔认为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并推测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2)
结合题干信息,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使用“可以阻隔细菌”的过滤器过滤患病烟草叶片汁液,结果发现通过细菌过滤器后的烟草叶片汁液还是会引起花叶病,从而否定了麦尔推测的病因,并提出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的病原体引起的。
(3)
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贝叶林克继续研究,根据“患病烟草叶片汁液在细菌培养基培养,没有形成细菌菌落”,他再次验证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发现。接下来,贝叶林克将患病烟草汁液进行多信稀释后,注射到健康烟草叶脉,令人吃惊的是烟草的病斑症状并没有因为稀释而减弱,反而发病更迅速、更严重。他认为该“感染”可以在植物体的活细胞内进行繁殖,从而恢复其感染能力。他将这种“有感染性的活的物质”取名为“病毒”。
(4)
直到1939年,人们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因此可以看出,病毒与细菌的本质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5.(1) 3DNA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2) 4荚膜 2细胞壁 芽孢
(3) 细胞核 真核
(4) 子实体 有机物 菌褶 孢子
(5) 叶绿体 分解者
【分析】1.图一中是细菌的结构:1细胞膜、2细胞壁、3DNA集中的区域、4荚膜、5细胞质。
2.图二是蘑菇,A菌盖、B菌柄、C营养菌丝、D菌褶、E孢子。
3.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
(1)
图一是细菌,细菌虽有[3]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
有些细菌具有一些特殊结构,例如鞭毛、[4]荚膜等。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2]细胞壁增厚,形成休眠体——芽孢,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3)
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细胞里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4)
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蘑菇的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B菌柄和A伞状的菌盖组成。C营养菌丝能吸收朽木中的有机物,供菌体利用。D是菌褶,其上面生有许多E孢子,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个体。
(5)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16.A【分析】(1)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等,根据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类。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根据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详解】A.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做噬菌体,所以①噬菌体寄生在②细菌内属于细菌病毒,A正确。
B.②是细菌,它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②属于细菌,③④⑤属于真菌,真菌和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腐生的②细菌和③④⑤真菌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但部分①细菌也能够扮演生产者或消费者,病毒属于消费者,D错误。
故选A。
17.(1)杀死其他的杂菌
(2)接种
(3)为酵母菌的生活提供适宜的温度(提高温度,满足酵母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提高代谢速度,加速酒的形成)
(4) 缺氧 酒精
【分析】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
在酿酒时要先将糯米蒸熟,有两个好处,一是熟糯米比生糯米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于发酵,二是蒸熟了可以高温杀菌,避免了其它杂菌的污染。其中主要目的是杀死其他的杂菌。
(2)
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所以,往冷却的糯米饭里加入一定量的酒曲,这是菌类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3)
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发酵,影响产酒,因此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
(4)
在酿酒的过程中,需将器皿加盖密封,给酵母菌发酵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18.(1) 提供营养物质 作对照
(2) 接种 控制变量单一性
(3) 一 小 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分析】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②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③恒温培养;④观察。
(1)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而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故培养基中牛肉汁的作用是给细菌提供有机物。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实验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照组。在该实验中C组不做处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
步骤③中,“打开A、B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就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这就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所以,在步骤④中,将3组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3)
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较厚、不透明,具有一定的颜色。霉菌的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呈红、黄、黑、褐、绿等不同孢子的颜色。细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19.(1)培养基
(2) 高温灭菌 防止空气中杂菌的影响 与甲形成对照
(3)增加一套装置,为丙,用香皂洗手后,用同样的方法在丙中进行接种
(4) 真菌 菌丝 孢子
【分析】(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2)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1)
实验中把香蕉片作为了天然的 培养基,其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2)
将两盘香蕉片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的目的是 高温灭菌,步骤二中迅速操作的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杂菌的影响,设置“香蕉片不作处理”的乙盘的目的是 与甲形成对照。
(3)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用香皂洗手是否能使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大大减少?”,请你增加一个 实验组,用于探究这个问题(简述补充的内容即可):增加一套装置,为丙,用香皂洗手后,用同样的方法在丙中进行接种。
(4)
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常呈绒毛状、棉絮状、蜘蛛网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B为真菌菌落。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生物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黑色的孢子。
20.(1) 病原体 遗传物质
(2) 寄生 传染性和流行性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
(3) 抗体 集中隔离14天,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核酸检测
(4)特异性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与细菌相比,新冠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核酸检测”就是对该物质的检测。
(2)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进行定期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实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
(3)
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属于抗原。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疫苗可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脊髓灰质炎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为了防控新冠疫情,从中等风险地区返回家的要集中隔离14天,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核酸检测。
(4)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1.(1)无成形的细胞核
(2)杀灭病菌
(3) 抗体 不能
(4)切断传播途径
(5)近心端
(6)30:2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
动植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链球菌和结核杆菌都是单细胞细菌,它们与动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方面的显著不同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
因为皮肤能分泌黏液的功能,这些分泌物有杀菌的作用,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3)
资料二中: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天花病毒发挥作用。某人想通过接种卡介苗来预防天花,不能起到预防作用。
(4)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勤洗手,戴口罩出门,对环境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这些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地震发生后,如果发现某人手臂受伤,血液从伤口喷出,呈鲜红色,急救时应压迫伤口的近心端止血;若是静脉出血,血液从伤口流出,血液呈暗红色,急救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6)
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80﹣100次左右。故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