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并能解释量守恒的原因。
2、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二、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量守恒的原因
三、自主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仅能实现物质的转化,也能实现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变化?
(二)、阅读课本100页、101页,探究新知
1、“活动天地”中的过氧化氢变化了,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变了呢?
2|改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数目变化了,原子种类、数目是否变了呢?
3、根据微观结构图推测出你的结论
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课本P101实验探究,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1:你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你推测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验证你的推测?
学生活动2: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并认真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活动3:反思:为什么同学们所获得的实验结论不相同?你认为那种结论正确?导致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你能否对你所做的实验加以改进?
学生活动4: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在这个概念中需要强记那些要点?
学生活动5: 练习:1、填空:(1)12克碳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克二氧化碳
(2)12克碳与33克氧气反应(其中1克氧气有剩余)则生成 克二氧化碳
2、判断:(1)10克糖溶解在90克水中,可生成100克糖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2)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因此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学习任务二: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活动6:反思:为什么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呢?你能否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来解释这一事实?
学生活动7:小结: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学生活动8:尝试练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XY2+Y2=2W中“W”的化学式是( )
A、X2Y B、XY2 C、XY3 D、X3Y
四、课堂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达标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
(2)煤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个数
C、原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填空
(1)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 克氧气。
(2)32克硫在氧气中全部燃烧,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克。
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5.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6、下列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