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星星变奏曲朦胧诗派诗人 江河
作者介绍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
“文革”十年间,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处于动荡状态,诗人们在迷惘和清醒、痛苦和庄严、失落和寻找、追悔和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正是朦胧诗潮的缩影。
朦胧诗代表诗人的代表作 舒 婷《双 桅 船》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北岛《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海子《答 复》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 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听读诗歌,整体感知: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朗读诗歌,掌握内容1、找出两节诗中相对应的诗句,男、女生对读。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谁还需要…谁还会… 谁愿意… 谁愿意… 谁不喜欢一类是美好温馨的:如,星星、诗、蜜蜂、萤火虫、湖、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
一类是冰冷黑暗的:如,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2、请你找出诗句中出现的一些物象。这些物象可以分成几类?各自象征什么?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象征黑暗、残酷的现实世界朗读诗歌,掌握内容小结:全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而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探究主题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主题 表达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对理想(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是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成为“变奏曲”。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题解 《星星变奏曲》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意象,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相同或相近,具有同样的韵律。
但诗的上节与下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使上下两节诗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读一读,品一品: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 “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 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是不会颤抖的,实指人的心灵在颤抖。生活的压抑和束缚,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参考答案:探究探究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参考答案:3、 “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探究参考答案:
星星变奏曲 光明理想幸福美好星星 温馨美好 寒冷严酷向往光明否定现实 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一个敢于反思敢于正视自我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过去时代的沉痛反思,有着厚厚的历史感。民族要进步,尚且需要反思,何况是我们个人呢?让我们时刻反思,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一次踏进同一条河里”。结束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