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科学思维:
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3.科学探究:
(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建立,利用v=及变形公式求相关物理量。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执勤的交通警察拦住了一辆正在超速行驶的小汽车,执勤交警对司机敬礼道:“您的车速超过了50公里每小时的限制……”车内的一名小朋友抢着答道:“我们开了10分钟只行驶了10公里,既不够1小时,更不到50公里……”怎样跟小朋友解释这个问题呢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速度
[小组讨论]“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比赛开始的前一段时间,是兔子跑得快还是乌龟跑得快 你是怎样判断的 由于兔子大意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裁判员”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比赛开始前一段时间,兔子跑得快。通过在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大于乌龟判断的。“裁判员”是通过兔子和乌龟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的。
[归纳提升](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2)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
[思考]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分析](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谁多谁运动得就慢,谁少谁运动得就快。
[归纳提升](1)速度的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m/s或m·s-1)。在交通运输中也常用千米每小时作单位,符号是km/h或km·h-1。
物理量 国际制单位 常用单位 关系
速度(v) 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1 m/s=3.6 km/h
路程(s) 米(m) 千米(km) 1 km=103 m
时间(t) 秒(s) 小时(h) 1 h=3600 s
[思考]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1 m/s,另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1 km/h,如何比较这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分析]思路1:根据速度单位的物理意义来比较。
1 m/s的含义是物体1 s内运动的路程为1 m,同理,1小时(1 h=3600 s)运动的路程为3600×1 m=3600 m=3.6 km。即1 m/s=3.6 km/h,反过来,1 km/h= m/s。
思路2: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把分子和分母的单位先统一。1 km/h= m/s;1 m/s==3.6 km/h。
探究点2 匀速直线运动
[小组讨论]观察并讨论下列人或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
[归纳提升](1)直线运动:物体做机械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物体做机械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思考]如何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归纳提升]将其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2)平均速度可用公式v=求出。
(3)计算平均速度时,公式中的路程s和时间t要一一对应,因不同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同,故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
[思考]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从新楼盘到市中心车程只需10 min。粗略估计从新楼盘到市中心的路程是多少
[分析]已知:t=10 min= h,v=60 km/h
求:s=
解:s=vt=60 km/h× h=10 km
[归纳提升](1)解计算题的格式:
①v、s、t必须对应。
②单位必须统一。
③解答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答案三步。
(2)解读s t图像和v t图像。
①s t图像:
②v t图像:
三、板书设计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通过的路程大。
(2)比较相同路程内谁用的时间短。
2.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
3.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v=。
(3)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4.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平均速度。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由“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两部分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养成规范化解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