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物理考点过关练习:13.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考点过关练习:13.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7 10: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考点过关练习:13.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考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将L1L2L3三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发现L1最暗,L2最亮,则通过三只灯泡的电流的关系是(  )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比L2亮,则通过两灯的电流I1与I2的大小关系是(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3.有一种节日用的小彩灯上串联着20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第5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10mA B.20mA C.200mA D.100mA
4.小珊按图示电路进行探究实验,将电流表先后串联在A、B、C处,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  )
A.A处最大 B.B处最大
C.C处最大 D.三处都是一样大
(多选)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两灯泡串联
B.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
C.L1、L2两灯泡并联
D.若L1灯丝烧断,L2灯不能正常发光
考点二.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6.小明按照图把两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暗一些。他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流过A点、L1、B点、L2再回到电源负极,电流会逐渐减小,所以灯L1较亮,L2较暗。
(1)只利用图1中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明的解释是错的,请在方框内画出你的设计电路图;
(2)你的同桌提出:还可以用电流表测量A点、B点的电流来证明。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电路图,并借了2个相同规格的电流表就直接按图连接电路并开始实验。
(3)你同桌设计的电路图中,哪个元件设计有误?   ;
(4)改正上述错误,闭合开关,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5)再改正上述错误,闭合开关,发现两个电流表示数有较明显的不同。同桌反映两个电流表均没有故障,量程选择相同且读数过程也没有偏差,那么请你分析一下他实验中出现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
7.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静雨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将两个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
(2)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没示数,检查发现各连线接触良好。于是静雨同学提出用导线两端依次连接ab、ac、ad两点的设计方案,其中用导线连接哪两点间不合适?答:   (选填“ab”、“ac”或“ad”)。
(3)当静雨同学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连接ac时,小灯泡L1不发光,小灯泡L2很亮,然后又熄灭。那么,原电路中的故障是    ,小灯泡L2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
(4)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    。
A.测量物体的长度
B.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5)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
8.如图所示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A 0.3 0.3 1.5
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表格中还有一不足之是:   。
(3)该同学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4)实验中另一个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灯泡被短路
D.小灯泡靠近负极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9.小兰想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请按要求回答:
①在检查器材时,小兰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甲A所示,她接下来的操作是    。
②她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指针位置如图甲B所示,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   。
③她最终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
位置 a b c
电流I/A 0.30 0.30 0.58
实验时她可能使用了    (选填“不同”或“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10.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使用时应将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    联在电路中,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2)如图乙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    (选填“L1”或“L2”)的电流。
(3)下表中是小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中的一组数据: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4)如图丙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分别测出了A、B、C处的电流IA、IB、IC,并记录下数据,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选填对应字母上)
A.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
B.将灯泡L1、L2的位置互换
C.更换电源
(5)最后,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
考点三.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1.如图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S1、S2闭合时,A1电流表的示数为0.2A,A2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 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 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 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 A
12.如图所示,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之比是2:1,则A1表和A2表的示数之比是(  )
A.2:3 B.3:1 C.1:2 D.2:1
13.用下列电路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流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7A 0.4A B.0.3A 0.4A
C.0.14A 0.26A D.0.7A 1.3A
(多选)14.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此时两表指针刚好指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56A
B.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7A
C.通过开关的电流是0.7A
D.若灯泡L1灯丝烧断,将导致灯泡L2中无电流通过
(多选)15.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2A,有关通过L1的电流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L1的电流的大小为0.3A
B.通过L1的电流的大小为0.7A
C.通过L2的电流的大小为0.5A
D.通过L3的电流的大小为0.5A
考点四.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6.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三个位置的电流来寻找规律,以下所取组合不合适的是    。
A.E、A、D
B.E、B、C
C.F、C、D
D.F、A、D
17.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就是串联的,小明的结论是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2)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C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    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4)若“试触”时出现图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0 0.55
(5)表格补充完整后,对数据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选填“一”或“二”)进行实验的;
【实验结论】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
18.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实物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实验中,小明应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两个小灯泡进行研究。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如图丙所示电路,电流表测    (选填“L1”、“L2”或“干路”)的电流。闭合开关后,若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原因是    。
(4)若拧下L1,则灯泡L2   (选填“仍发光”或“不发光”),多次实验后,小明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右表所示,可得出结论是:   。
次数 IA/A IB/A IC/A
1 0.24 0.22 0.46
2 0.26 0.32 0.58
3 0.20 0.32 0.52
(5)以下实验中,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伏安法测电阻
C.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9.如图,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位置 A B C
电流/A 0.24 0.24 0.48
(1)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选填“断开”或“闭合”)的。
(2)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填“A”、“B”或“C”)处的电流,若测该处电流时,L1灯泡发生断路,L2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闭合开关后,小梅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丙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4)他们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A、IB、IC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三者间的初步结论:   (只写表达式);小梅还发现A、B两个支路的电流是相等的,但她发现其他组同学的测量支路电流并不相等,你认为造成两个支路的电流是相等的原因是   ;
(5)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后,下一步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20.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    (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
(3)连接正确后,测出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请将电流表的读数(如图3)填入表格。
C处的电流IC B处的电流IB A处的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0.52
(4)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5)你认为该实验小组存在的问题是:   ;请你为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考点过关练习:13.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参考答案
1.将L1L2L3三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发现L1最暗,L2最亮,则通过三只灯泡的电流的关系是(  )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无法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三灯泡串联,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三只灯泡的电流的关系是I1=I2=I3。
故选:B。
2.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比L2亮,则通过两灯的电流I1与I2的大小关系是(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解答】解:∵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将灯L1、L2串联在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I1=I2;
而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与通过灯泡电流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故选:C。
3.有一种节日用的小彩灯上串联着20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第5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10mA B.20mA C.200mA D.100mA
【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任何一个灯泡中的电流都是相等的。
故选:C。
4.小珊按图示电路进行探究实验,将电流表先后串联在A、B、C处,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  )
A.A处最大 B.B处最大
C.C处最大 D.三处都是一样大
【解答】解:由图可见,这是一个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A、B、C三处电流大小相同。
故选:D。
(多选)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两灯泡串联
B.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
C.L1、L2两灯泡并联
D.若L1灯丝烧断,L2灯不能正常发光
【解答】解:A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首尾顺次连接,它们是串联的,故A正确,C错误;
B、两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B错误;
D、两灯泡串联,若L1灯丝烧断,电路断路,L2灯不能正常发光,故D正确;
故选:AD。
6.小明按照图把两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暗一些。他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流过A点、L1、B点、L2再回到电源负极,电流会逐渐减小,所以灯L1较亮,L2较暗。
(1)只利用图1中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明的解释是错的,请在方框内画出你的设计电路图;
(2)你的同桌提出:还可以用电流表测量A点、B点的电流来证明。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电路图,并借了2个相同规格的电流表就直接按图连接电路并开始实验。
(3)你同桌设计的电路图中,哪个元件设计有误? 电流表A2 ;
(4)改正上述错误,闭合开关,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5)再改正上述错误,闭合开关,发现两个电流表示数有较明显的不同。同桌反映两个电流表均没有故障,量程选择相同且读数过程也没有偏差,那么请你分析一下他实验中出现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电流表使用之前没有调零 。
【解答】解:(1)小明认为“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流过A点、灯L1、B点、L2再回到电源负极,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我们可以交换一下这两个灯的位置,让电流经过开关S,流过A点、灯L2、B点、L1再回到电源负极,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情况,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3)电流表测电流应与用电器串联,而图中电流表A2与L2并联了,故错误的是电流表A2;
(4)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由于两个电流表均没有故障,量程选择相同且读数过程也没有偏差,两表读数不一样,可能是电流表使用前没调零。
故答案为:(1)见解析;(3)电流表A2;(4)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电流表使用之前没有调零。
7.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静雨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断开 ,将两个规格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
(2)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没示数,检查发现各连线接触良好。于是静雨同学提出用导线两端依次连接ab、ac、ad两点的设计方案,其中用导线连接哪两点间不合适?答: ad (选填“ab”、“ac”或“ad”)。
(3)当静雨同学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连接ac时,小灯泡L1不发光,小灯泡L2很亮,然后又熄灭。那么,原电路中的故障是  灯泡L1断路 ,小灯泡L2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通过L2电流太大,灯丝被烧断 。
(4)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  B 。
A.测量物体的长度
B.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5)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
【解答】解:(1)为保护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不相同;
(2)若导线并联在ad间,会造成电源短路,将电源烧坏,所以不能将导线并联在ad间;
(3)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没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当小明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连接ac时,小灯泡L1不发光,小灯泡L2很亮,说明故障为小灯泡L1断路,然后又熄灭是因为灯泡L2接在电源两端,灯泡L2两端的电压太高,通过的电流太大,将灯泡L2烧坏;
(4)研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总结规律,避免因次数太少造成结论的偶然性或片面性。
A.测量物体的长度,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B.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总结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
故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B;
(5)本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故答案为:(1)断开;不同;(2)ad;(3)灯泡L1断路;通过L2电流太大,灯丝被烧断;(4)B;(5)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8.如图所示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A 0.3 0.3 1.5
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1.5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C处电流表选用小量程,误读为大量程 。表格中还有一不足之是: 表格中的数据缺少单位 。
(3)该同学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结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
(4)实验中另一个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C 。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灯泡被短路
D.小灯泡靠近负极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
【解答】解:(1)应选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做几次实验,是为了让结果具有普遍性;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路电流应该是0.3A,因此1.5A数据明显错误;这是因为,在读数时,错把电流表0~0.6A量程当做0~3A量程了;
电流的单位是A,表格中的数据缺少单位;
(3)实验中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一次实验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应改变实验条件,即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再进行几次测量,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4)A、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故A错误;
B、若灯泡的灯丝断了,则电路中无电流,两个灯泡都不发光,故B错误;
C、若其中的小灯泡被短路,该灯泡不发光,另一个灯泡能发光,故C正确;
D、灯泡发光与否和小灯泡靠近电源正、负极无关,故D错误;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故答案为:(1)不同;(2)1.5;C处电流表选用小量程,误读为大量程;表格中的数据缺少单位;(3)只进行了一次实验,结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4)C;(5)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9.小兰想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请按要求回答:
①在检查器材时,小兰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甲A所示,她接下来的操作是  对电流表调零 。
②她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指针位置如图甲B所示,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 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小 。
③她最终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
位置 a b c
电流I/A 0.30 0.30 0.58
实验时她可能使用了  相同 (选填“不同”或“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解答】解:①在检查器材时,小兰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甲A所示,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接下来应该对电流表调零;
②由图B可知,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右边刻度线,超出了电流表量程,这是因为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小造成的;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是相同的,其原因是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
故答案为:①对电流表调零;②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小;③相同。
10.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使用时应将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  串 联在电路中,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正 接线柱流入。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断开开关 。
(2)如图乙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  L1 (选填“L1”或“L2”)的电流。
(3)下表中是小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中的一组数据: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1.5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4)如图丙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分别测出了A、B、C处的电流IA、IB、IC,并记录下数据,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A (选填对应字母上)
A.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
B.将灯泡L1、L2的位置互换
C.更换电源
(5)最后,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解答】解:(1)使用时应将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负接线柱流出;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由图甲可知,灯L1、L2并联,L1与电流表串联,因此电流表测L1的电流;
(3)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根据实验数据,明显错误的数值是1.5,根据电流表大小量程之比为5:1,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4)测出一组实验数据后,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不同规格灯泡,故选A;
(5)最后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故答案为:(1)串;正;断开开关;(2)L1;(3)1.5;(4)A;(5)各支路电流之和。
11.如图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S1、S2闭合时,A1电流表的示数为0.2A,A2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 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 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 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 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灯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由两电流表的示数可知,干路电流I=0.5A,通过灯L2的电流I2=0.2A,故CD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灯L1的电流I1=I﹣I2=0.5A﹣0.2A=0.3A,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12.如图所示,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之比是2:1,则A1表和A2表的示数之比是(  )
A.2:3 B.3:1 C.1:2 D.2:1
【解答】解:由电路分析得,两灯并联,A2测量的为L2中电流,A1测总电流,
设L2中电流为I,则L1中的电流为2I,则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总电流为3I,故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3:1。
故选:B。
13.用下列电路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流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7A 0.4A B.0.3A 0.4A
C.0.14A 0.26A D.0.7A 1.3A
【解答】解:
由图可知,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L2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A1的示数应大于A2的示数,而图中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角度比A2的小,所以电流表A1选择的是大量程(即0~3A),分度值为0.1A,其示数为0.7A,即干路电流为0.7A;
电流表A2选择的是小量程(即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4A,即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4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I﹣I2=0.7A﹣0.4A=0.3A。
综上分析可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多选)14.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此时两表指针刚好指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56A
B.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7A
C.通过开关的电流是0.7A
D.若灯泡L1灯丝烧断,将导致灯泡L2中无电流通过
【解答】解:
AB、由甲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的是干路电流,A2测L2支路的电流,
由于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且此时两表指针刚好指在同一位置,
所以电流表A1使用的是0﹣3A量程,分度值为0.1A,则干路电流I=0.7A,
电流表A2选择的是0﹣0.6A,分度值为0.02A,即通过L2的电流为I2=0.14A,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通过灯L1的电流:I1=I﹣I2=0.7A﹣0.14A=0.56A,故A正确,B错误。
C、开关在干路上,则通过开关的电流等于干路中的电流I=0.7A,故C正确;
D、两灯泡并联,若灯泡L1灯丝烧断,对灯泡L2无影响,则灯泡L2中有电流通过,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15.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2A,有关通过L1的电流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L1的电流的大小为0.3A
B.通过L1的电流的大小为0.7A
C.通过L2的电流的大小为0.5A
D.通过L3的电流的大小为0.5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2和L3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L1和L2支路的电流之和;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
I1+I2+I3=1.5A﹣﹣﹣﹣①
I2+I3=0.8A﹣﹣﹣﹣②
I1+I2=1.2A﹣﹣﹣﹣③
由①②解得,I1=0.7A;
把I1=0.7A代入③得:I2=0.5A,
把I2=0.5A代入②得:I3=0.3A。
故选:BC。
16.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 A;
(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三个位置的电流来寻找规律,以下所取组合不合适的是  C 。
A.E、A、D
B.E、B、C
C.F、C、D
D.F、A、D
【解答】解:(1)根据丁图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2)ABD、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要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和干路的电流,故ABD均符合要求;
C、取点F、C、D,即用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和通过L2的支路电流,没有测量通过L1的支路电流,故C不符合要求;
故选:C。
故答案为:(1)0.24;(2)C。
17.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就是串联的,小明的结论是  不可靠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如果两灯泡并联,断开干路中的导线,两灯泡都熄灭 ;
(2)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C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  d 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断开 。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电流的单位 。
(4)若“试触”时出现图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0 0.55
(5)表格补充完整后,对数据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一 (选填“一”或“二”)进行实验的;
【实验结论】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解答】解:
(1)两灯泡串联时,拆开一根导线,电路断路,两灯泡熄灭;
两灯泡并联时,拆开干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也同时熄灭;
所以,根据拆开电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都熄灭不能判定两灯泡是串联的;
(2)由图2所示电路图可知,测量完干路C处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由表格可知,电流没有单位,这是错误的;
(4)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
(5)表格补充完整后,对数据分析可知,电流是成倍数变化的,这表明电源电压是成倍变化的,所以采用的是方法一的实验方法;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故答案为:(1)不可靠;如果两灯泡并联,断开干路中的导线,两灯泡都熄灭;(2)d;断开;(3)缺少电流的单位;(4)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18.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实物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实验中,小明应选用规格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两个小灯泡进行研究。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将电流表指针调零 。
(3)如图丙所示电路,电流表测  干路 (选填“L1”、“L2”或“干路”)的电流。闭合开关后,若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4)若拧下L1,则灯泡L2 仍发光 (选填“仍发光”或“不发光”),多次实验后,小明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右表所示,可得出结论是: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次数 IA/A IB/A IC/A
1 0.24 0.22 0.46
2 0.26 0.32 0.58
3 0.20 0.32 0.52
(5)以下实验中,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  B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伏安法测电阻
C.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解答】解:(1)实验中,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小明应该选择规格不相同的两个小灯泡来进行实验;
(2)开关闭合前,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不在零刻度线处,说明电流表没调零,所以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将电流表指针调零;
(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故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闭合开关后,若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即指针反向偏转,其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图甲中两灯泡并联,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若拧下L1,灯泡L2所在支路不受影响,故灯泡L2仍然发光;
由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B.伏安法测电阻,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选B。
故答案为:(1)不相同;(2)将电流表指针调零;(3)干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仍发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B。
19.如图,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位置 A B C
电流/A 0.24 0.24 0.48
(1)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断开 (选填“断开”或“闭合”)的。
(2)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C (填“A”、“B”或“C”)处的电流,若测该处电流时,L1灯泡发生断路,L2亮度 不变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示数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闭合开关后,小梅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丙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4)他们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A、IB、IC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三者间的初步结论: IC=IA+IB (只写表达式);小梅还发现A、B两个支路的电流是相等的,但她发现其他组同学的测量支路电流并不相等,你认为造成两个支路的电流是相等的原因是 选用规格相同的灯泡做实验 ;
(5)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后,下一步该做的是 B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
(2)由图乙可知,此时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测量的是 C处的电流;
L1灯泡发生断路,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L2的电流大小不变,L2的亮度不变;
原来电流表测干路电流,L1灯泡发生断路后,电流表测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将变小;
(3)开关闭合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指针反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得出关系式为:IC=IA+IB;
若选用规格相同的灯泡做实验,会造成两个支路的电流相等;
(5)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数据,故选B。
故答案为:(1)断开;(2)C;不变;变小;(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IC=IA+IB;选用规格相同的灯泡做实验;(5)B。
20.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  串联 (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3)连接正确后,测出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请将电流表的读数(如图3)填入表格。
C处的电流IC B处的电流IB A处的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0.52
(4)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表中电流的后面没有标出单位,没有设计多次测量的表格 。
(5)你认为该实验小组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换用不同灯泡多次实验,所得结论具有偶然性 ;请你为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换用不同灯泡多次测量 。
【解答】解:
(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如图2中电流表向左端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由图3知,测A、B处的电流时,电流表都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所以B处的电流为0.3A,A处电流为0.22A,
C处的电流IC B处的电流IB A处的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0.52 0.3 0.22
(4)由表格数据知,IA+IB=0.30A+0.22A=0.52A=IC,所以得出结论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表格中电流的后面没有标出单位,没有设计多次测量的表格;
(5)该同学实验过程中只用两个灯泡,没有更换,并且只测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改进意见:换用不同灯泡多次测量。
故答案为:(1)串联;(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见上表;(4)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表中电流的后面没有标出单位,没有设计多次测量的表格;(5)没有换用不同灯泡多次实验,所得结论具有偶然性;换用不同灯泡多次测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