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15: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选择题
1.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实行变法。诏书强调:“ 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处应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商务印书馆 D. 南洋大学堂
2. 1905年9月7日,上海《时报》发文:“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时报》盛赞的是(  )
A. 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B. 科举制度的废除
C. 清朝统治的结束 D.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3. 120多年来,它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筚路蓝缕,木铎启路,不仅开创了中国现代出版业,而且在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创新不辍,屡开先河,创造了中国现代出版、教育、学术和文化史上的诸多第一。“它”是(  )
A. 《申报》 B. 中华书局
C. 商务印书馆 D. 新华书店
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 《定军山》 B. 《黄河大合唱》
C. 《渔光曲》 D. 《义勇军进行曲》
5.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面文艺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子夜》—茅盾  ②《狂人日记》—冼星海
③《骆驼祥子》—鲁迅  ④《愚公移山》—徐悲鸿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6.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这些教科书的出版(  )
A. 说明了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
B. 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C. 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D. 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7. 1873年,浙江余杭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申报》派记者调查采访,并进行连续报道,使此案轰动余杭和京师,对这起冤案的昭雪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反映了(  )
A. 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 《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 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 《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的改革
8.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的常用语。这些(  )
A. 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 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 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 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9.1902年清政府有学堂35787所,1906年猛增到59117所。近代学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废除了科举制
C.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D.传统思想盛行
10.全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坚持“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站在宣传抗日的第一线。该机关报是(  )
A.《新蜀报》 B.《友声》
C.《新华日报》 D.《巴声》
11.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名称 地位
《申报》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 《新闻报》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经济的变化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12.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的是(  )
A.《子夜》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骆驼祥子》
13.下列有关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聂耳——《黄河大合唱》
B.郭沫若——《雷雨》
C.齐白石——《愚公移山》
D.老舍——《骆驼祥子》
14.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战救亡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毕业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定军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5.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为www.,其中“1905”的寓意是这一年(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告别无声电影
C.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D.废除科举制
16.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留学回国后是难得的人才,却因科考多次落榜不能入仕为官,王韬、郑观应通晓中西,是国家急需的人才,也因未参加科考不能为政府所用。这说明(  )
A.洋务运动培养大量人才
B.戊戌变法推动思想启蒙
C.制度变革成为时代要求
D.西学东渐成为社会共识
17.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诞生了《木兰从军》《文天祥》《史可法》等一大批赞美英雄人物的广播剧作品。这主要反映了(  )
A.崇洋媚外思潮泛起
B.历史研究水平提高
C.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D.民众关注国家命运
18.1902年的一天,京师大学堂的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慈禧太后(属羊)听说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忙入宫叩头请求处分。这表明(  )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②慈禧太后迷信守旧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
A.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0.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起到过重大作用。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的历史相符的有(  )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是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右图借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忍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其作者是(  )
A.张大千
B.冼星海
C.齐白石
D.徐悲鸿
22.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国际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23.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清朝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支付考试费用
24.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
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
25.毛泽东曾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徐悲鸿
26.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27.下列各项搭配中,正确的是(  )
①严复——《狂人日记》 ②老舍——《骆驼祥子》
③巴金——《家》 ④徐悲鸿——《愚公移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97年,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正式成立,它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1897年 在上海创建,承印商业用品。如名片、广告、簿记、账册之类,故名商务
1902年 成立编译所。主要编印教科书
1903年 正式成立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吸收日资,改进印刷
1907年 附属小学改为尚公小学。郁厚培赴日本学习照相制版技术。蔡元培应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译书籍。出版《列国政要》三十二册(清廷派员考察各国政治辑译的资料)
1909年 改进铜锌版和试制三色铜版,聘美籍技师指导。办商业补习学校。张元济首任校长。办艺徒学校。《教育杂志》创刊。将编译所收藏古籍善本和参考书籍的图书馆定名为涵芬楼,对外开放
1913年 首次使用自动铸字机。开始经营原版西书
1914年 设分馆于香港。《学生杂志》创刊
1915年 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
1919年 全体职工为响应五四运动罢工一星期。实验用宣纸套印十五色成功。出版《日用百科全书》
20世纪初期 成立交通科,专门经办图书发行和宣传推广活动,进行广告宣传
(1)根据上述大事年表,概括商务印书馆经营领域有何发展变化。
(2)据上述大事年表,概括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策略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推动商务印书馆发展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除上述问题中涉及的方面)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1)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什么?
材料二 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2)“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3)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出现的重要报刊
时间 报刊名称 报刊的主要内容或宣传的主要思想
1872年 《申报》 社会新闻、时事评论,宣传新闻自由的思想
1895年 《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维新变法思想
1905年 《民报》 民主革命思想
1915年 《青年杂志》 民主和科学
1918年 《每周评论》 马克思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与其他报刊的区别有哪些。
材料二 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
(2)观察材料二,指出相比1902年,1912年报刊数量激增与近代中国哪一事件直接相关。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关系。
答案
1-5BBCDB 6-10DCDBC 11-15ACDAC 16-20CDCDC 21-25CDBCB 26-27BC
28、(1)由印刷商业用品到承印教科书;由出版印刷品到经营原版西书。
(2)建立商业实习学校;创办期刊杂志;成立专门进行宣传的机构。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西方科技的传入;受西方先进经营思想的影响。
29、(1)优先发展。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
(2)废科举。 商务印书馆。
(3)文学革命。 促进近代教育发展。
(4)先进人物引领教育发展;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发展;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30、(1)《申报》属于大众传媒,受众广泛,其他报刊属于政治报刊,受众单一;《申报》报道社会新闻,传播新闻自由的思想,不局限于某一政治观点,其他报刊传播某一特定的政治思想。(意思接近即可)
(2)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报刊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推动了社会变革;社会变革丰富了报刊传播的内容,刺激了有识之士创办报刊的热情,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