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2.1.5陆地和海洋--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黑龙江)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2022·云南) 2022年1月15日,汤加附近海域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是20世纪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读“汤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汤加位于( )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3.该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喷发后曾形成新岛屿,这一过程反映了( )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
C.海平面升降 D.全球气候变暖
4.(2021·通辽)妞妞同学了解到德国学者魏格纳注重观察地图,也找到一些地图来观察分析,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过程由远古到现在应该是甲→乙→丙
B.图2漫画表示的是“盖天说”
C.图3珠穆朗玛峰长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红海长胖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图4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5.(2020·湘西)下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处箭头所指高大山脉是因为(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2)从该图中可看出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该运动可导致海陆变迁,下列现象中不是板块运动导致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和河流遗迹
C.红海面积不断缩小
D.填海造陆
6.(2020·玉林) 2020年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登顶成功。读珠穆朗玛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北部位于我国境内,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2)登顶前,登山队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召开动员大会。此时,珠峰大本营气温为2℃,则珠峰峰顶气温约为( )
A.10℃ B.0℃ C.﹣20℃ D.﹣40℃
(3)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气候变化 C.人类活动 D.海平面上升
7.(2020·东营)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反映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的排序是( )
A.②④③①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2)下面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B.地壳变动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C.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 D.此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8.(2020·青海)影片《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壮举,完成下列各小题。
(1)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面临的困难有( )
①严寒狂风 ②高温热浪 ③干燥缺水 ④低压缺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影片中,登山队员在珠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这些海洋生物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C.这里未来是海洋
D.这里曾经是海洋
9.(2020·黑龙江)地球表面的分布在不断运动变化,下列哪种描述不是海陆变迁的原因(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围海造田 D.海上浮岛
10.(2019·龙东)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C.香港填海造陆
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11.(2019·武汉)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12.(2018·广安)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13.(2018·衡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变化
【解析】【分析】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盆地四周高、中部低,海拔高度不定;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顶部较为平坦,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故答案为:C
【点评】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不大,但是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盆地的特征:四周高,中间低。平原的特征:海拔在200米以下;表面宽广,地平;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的特征: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坡度较缓;主要由低矮的山地组成。山地的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答案】2.A
3.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2.读图,结合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 汤加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此多火山。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汤加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喷发后曾形成新岛屿,这一过程反映了海陆变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分析】图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过程由远古到现在应该是甲→丙→乙,故A错误。图2漫画表示的是大陆漂移学说,故B错误。图3珠穆朗玛峰长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红海长胖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故C错误。图4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地壳运动,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高大山脉,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5.【答案】(1)D
(2)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A处箭头所指高大山脉是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2)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和河流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红海面积不断缩小是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以上现象都是板块运动导致的。填海造陆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和板块运动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6.【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珠穆朗玛峰北部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其简称是藏。该省区位于我国四大区域的青藏地区,A正确。故答案为:A。(2)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若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气温2℃,则珠峰峰顶气温约为:2﹣(8848.13﹣5200)÷100×0.6≈﹣20℃,C正确。故答案为:C。(3)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运动抬升为陆地,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一是由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二是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一样,三是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1)A
(2)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在中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流至下游地区。由于地形趋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华北平原形成过程中,海湾面积不断缩小,华北平原的面积是在不断扩大的。读图和材料可知,②④③①符合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图中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海陆变化的原因有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此图中海陆变化的原因是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评】(1)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淮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8.【答案】(1)C
(2)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攀登珠峰的队员会遇到严寒狂风、低压缺氧的困难,珠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气候严寒、冰雪覆盖,不用担心缺水。
(2)登山队员在珠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新的陆地。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9.【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围海造田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上浮岛不是海陆变迁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香港)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选项ABD不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
故答案为:C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11.【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故答案为: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2.【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在不断地变化,如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变成海洋,说明由目前的陆地变成海洋;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化石,说明以前这里是海洋,而现在变成陆地,所以能发现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以前这里是陆地,有人口分布,而现在变成了海洋;巴西高原有许多动植物分布,并不能说明海陆分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之海陆变迁,关键一定要体现出变化而且是海陆变化才能入选。
13.【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A正确;
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B正确;
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海陆轮廓会发生变化,C错误;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2.1.5陆地和海洋--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黑龙江)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答案】C
【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变化
【解析】【分析】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盆地四周高、中部低,海拔高度不定;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顶部较为平坦,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故答案为:C
【点评】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不大,但是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盆地的特征:四周高,中间低。平原的特征:海拔在200米以下;表面宽广,地平;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的特征: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坡度较缓;主要由低矮的山地组成。山地的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2022·云南) 2022年1月15日,汤加附近海域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是20世纪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读“汤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汤加位于( )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3.该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喷发后曾形成新岛屿,这一过程反映了( )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
C.海平面升降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2.A
3.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2.读图,结合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 汤加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此多火山。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汤加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喷发后曾形成新岛屿,这一过程反映了海陆变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21·通辽)妞妞同学了解到德国学者魏格纳注重观察地图,也找到一些地图来观察分析,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过程由远古到现在应该是甲→乙→丙
B.图2漫画表示的是“盖天说”
C.图3珠穆朗玛峰长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红海长胖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图4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分析】图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过程由远古到现在应该是甲→丙→乙,故A错误。图2漫画表示的是大陆漂移学说,故B错误。图3珠穆朗玛峰长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红海长胖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故C错误。图4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地壳运动,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高大山脉,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5.(2020·湘西)下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处箭头所指高大山脉是因为(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2)从该图中可看出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该运动可导致海陆变迁,下列现象中不是板块运动导致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和河流遗迹
C.红海面积不断缩小
D.填海造陆
【答案】(1)D
(2)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A处箭头所指高大山脉是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2)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和河流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红海面积不断缩小是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以上现象都是板块运动导致的。填海造陆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和板块运动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6.(2020·玉林) 2020年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登顶成功。读珠穆朗玛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北部位于我国境内,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2)登顶前,登山队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召开动员大会。此时,珠峰大本营气温为2℃,则珠峰峰顶气温约为( )
A.10℃ B.0℃ C.﹣20℃ D.﹣40℃
(3)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气候变化 C.人类活动 D.海平面上升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珠穆朗玛峰北部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其简称是藏。该省区位于我国四大区域的青藏地区,A正确。故答案为:A。(2)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若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气温2℃,则珠峰峰顶气温约为:2﹣(8848.13﹣5200)÷100×0.6≈﹣20℃,C正确。故答案为:C。(3)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运动抬升为陆地,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一是由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二是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一样,三是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进行分析解答。
7.(2020·东营)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反映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的排序是( )
A.②④③①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2)下面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B.地壳变动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C.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 D.此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答案】(1)A
(2)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在中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流至下游地区。由于地形趋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华北平原形成过程中,海湾面积不断缩小,华北平原的面积是在不断扩大的。读图和材料可知,②④③①符合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图中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海陆变化的原因有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此图中海陆变化的原因是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评】(1)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淮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8.(2020·青海)影片《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壮举,完成下列各小题。
(1)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面临的困难有( )
①严寒狂风 ②高温热浪 ③干燥缺水 ④低压缺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影片中,登山队员在珠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这些海洋生物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C.这里未来是海洋
D.这里曾经是海洋
【答案】(1)C
(2)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攀登珠峰的队员会遇到严寒狂风、低压缺氧的困难,珠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气候严寒、冰雪覆盖,不用担心缺水。
(2)登山队员在珠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新的陆地。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9.(2020·黑龙江)地球表面的分布在不断运动变化,下列哪种描述不是海陆变迁的原因(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围海造田 D.海上浮岛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围海造田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上浮岛不是海陆变迁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进行分析解答。
10.(2019·龙东)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C.香港填海造陆
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香港)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选项ABD不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
故答案为:C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11.(2019·武汉)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故答案为: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2.(2018·广安)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在不断地变化,如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变成海洋,说明由目前的陆地变成海洋;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化石,说明以前这里是海洋,而现在变成陆地,所以能发现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以前这里是陆地,有人口分布,而现在变成了海洋;巴西高原有许多动植物分布,并不能说明海陆分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之海陆变迁,关键一定要体现出变化而且是海陆变化才能入选。
13.(2018·衡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A正确;
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B正确;
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海陆轮廓会发生变化,C错误;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