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00:00:00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武城期中)关于下面两幅图反映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②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图谋复辟帝制
③由图一到图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中华民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21八上·佛山月考)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3.(2022·红塔模拟)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图2所示的委任状时间为(  )
A.1912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4.(2021八上·漳州期中)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肖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宣统帝下诏退位
5.(2021·福田模拟)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有责任,司法独立等。据此可知,约法(  )
A.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B.宣告了清朝 260 年的统治结束
C.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D.有效地限制了北洋军阀的权力
6.(2020八上·宣城期末)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
A.宣统帝下诏退位 B.中华民国成立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慈禧太后病故
7.(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8.(2021·泰安)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9.(2021八上·吉林期中)史学家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清朝腐败 B.帝制复辟 C.军阀割据 D.日本侵华
10.(2021八上·铁西期中)标志着清朝在中国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
A.直系军阀武昌起义的胜利
B.奉系军阀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C.中华民国成立
D.宣统帝下诏退位
11.(2021八上·宝安期中)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④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1·河南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律宣告戒严;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其直接目的是(  )
A.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 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13.如图反映的是发生于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  )
A.广东广州 B.云南昆明 C.贵州贵阳 D.湖北武昌
14.(2021八上·龙门期中)某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里的“民贼”指的是(  )
A.张作霖 B.段祺瑞 C.袁世凯 D.唐继尧
1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6.(2021八上·偃师期中)下图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
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17.(2021八上·铁西期中)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
A.1910年元旦 B.1911年元旦 C.1912年元旦 D.1913年元旦
18.(2021八上·电白期中)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38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 1950年 B.1874年 C.1948年 D.1949年
19.(2020八上·南充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因为它规定(  )
A.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C.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D.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
20.(2021八上·昌黎期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八下·黄冈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延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遵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3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答2点即可)
22.(2021八上·河北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表现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 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 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 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今年恰逢同盟会成立115周年、孙中山逝世95周年,海峡两岸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孙中山。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3.(2021九下·苏州月考)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24.(2021·石家庄二模)探究问题。
材料一: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部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为践行民权主义采取的重大举措?并分别概括其实质?
2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下图)。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发表《解职词》。他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
(1)材料一图中的“大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孙文”是谁?
(2)材料二中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却说大功还没有告成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①根据题干“图一: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及所学知识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故①项正确。
②根据题干“图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及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图谋复辟帝制,故②项正确。
③根据题干“图一: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图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实让袁世凯所窃取,由图一到图二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③项正确。
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④项错误。故A①②③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
2.【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华民国十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18年是1929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历史时间的推算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3.【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中信息“民国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1912年元月成立,民国元年是1912年,因此民国5年是1916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历史时间的计算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4.【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故题干“总统万岁、共和万岁”是为了纪念中华民国建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
5.【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国务院,司法独立”可知,前者是民主自由原则,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故C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排除A;
溥仪退位宣告了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排除B;
在当时没有什么法律能有效地限制北洋军阀的权力,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内容以及地位。
6.【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相关史实。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7.【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C项符合题意;
选项ABD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中华民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是解题关键。
8.【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武昌起义、民国建立即中华民国建立、清朝告终、约法颁布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它们都属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共和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 D 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时期师夷长技, A 排除;
当时国家没有完成统一, B 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军阀割据, C 排除。
故选择 D 。
【点评】 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9.【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相互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军阀混战。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以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为切入点,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0.【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宣布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识记辛亥革命的意义。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辛亥革命的内容。
11.【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中华民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南京这个重要城市,设问考查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即是发生在南京的史实。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是在上海,与南京无关,③排除。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都发生在南京,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的掌握与识记。南京这个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2.【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临时大总统权力的限制,是为了防范临时大总统的权力过大,防范袁世凯等人专权,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应排除;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应排除;
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说法错误,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3.【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 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群豪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南下,筹划讨袁。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昆明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云南昆明,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护国战争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片,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14.【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据“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可知,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从“冠冕”“民贼”等信息中可判断是孙中山发表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宣言。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孙中山发表的《讨袁宣言》.故“民贼”是指袁世凯。 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A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在1911年,排除;
B .清朝政府被推翻很有可能是再一次的改朝换代,不能体现出破天荒的变局和创举,排除;
C .中华民国的成立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千年以来未有的大变局和创举,正确;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应该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所采取的措施,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影响来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A .材料设计的时间是20世纪初,而不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排除;
B .材料时间涉及到了辛亥革命以后,所以不是清末新政的影响,排除;
C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辛亥革命的过程,是非常快的,主要是军事斗争,舆论宣传并不是非常突出,排除;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言论自由,大大促进了报刊事业的发展,正确;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特别是临时政府对社会思想舆论方面的政策来分析材料。
17.【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1912年。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18.【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与公历的计算公式:民国XX年=公历XX年-1911年。民国38年+1911年=1949年。D符合题意;
ABC计算错误,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民国纪年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公历与民国的换算公式即可作答。
19.【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等权利;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不符合题意;
C. 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不符合题意;
D. 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来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理解;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0.【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21.【答案】(1)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
(2)历史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延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的信息可知,张知本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是: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的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是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解答。
22.【答案】(1)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活动: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3)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 ;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有 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材料,体现出孙中山 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精神;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故答案为:(1) 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活动: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3) 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细心读材料分析,找出思想变化,注意是变化;第二问是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紧贴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进行理解分析回答;
(3)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3.【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或创办强学会、《强学报》)
(3)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或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时,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国外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依据材料二信息“ 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可以看出, 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或创办强学会、《强学报》) ;
(3)依据材料三信息“ 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或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故答案为:(1)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或创办强学会、《强学报》)
(3)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或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点评】(1)(3)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再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结合一起来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去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细心读材料回答即可。
24.【答案】(1)原因: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举措: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质:民主化、法制化
【知识点】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可知,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根据材料二“……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可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依据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为践行民权主义,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实质是民主化、法制化。
故答案为:(1)原因: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举措: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质:民主化、法制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25.【答案】(1)1912年元旦。孙中山。
(2)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就推举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
故答案为:(1) 1912年元旦,孙中山;
(2) 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就推举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 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只需识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相关事实及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和局限,属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只需相关知识再加以分析整合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消极影响,需要在识记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武城期中)关于下面两幅图反映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②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图谋复辟帝制
③由图一到图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中华民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①根据题干“图一: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及所学知识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故①项正确。
②根据题干“图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及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图谋复辟帝制,故②项正确。
③根据题干“图一: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图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实让袁世凯所窃取,由图一到图二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③项正确。
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④项错误。故A①②③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
2.(2021八上·佛山月考)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华民国十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18年是1929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历史时间的推算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3.(2022·红塔模拟)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图2所示的委任状时间为(  )
A.1912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中信息“民国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1912年元月成立,民国元年是1912年,因此民国5年是1916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历史时间的计算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4.(2021八上·漳州期中)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肖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宣统帝下诏退位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故题干“总统万岁、共和万岁”是为了纪念中华民国建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
5.(2021·福田模拟)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有责任,司法独立等。据此可知,约法(  )
A.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B.宣告了清朝 260 年的统治结束
C.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D.有效地限制了北洋军阀的权力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国务院,司法独立”可知,前者是民主自由原则,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故C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排除A;
溥仪退位宣告了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排除B;
在当时没有什么法律能有效地限制北洋军阀的权力,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内容以及地位。
6.(2020八上·宣城期末)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
A.宣统帝下诏退位 B.中华民国成立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慈禧太后病故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相关史实。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7.(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C项符合题意;
选项ABD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中华民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是解题关键。
8.(2021·泰安)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武昌起义、民国建立即中华民国建立、清朝告终、约法颁布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它们都属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共和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 D 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时期师夷长技, A 排除;
当时国家没有完成统一, B 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军阀割据, C 排除。
故选择 D 。
【点评】 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9.(2021八上·吉林期中)史学家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清朝腐败 B.帝制复辟 C.军阀割据 D.日本侵华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相互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军阀混战。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以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为切入点,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0.(2021八上·铁西期中)标志着清朝在中国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
A.直系军阀武昌起义的胜利
B.奉系军阀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C.中华民国成立
D.宣统帝下诏退位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宣布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识记辛亥革命的意义。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辛亥革命的内容。
11.(2021八上·宝安期中)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④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中华民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南京这个重要城市,设问考查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即是发生在南京的史实。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是在上海,与南京无关,③排除。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都发生在南京,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的掌握与识记。南京这个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2.(2021·河南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律宣告戒严;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其直接目的是(  )
A.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 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临时大总统权力的限制,是为了防范临时大总统的权力过大,防范袁世凯等人专权,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应排除;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应排除;
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说法错误,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3.如图反映的是发生于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  )
A.广东广州 B.云南昆明 C.贵州贵阳 D.湖北武昌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 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群豪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南下,筹划讨袁。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昆明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云南昆明,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护国战争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片,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14.(2021八上·龙门期中)某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里的“民贼”指的是(  )
A.张作霖 B.段祺瑞 C.袁世凯 D.唐继尧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据“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可知,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从“冠冕”“民贼”等信息中可判断是孙中山发表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宣言。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孙中山发表的《讨袁宣言》.故“民贼”是指袁世凯。 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
1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A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在1911年,排除;
B .清朝政府被推翻很有可能是再一次的改朝换代,不能体现出破天荒的变局和创举,排除;
C .中华民国的成立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千年以来未有的大变局和创举,正确;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应该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所采取的措施,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影响来分析。
16.(2021八上·偃师期中)下图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
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A .材料设计的时间是20世纪初,而不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排除;
B .材料时间涉及到了辛亥革命以后,所以不是清末新政的影响,排除;
C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辛亥革命的过程,是非常快的,主要是军事斗争,舆论宣传并不是非常突出,排除;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言论自由,大大促进了报刊事业的发展,正确;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特别是临时政府对社会思想舆论方面的政策来分析材料。
17.(2021八上·铁西期中)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
A.1910年元旦 B.1911年元旦 C.1912年元旦 D.1913年元旦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1912年。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18.(2021八上·电白期中)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38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 1950年 B.1874年 C.1948年 D.1949年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与公历的计算公式:民国XX年=公历XX年-1911年。民国38年+1911年=1949年。D符合题意;
ABC计算错误,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民国纪年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公历与民国的换算公式即可作答。
19.(2020八上·南充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因为它规定(  )
A.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C.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D.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等权利;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不符合题意;
C. 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不符合题意;
D. 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来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理解;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0.(2021八上·昌黎期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八下·黄冈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延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遵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3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答2点即可)
【答案】(1)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
(2)历史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延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的信息可知,张知本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是: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的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是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解答。
22.(2021八上·河北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表现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 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 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 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今年恰逢同盟会成立115周年、孙中山逝世95周年,海峡两岸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孙中山。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案】(1)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活动: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3)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 ;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有 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材料,体现出孙中山 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精神;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故答案为:(1) 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活动: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3) 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细心读材料分析,找出思想变化,注意是变化;第二问是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紧贴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进行理解分析回答;
(3)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3.(2021九下·苏州月考)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或创办强学会、《强学报》)
(3)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或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时,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国外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依据材料二信息“ 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可以看出, 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或创办强学会、《强学报》) ;
(3)依据材料三信息“ 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或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故答案为:(1)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或创办强学会、《强学报》)
(3)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或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或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点评】(1)(3)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再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结合一起来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去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细心读材料回答即可。
24.(2021·石家庄二模)探究问题。
材料一: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部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为践行民权主义采取的重大举措?并分别概括其实质?
【答案】(1)原因: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举措: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质:民主化、法制化
【知识点】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可知,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根据材料二“……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可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依据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为践行民权主义,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实质是民主化、法制化。
故答案为:(1)原因: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
(2)举措: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质:民主化、法制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2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下图)。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发表《解职词》。他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
(1)材料一图中的“大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孙文”是谁?
(2)材料二中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却说大功还没有告成呢?
【答案】(1)1912年元旦。孙中山。
(2)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就推举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
故答案为:(1) 1912年元旦,孙中山;
(2) 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就推举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 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只需识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相关事实及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和局限,属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只需相关知识再加以分析整合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消极影响,需要在识记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