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14:42:59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吉林期中)鲁迅先生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代表作品是(  )
A.《敬告青年》 B.《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刍议》 D.《天朝田亩制度》
2.(2022·安徽模拟)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每一步的“新旧之争”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加深了民族危机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经济发展
3.(2022·陇县一模)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中起到了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作用。促使右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要求 B.戊戌变法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促进
4.(2021九下·清远开学考)下图所示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5.(2021八上·漳州期中)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下列刊物中你首选的应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6.(2021八上·凤县期中)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期创办的机关报,关于该运动,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主”和“科学”是这一运动的两大口号
B.鲁迅在这一运动期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C.这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D.这一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7.(2020八上·新丰期末)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是(  )
A.师夷长技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
8.(2021八上·邢台月考)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旗帜(  )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9.(2021·烟台)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0.(2021八上·清远期中)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是一项是(  )
阵地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旗帜 民族、科学
代表人物 李鸿章、康有为、张窖
影响 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A.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
11.(2021八上·东坡月考)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中医多有所攻击,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12.(2021八上·铁锋期中)报刊作为一种近代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记载了国家历史与社会变迁。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的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国闻报》 D.《知新报》
13.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新文化运动发生于20世纪末期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14.(2020八上·沈阳期末)将下列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A.c a b B.b a c C.a c b D.a b c
15.(2021·十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图强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16.(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21八下·红桥期末)刊物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仔细识读以下刊物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7.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A B.B C.C D.D
18.某同学想了解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首先应该查阅的刊物是(  )
A.A B.B C.C D.D
19.(2020八上·盐田期末)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1915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其时代主题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20.(2020八上·新会期末)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据此分析可知(  )
A. 新文化运动存在片面性 B.胡适观点是当时主流观点
C.新文化运动阵营已分化 D.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21.(2021·成都模拟)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第二期是从制度上……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为解决文化的不足,中国人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22.(2020八上·贵州期末)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三、图四历史人物的姓名。
(2)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3)结合上述图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你能得到那些启示?
23.(2021八上·牡丹期中)鸦片战争失败后,觉醒的仁人志士们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技术之路]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工业(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设大小船只34艘。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求变法之路]
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析陈代谢》
[寻革命之路]
材料三: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
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的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探思想之路]
材料四:为了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
新文化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以科学代宗教” ……更把民主具体落实到人权。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
——百度文库
(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什么口号的指引下建立的?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这两个企业有哪些特点(请写出一条)?这些企业的创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判断,哪一事件拉开了“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序幕?随后该“群体"进行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依据材料分析“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的理由。
(4)结台材料说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提出了什么救国口号?
(5)根据材料五指出,近代化探索活动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24.(2021九下·南阳月考)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历史争鸣·回顾戊戌》
材料三:“我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给“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列举出材料三中人物为“求中国的自由平等”四十年革命生涯中的历史贡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的主要内容?
(5)说说近代中国的变革有什么特点?
25.(2021九下·南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材料三:……原有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对如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反思。一批进步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进步的中国人此后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以改造中国?
(3)综合以上材料,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历程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6.(2020八上·西峡期末)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认真观察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按顺序分别写出示意图中三个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
(2)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3)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4)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领袖是谁?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根据上图,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选项 B 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中体西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民主和科学”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转变,这些转变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化探索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中起到了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作用。导致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的促进,故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故A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故B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正式对当时文学革命的一种积极响应。
A项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表《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C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故答案为: D。
【点评】图片型的选择题考生要能捕捉到图片上的关键信息,再结合题干中的关键字眼,此类题目属于较容易题。
5.【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并从上海迁到北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后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6.【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 “民主”和“科学”是这一运动的两大口号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这是《青年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中创办的刊物,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是鲁迅,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这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这一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新文化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不符合史实”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7.【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开始了近代化探索,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D项符合题意;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维新派要求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是洋务运动的口号、选项CD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者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口号、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内容、性质及评价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9.【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护国战争,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内容可知①时间起自1915年,一直延续到1921年以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故选项B符合题意;
C.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D.北伐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观察图片即示意图,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提示语,这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0.【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北京大学;旗帜是民主、科学;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李鸿章、康有为、张窖等与新文化运动无关,C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符合史实,排除A;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科学,符合史实,排除B;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1.【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 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现象,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医进行攻击,正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同盟会和三民主义,知道1905年孙中山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13.【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说法正确;排除;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说法正确;排除;
C:新文化运动发生于20世纪末期,应该是20世纪初,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说法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4.【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是a b c,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5.【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的主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民主共和”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革命目标之一;“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所以四者的先后顺序应该为②①③④,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识记这些口号出现的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知道他们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回答。
16.【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AB项排除;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答案】17.A
18.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某同学想了解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首先应该查阅的刊物是《新青年》。
故答案为:C。
19.【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的时间及标志、代表人物及成就、内容及口号、影响等相关史实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20.【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可知,新文化运动存在一定片面性。因此:A符合题意;BCD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对比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1.【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科技的洋务运动,学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认识到学文化的重要,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22.【答案】(1)孙中山、陈独秀。
(2)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3)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图三人物是孙中山,图四人物是陈独秀。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60---90年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图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戊戌变法;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陈独秀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3)开放性题目,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故答案为:(1)孙中山、陈独秀。
(2)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3)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四次探索。难度不大,掌握中国近代四次探索的历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对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23.【答案】(1)口号:“自强”,特点: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答出一点即可)影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事件: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3)事件:辛亥革命,理由: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4)口号:民主和科学。
(5)目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所以是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指引下建立了军事企业。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可知,这两个企业的特点有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企业的创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结合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序幕。随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
(3)根据材料三“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的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分析可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的理由是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4)结合材料四“ 新文化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救国口号是民主和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5)根据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可知,近代化探索活动的共同目的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结合材料关键信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可知,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挤压。
故答案为:
(1)口号:“自强”;特点: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答出一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2)事件: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3)事件:辛亥革命;理由: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4)口号:民主和科学。
(5)目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化探索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洋务运动是技术方面的探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制度方面的探索,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24.【答案】(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依据: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民主、科学
(5)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生产技术即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开展,是一个由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由“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可知,材料一中,给“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中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四“……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所说的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抵制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文学革命。
(5)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变革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归纳总结问题。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变革的特点是: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故答案为:(1) 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 依据: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 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民主、科学 。
(5) 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生产技术即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开展,是一个由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中国近代和探索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相关知识。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25.【答案】(1)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
(2)原因: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变法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举措:新文化运动。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的双重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一历史重任必然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
【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要求具备材料分析理解、知识运用与迁移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学术觉悟如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技;政治觉悟如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伦理觉悟如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要求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可知是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依据“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还包括 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变法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进步的中国人此后采取新文化运动以改造中国。
(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历程和结果所说明的问题,要求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的侵略,进行探索和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1) 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
(2) 原因: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变法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举措:新文化运动。
(3)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的双重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一历史重任必然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相关知识。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26.【答案】(1)①洋务运动、②新文化运动、③变法图强。
(2)洋务运动。
(3)康有为、梁启超。
(4)孙中山;封建帝制;三民主义。
(5)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示意图,可知与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构图示,反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戊戌变法与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辛亥革命则从“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政治上的近代化;而新文化运动则是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要在“文化”的层面上扫清中国人心中的封建落后的思想,树立民主与科学的风尚,实现思想上的近代化。因此三个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①洋务运动、②新文化运动、③变法图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可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是洋务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倡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可知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领袖是孙中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构图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中国近代和探索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吉林期中)鲁迅先生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代表作品是(  )
A.《敬告青年》 B.《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刍议》 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选项 B 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2.(2022·安徽模拟)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每一步的“新旧之争”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加深了民族危机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中体西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民主和科学”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转变,这些转变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化探索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2022·陇县一模)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中起到了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作用。促使右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要求 B.戊戌变法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促进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中起到了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作用。导致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的促进,故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故A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故B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2021九下·清远开学考)下图所示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正式对当时文学革命的一种积极响应。
A项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表《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C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故答案为: D。
【点评】图片型的选择题考生要能捕捉到图片上的关键信息,再结合题干中的关键字眼,此类题目属于较容易题。
5.(2021八上·漳州期中)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下列刊物中你首选的应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并从上海迁到北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后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6.(2021八上·凤县期中)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期创办的机关报,关于该运动,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主”和“科学”是这一运动的两大口号
B.鲁迅在这一运动期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C.这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D.这一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 “民主”和“科学”是这一运动的两大口号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这是《青年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中创办的刊物,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是鲁迅,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这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这一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新文化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不符合史实”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7.(2020八上·新丰期末)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是(  )
A.师夷长技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开始了近代化探索,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D项符合题意;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维新派要求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8.(2021八上·邢台月考)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旗帜(  )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是洋务运动的口号、选项CD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者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口号、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内容、性质及评价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9.(2021·烟台)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护国战争,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内容可知①时间起自1915年,一直延续到1921年以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故选项B符合题意;
C.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D.北伐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观察图片即示意图,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提示语,这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0.(2021八上·清远期中)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是一项是(  )
阵地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旗帜 民族、科学
代表人物 李鸿章、康有为、张窖
影响 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A.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北京大学;旗帜是民主、科学;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李鸿章、康有为、张窖等与新文化运动无关,C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符合史实,排除A;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科学,符合史实,排除B;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1.(2021八上·东坡月考)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中医多有所攻击,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 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现象,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医进行攻击,正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2021八上·铁锋期中)报刊作为一种近代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记载了国家历史与社会变迁。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的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国闻报》 D.《知新报》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同盟会和三民主义,知道1905年孙中山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13.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新文化运动发生于20世纪末期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说法正确;排除;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说法正确;排除;
C:新文化运动发生于20世纪末期,应该是20世纪初,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说法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4.(2020八上·沈阳期末)将下列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A.c a b B.b a c C.a c b D.a b c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是a b c,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5.(2021·十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图强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的主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民主共和”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革命目标之一;“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所以四者的先后顺序应该为②①③④,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识记这些口号出现的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知道他们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回答。
16.(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AB项排除;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2021八下·红桥期末)刊物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仔细识读以下刊物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7.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A B.B C.C D.D
18.某同学想了解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首先应该查阅的刊物是(  )
A.A B.B C.C D.D
【答案】17.A
18.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某同学想了解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首先应该查阅的刊物是《新青年》。
故答案为:C。
19.(2020八上·盐田期末)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1915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其时代主题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的时间及标志、代表人物及成就、内容及口号、影响等相关史实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20.(2020八上·新会期末)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据此分析可知(  )
A. 新文化运动存在片面性 B.胡适观点是当时主流观点
C.新文化运动阵营已分化 D.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可知,新文化运动存在一定片面性。因此:A符合题意;BCD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对比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1.(2021·成都模拟)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第二期是从制度上……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为解决文化的不足,中国人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科技的洋务运动,学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认识到学文化的重要,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二、材料分析题
22.(2020八上·贵州期末)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三、图四历史人物的姓名。
(2)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3)结合上述图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你能得到那些启示?
【答案】(1)孙中山、陈独秀。
(2)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3)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图三人物是孙中山,图四人物是陈独秀。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60---90年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图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戊戌变法;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陈独秀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3)开放性题目,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故答案为:(1)孙中山、陈独秀。
(2)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3)学习前辈的勇于探索精神、变革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学习前辈勇于寻求富国、救国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四次探索。难度不大,掌握中国近代四次探索的历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对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23.(2021八上·牡丹期中)鸦片战争失败后,觉醒的仁人志士们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技术之路]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工业(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设大小船只34艘。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求变法之路]
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析陈代谢》
[寻革命之路]
材料三: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
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的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探思想之路]
材料四:为了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
新文化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以科学代宗教” ……更把民主具体落实到人权。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
——百度文库
(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什么口号的指引下建立的?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这两个企业有哪些特点(请写出一条)?这些企业的创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判断,哪一事件拉开了“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序幕?随后该“群体"进行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依据材料分析“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的理由。
(4)结台材料说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提出了什么救国口号?
(5)根据材料五指出,近代化探索活动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答案】(1)口号:“自强”,特点: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答出一点即可)影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事件: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3)事件:辛亥革命,理由: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4)口号:民主和科学。
(5)目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所以是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指引下建立了军事企业。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可知,这两个企业的特点有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企业的创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结合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序幕。随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
(3)根据材料三“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的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分析可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的理由是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4)结合材料四“ 新文化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救国口号是民主和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5)根据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可知,近代化探索活动的共同目的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结合材料关键信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可知,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挤压。
故答案为:
(1)口号:“自强”;特点: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海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答出一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2)事件: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3)事件:辛亥革命;理由: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4)口号:民主和科学。
(5)目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化探索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洋务运动是技术方面的探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制度方面的探索,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24.(2021九下·南阳月考)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历史争鸣·回顾戊戌》
材料三:“我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给“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列举出材料三中人物为“求中国的自由平等”四十年革命生涯中的历史贡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的主要内容?
(5)说说近代中国的变革有什么特点?
【答案】(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依据: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民主、科学
(5)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生产技术即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开展,是一个由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由“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可知,材料一中,给“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中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四“……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所说的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抵制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文学革命。
(5)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变革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归纳总结问题。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变革的特点是: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故答案为:(1) 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 依据: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 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民主、科学 。
(5) 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生产技术即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开展,是一个由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中国近代和探索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相关知识。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25.(2021九下·南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材料三:……原有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对如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反思。一批进步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进步的中国人此后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以改造中国?
(3)综合以上材料,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历程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
(2)原因: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变法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举措:新文化运动。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的双重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一历史重任必然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
【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要求具备材料分析理解、知识运用与迁移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学术觉悟如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技;政治觉悟如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伦理觉悟如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要求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可知是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依据“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还包括 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变法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进步的中国人此后采取新文化运动以改造中国。
(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历程和结果所说明的问题,要求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的侵略,进行探索和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1) 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
(2) 原因: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变法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举措:新文化运动。
(3)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的双重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一历史重任必然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相关知识。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26.(2020八上·西峡期末)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认真观察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按顺序分别写出示意图中三个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
(2)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3)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4)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领袖是谁?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根据上图,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①洋务运动、②新文化运动、③变法图强。
(2)洋务运动。
(3)康有为、梁启超。
(4)孙中山;封建帝制;三民主义。
(5)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示意图,可知与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构图示,反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戊戌变法与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辛亥革命则从“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政治上的近代化;而新文化运动则是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要在“文化”的层面上扫清中国人心中的封建落后的思想,树立民主与科学的风尚,实现思想上的近代化。因此三个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①洋务运动、②新文化运动、③变法图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可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是洋务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倡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可知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领袖是孙中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构图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中国近代和探索的专题,内容涉及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