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盐城)1927年,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里”指的是( )
A. 上海 B.南昌 C.长沙 D.井冈山
【答案】D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里”指的是井冈山。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2.(2021·德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A.中共一大,不符合题意;
B.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2021八上·播州月考)“这次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A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A符合题意;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B不符合题意;
遵义会议是长征的重要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不符合题意;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八七会议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即可作答。该类试题考查的方式相对比较简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
4.(2022·子洲模拟)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说道,“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 )
A. 组织北伐战争 B.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C.进行万里长征 D.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实施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掌握武装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率领军队深入农村广泛开辟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B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故A不符合题意;
长征开始于1934年,故C不符合题意;
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是1947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还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5.(2022·四川)1927年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其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答案】A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秋收起义,不符合题意;
C.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D.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注意区别南昌起义和武昌起义。
6.暑假期间,贵州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南昌、上海嘉兴、湖南考察。前往南昌考察的主题应为(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红船精神,代代流传
C.武装反抗,八一建军 D.秋收起义,转战农村
【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不符合题意;
B.红船精神,代代流传,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的,这就是南昌起义,他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后来八月一日,被定为建军节,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秋收起义,转战农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备选项事件回答。
7.(2020八上·许昌期末)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三湾改编
【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中共一大,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的著名论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古田会议,不符合史实;
D.三湾改编,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8.(2021八上·浠水月考)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红四方面军
【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 部队的名称可以反映出当时时代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选项B正确;
A 项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军队,排除;
C 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改编后的名称,排除;
D 项是长征时期的军队名称,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相关史实。
9.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依据上文判断,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区域”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边区
【答案】A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 红色政权的区域 ”指的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其中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央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C.川陕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D.陕甘宁边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再结合所学知识识记回答。
10.(2021八上·黑龙江期末)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工农武装割据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所以B项符合题意;
1946年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谈话提出的著名论断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1928年,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这个决议进一步总结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八七会议的相关史实。理解和识记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1.(2020八上·长春期末)下列事件中,属于最先贯彻我党“八七会议”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因此最早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的事件是秋收起义。B正确;
南昌起义发生于8月1日,比八七会议早。A错误;
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不合题意,C错误;
红军长征是被动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持续到1936年,不合题意。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12.(2020八上·西宁期末)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是开创新时期强军兴军新局面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最早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在该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田会议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古田会议的主要内容即可作答。
13.(2020八上·宣城期末)这里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这里”是( )
A.延安 B.古田 C.井冈山 D.南昌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它决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古田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故B符合题意;
在抗日战争中延安是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发展、政权建设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2021八上·澄海期末)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战场 D.解放战争胜利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 仔细观察知识线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反映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 B 符合题意;
国民革命运动在1928年之前已经失败, A 排除;
开辟敌后战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开始, C 排除;
解放战争是在1946年爆发, D 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5.(2021八上·淮北月考)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及重要里程碑。下面属于古田会议研究内容的是( )
A.选举了毛泽东同志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答案】D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A. 选举了毛泽东同志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不符合史实;
B.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不符合题意;
C.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6.(2020八上·兴仁期末)会议中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这个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 中共“一大” ,不符合题意;
B. 中共“二大”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著名论断,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中共“七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2022·宿迁)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
A.北伐战争的迅速推进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 D.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而且中央工农民主政权所在地是瑞金,结合所学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A项北伐战争的迅速推进错误,北伐战争是从南往北推进,并非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不符合题意;
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可以用题干图片图说明,符合题意;
C项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错误,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分布在北方,而且中央所在地是延安,与图示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错误,解放战争从黄河中下游向黄河以南开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18.(2021·河南模拟)“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A.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召开于1929年的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D.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19.(2021八下·无为开学考)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四一二政变时 B.南昌起义时
C.八七会议上 D.长征途中
【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C正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A排除;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B排除;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八七会议的相关史实。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0.(2022·深圳模拟)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 )
事件 道路 内涵
《天朝田亩制度》 旧式农民革命道路 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道路
戊戌变法 日本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
辛亥革命 美国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南昌起义 俄国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A.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利于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
C.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D.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 ,不符合题意;
C. 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不符合题意;
D. 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辨别备选项进行回答,注意要分析理解,这类题目,要注意理解。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0八上·长白山期末)节日往往是对历史重大事件的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青年节源于1919年的一场爱国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材料二:1941年,中共中央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
材料三: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具有什么地位?
(2)标志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建军节”与历史上的哪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有何历史地位?
【答案】(1)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共一大。
(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 爆发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军节定于每年的8月1日,是为了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故答案为:(1)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中共一大。
(3)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他相关知识,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2021八上·金水期中)同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到革命的准备……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特別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其产党的前身。……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图2的意义,并说明它和图1之间的联系。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上山’的思想”表明党的革命重心发生了什么业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走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党在探索革命道路历程中体现出的最可费的品质是什么?
【答案】(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干部基础、思想基础;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联系: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
(3)从城市转向农村;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涌现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甚至领袖;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把反对帝国主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因而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图2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27年4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上山”的思想表明党的革命重心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认识到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放弃进攻大城市,进军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故答案为:
(1)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干部基础、思想基础;
(2)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联系: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
(3) 从城市转向农村;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 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23.(2021八上·宽城期末)有学者认为,晚清以来如此多的湖南人在中国的改革和革命等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下列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人物一:曾国藩 军队二:湘军 人物三:谭嗣同 人物四:黄兴 人物五:毛泽东
(1)人物一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2)军队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人物三在湖南主持的《时务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4)人物四多次筹划领导武装起义,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5)人物五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6)研究湖南史不能割裂它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应结合世界史、中国史的发展进程。
【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人物一是曾国藩,故说法错误。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是湘军首领,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说法正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在湖南创办了《湘报》,《时务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故说法错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革命家黄兴多次筹划领导武装起义,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故说法正确。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说法错误。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究湖南史不能割裂它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应结合世界史、中国史的发展进程,故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以“ 有学者认为,晚清以来如此多的湖南人在中国的改革和革命等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主线,采用判断正误的形式考查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毛泽东着重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编自《秋收起义》
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原因。该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原因:起义 军进攻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 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可以看出, 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原因是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故答案为: 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点评】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不要向外延伸;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
25.(2020八上·长沙期末)历史是一门有益又有趣的学科。掌握恰当的方法,将会使历史学习事半功倍。
(学会读文字材料)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学会读历史图片)
(学会梳理历史线索)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1)材料所载现象处于哪一时期 试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
(2)上图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请从图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对其予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图线索的梳理。
(4)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请说说你还有什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答案】(1)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2)信息:革命力量迅速发展;说明:建立了湘赣、湘鄂西、等多个革命根据地。
(3)①近代化②列强侵略③洋务运动
(4)考察遗址、阅读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北洋政府;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1914--1918年耕地减少,荒地增加,陆军、军费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妄图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多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因此材料所载现象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可知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图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对其予以说明。
(3)根据图片,可知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等。1895年初,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因此填写①近代化②列强侵略③洋务运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习历史方法,还有网络查询、遗址考察、文献阅读等。
【点评】本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工农武装割据等相关史实。试题有些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以及学习历史知识常用的学习方法。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盐城)1927年,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里”指的是( )
A. 上海 B.南昌 C.长沙 D.井冈山
2.(2021·德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3.(2021八上·播州月考)“这次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2022·子洲模拟)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说道,“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 )
A. 组织北伐战争 B.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C.进行万里长征 D.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5.(2022·四川)1927年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其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6.暑假期间,贵州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南昌、上海嘉兴、湖南考察。前往南昌考察的主题应为(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红船精神,代代流传
C.武装反抗,八一建军 D.秋收起义,转战农村
7.(2020八上·许昌期末)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三湾改编
8.(2021八上·浠水月考)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红四方面军
9.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依据上文判断,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区域”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边区
10.(2021八上·黑龙江期末)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工农武装割据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2020八上·长春期末)下列事件中,属于最先贯彻我党“八七会议”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2.(2020八上·西宁期末)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是开创新时期强军兴军新局面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最早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3.(2020八上·宣城期末)这里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这里”是( )
A.延安 B.古田 C.井冈山 D.南昌
14.(2021八上·澄海期末)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战场 D.解放战争胜利
15.(2021八上·淮北月考)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及重要里程碑。下面属于古田会议研究内容的是( )
A.选举了毛泽东同志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6.(2020八上·兴仁期末)会议中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这个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17.(2022·宿迁)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
A.北伐战争的迅速推进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 D.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8.(2021·河南模拟)“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9.(2021八下·无为开学考)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四一二政变时 B.南昌起义时
C.八七会议上 D.长征途中
20.(2022·深圳模拟)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 )
事件 道路 内涵
《天朝田亩制度》 旧式农民革命道路 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道路
戊戌变法 日本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
辛亥革命 美国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南昌起义 俄国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A.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利于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
C.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D.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0八上·长白山期末)节日往往是对历史重大事件的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青年节源于1919年的一场爱国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材料二:1941年,中共中央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
材料三: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具有什么地位?
(2)标志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建军节”与历史上的哪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有何历史地位?
22.(2021八上·金水期中)同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到革命的准备……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特別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其产党的前身。……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图2的意义,并说明它和图1之间的联系。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上山’的思想”表明党的革命重心发生了什么业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走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党在探索革命道路历程中体现出的最可费的品质是什么?
23.(2021八上·宽城期末)有学者认为,晚清以来如此多的湖南人在中国的改革和革命等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下列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人物一:曾国藩 军队二:湘军 人物三:谭嗣同 人物四:黄兴 人物五:毛泽东
(1)人物一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2)军队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人物三在湖南主持的《时务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4)人物四多次筹划领导武装起义,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5)人物五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6)研究湖南史不能割裂它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应结合世界史、中国史的发展进程。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毛泽东着重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编自《秋收起义》
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原因。该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
25.(2020八上·长沙期末)历史是一门有益又有趣的学科。掌握恰当的方法,将会使历史学习事半功倍。
(学会读文字材料)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学会读历史图片)
(学会梳理历史线索)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1)材料所载现象处于哪一时期 试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
(2)上图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请从图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对其予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图线索的梳理。
(4)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请说说你还有什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里”指的是井冈山。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2.【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A.中共一大,不符合题意;
B.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A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A符合题意;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B不符合题意;
遵义会议是长征的重要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不符合题意;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八七会议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即可作答。该类试题考查的方式相对比较简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实施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掌握武装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率领军队深入农村广泛开辟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B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故A不符合题意;
长征开始于1934年,故C不符合题意;
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是1947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还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5.【答案】A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秋收起义,不符合题意;
C.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D.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注意区别南昌起义和武昌起义。
6.【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不符合题意;
B.红船精神,代代流传,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的,这就是南昌起义,他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后来八月一日,被定为建军节,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秋收起义,转战农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备选项事件回答。
7.【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中共一大,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的著名论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古田会议,不符合史实;
D.三湾改编,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8.【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 部队的名称可以反映出当时时代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选项B正确;
A 项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军队,排除;
C 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改编后的名称,排除;
D 项是长征时期的军队名称,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 红色政权的区域 ”指的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其中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央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C.川陕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D.陕甘宁边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再结合所学知识识记回答。
10.【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所以B项符合题意;
1946年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谈话提出的著名论断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1928年,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这个决议进一步总结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八七会议的相关史实。理解和识记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因此最早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的事件是秋收起义。B正确;
南昌起义发生于8月1日,比八七会议早。A错误;
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不合题意,C错误;
红军长征是被动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持续到1936年,不合题意。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在该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田会议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古田会议的主要内容即可作答。
13.【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它决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古田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故B符合题意;
在抗日战争中延安是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发展、政权建设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 仔细观察知识线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反映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 B 符合题意;
国民革命运动在1928年之前已经失败, A 排除;
开辟敌后战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开始, C 排除;
解放战争是在1946年爆发, D 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5.【答案】D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A. 选举了毛泽东同志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不符合史实;
B.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不符合题意;
C.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6.【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 中共“一大” ,不符合题意;
B. 中共“二大”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著名论断,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中共“七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而且中央工农民主政权所在地是瑞金,结合所学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A项北伐战争的迅速推进错误,北伐战争是从南往北推进,并非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不符合题意;
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可以用题干图片图说明,符合题意;
C项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错误,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分布在北方,而且中央所在地是延安,与图示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错误,解放战争从黄河中下游向黄河以南开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18.【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A.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召开于1929年的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D.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19.【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C正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A排除;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B排除;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八七会议的相关史实。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0.【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 ,不符合题意;
C. 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不符合题意;
D. 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辨别备选项进行回答,注意要分析理解,这类题目,要注意理解。
21.【答案】(1)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共一大。
(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 爆发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军节定于每年的8月1日,是为了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故答案为:(1)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中共一大。
(3)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他相关知识,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答案】(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干部基础、思想基础;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联系: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
(3)从城市转向农村;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涌现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甚至领袖;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把反对帝国主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因而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图2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27年4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上山”的思想表明党的革命重心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认识到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放弃进攻大城市,进军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故答案为:
(1)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干部基础、思想基础;
(2)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联系: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
(3) 从城市转向农村;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 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23.【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人物一是曾国藩,故说法错误。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是湘军首领,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说法正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在湖南创办了《湘报》,《时务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故说法错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革命家黄兴多次筹划领导武装起义,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故说法正确。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说法错误。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究湖南史不能割裂它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应结合世界史、中国史的发展进程,故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以“ 有学者认为,晚清以来如此多的湖南人在中国的改革和革命等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主线,采用判断正误的形式考查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24.【答案】原因:起义 军进攻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 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可以看出, 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原因是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故答案为: 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点评】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不要向外延伸;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
25.【答案】(1)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2)信息:革命力量迅速发展;说明:建立了湘赣、湘鄂西、等多个革命根据地。
(3)①近代化②列强侵略③洋务运动
(4)考察遗址、阅读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北洋政府;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1914--1918年耕地减少,荒地增加,陆军、军费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妄图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多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因此材料所载现象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可知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图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对其予以说明。
(3)根据图片,可知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等。1895年初,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因此填写①近代化②列强侵略③洋务运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习历史方法,还有网络查询、遗址考察、文献阅读等。
【点评】本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工农武装割据等相关史实。试题有些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以及学习历史知识常用的学习方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