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检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检测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6 16:1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的是( )
A.矿产资 B.土地资 C.气候资 D.水资
2.下列自然资中,属于非可再生资的是
A.森林资 B.生物资
C.矿产资 D.水资
6月 25 日是我国土地日,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可利用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其他用地
4.关于我国土地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可再生 B.耕地广大 C.人均丰富 D.类型齐全
5.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B.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6.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多种多样 B.土地资不可再生
C.土地资分布不均 D.人口多、耕地少,土地利用不合理
下表为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的相关数据。依据国家政策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牧。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耕地(万公顷) 坡度25度以上坡耕地(万公顷) 有灌溉设施耕地(万公顷)
全国 13538.5 549.6 6107.6
东部地区 2629.7 33.6 1812.5
中部地区 3071.5 75.6 1867.0
西部地区 5043.5 439.4 2004.3
东北地区 2793.8 1.0 423.8
7.退耕还林任务最重的地区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8.表中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 )
A.耕地资总量丰富,人均耕地充足
B.地区间环境差异大,耕地分布不均
C.未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充足
D.灌溉设施完善,农业摆脱洪涝影响
9.下列属于可再生资的一组是( )
A.天然气 土地 淡水
B.太阳能 风能 水能
C.可燃冰 森林 煤
D.潮汐能 铁矿石 电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河流水②淡水湖泊水③浅层地下水④高山冰川⑤两极冰盖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11.我国水资分布不均衡,从季节分配看( )
A.全年丰富 B.夏秋多,冬春少 C.全年缺乏 D.夏秋少,冬春多
12.下列行为符合“水资集约安全利用”的是( )
A.废水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 B.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生活污水排入河,提供充足饵料
1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草 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4.我国的耕地资国情是
A.比重较大,后备耕地充足 B.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
C.比重较小,后备耕地充足 D.比重较小,后备耕地不足
15.根据土地资国情,我国确定的基本国策是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C.确保15亿亩基本农田落地有户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二、填空题
16.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总体上呈现出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的特点。解决水资季节分布不均的方法是________,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________。
17.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是内蒙古的________,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
18.自然资是指存在于________、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19.我国海洋污染总量的80%来自________.
20.人们形象地把煤炭称为“________”,把石油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1.看图下图,完成问题。
(1)左图中是矿产资,此类资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人类利用该资进行_____等。
(3)右图中的资属于__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季________(填“多”或“少”),冬春季________(填“多”或“少”)。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的地区匹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
(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23.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材料,分析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⑴ 我国水资分布的特点是南丰北______,这属于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解决这类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________调水等。
⑵ 读图观察,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_平原地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长江工业带的发展和长江航运价值的进一步加大,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而西线工程是从长江的上游把水调到黄河的上游,是为了解决_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其实许多人都明白_______比调水更重要,这才是解决缺水最有效的方式。
⑶ 三峡水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试从地势、河流的落差和水量等方面分析长江三峡水能资及其丰富的原因。
①地势和河流落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具有多种功能,其重要功能之一是:( )
A.解决我国水资的地区分布不均 B.解决我国水资的季节分配不均
C.解决我国人水供求过剩的突出矛盾 D.解决我国水资浪费严重的问题
(5)21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不属于节水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推广节水器具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2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达坂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山脉,一年中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尤其以冬季最为明显,被称为“中国风电事业的摇蓝”。近年来,部分风电企业从新疆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下图为达坂城附近的区域示意图。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达坂城风能资丰富,主要与当地的主导风________(风向)有关,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
(3)与煤炭资相比,说明风能资的优点。
(4)近年来,新疆部分风电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
25.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     、B    和C    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域,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   、   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详解】自然资按资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以上四种资中,矿产资短时内无法更新或再生长,属于非可再生资,其他三种属于可再生资,故选A。
2.C【详解】自然资按资的更新速度和更新周期可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一般来说,矿产资属于非可再生资,而森林资、生物资和水资都属于可更新的可再生资,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自然资的有关知识.
3.A 4.D
【解析】3.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各类土地利用过程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约占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三分之一,耕地占比重小,故选A。
4.土地资尾可再生资,受地形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小,人均土地资少,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特点及现状。
5.B【详解】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节约资,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吃炭火烧烤,浪费了木材资,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保护自然资的重要意义。
6.D【详解】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十分少的国家,加上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浪费、乱占耕地等现象,导致我国的土地资形势十分严峻,于是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选D。
【点睛】
7.C 8.B
【解析】7.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这样的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任务最重,故选C。
8.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地区间环境差异大,耕地分布不均;不能看出人均耕地,后备耕地资不足,灌溉设施不完善,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耕地有关知识。
9.B【详解】自然资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们提供能量和资料的物质,可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以上四组资中,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故选B。
10.D 11.B 12.A
【分析】10.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是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①②③正确,④高山冰川和⑤两极冰盖,目前人类难以利用,故选D。
11.我国水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分布不均衡,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从时间变化看,水资存在“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年际变化大,故选B。
12.以上四种水资利用中,自来水冲洗地面会造成水资的不合理利用及浪费大量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容易造成水污染;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会污染河流;只有废水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故选A。
【点睛】中国水资是指中国淡水资状况。中国目前有16个省人均水资量低于严重缺水线。中国水资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很少。中国水资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较丰富,以北地区水资相对较少。
13.A【详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要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是对草原的保护,故A符合题意。
14.D 15.A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在土地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占的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4.我国各类土地资在土地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占的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5.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的概况。
16.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详解】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总体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解决水资季节分布不均的方法是修建水库,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
17.白云鄂博;山西省【详解】内蒙古的白云鄂博蕴藏着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百分之四十一以上的稀土矿,是享誉世界的“稀土之都”,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故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是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区是山西省。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矿产资相关知识,需要识记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山西省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区。
18.南方地区【详解】自然资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19.陆地【详解】试题分析:我国在海洋资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面临着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及近海渔业枯竭等严峻问题,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考点:本题考查海洋污染及防治.
20.工业的粮食;工业的血液【详解】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常把煤炭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21. 非可再生 新资或新能 可再生 灌溉、养殖、发电等(合理即可) 水 湿润区 耕地【分析】自然资是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
【详解】(1)图一中是矿产资,此类资属于非可再生资,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来代替。
(2)图二反映的是水能,是可再生资,人类利用该资进行发电,灌溉、养殖等。
(3)图三的资属于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读图分析解答。
22.(1) 多 少
(2) 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
(3) 60% 多 20% 少 不合理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我国水资和耕地资为材料,考查我国水资的时空分布特点、耕地的分布及解决我国水土资分布不均的措施。
(1)
中国的水资时空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
跨流域调水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
我国耕地资北方占全国总量的60%,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北方占全国总量的20%,比南方相对较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的地区匹配不合理,南方地区耕地资不足,北方地区是水资不足。
(4)
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缺水问题,可以采取措施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
【点睛】
23. 少(缺) 空间 流域 长江 华北 水污染 水浪费 西北 节水(节约用水) 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水流量大 B D【分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南水北调工程的材料和南水北调工程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水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详解】⑴ 读图可知,我国水资分布的特点是南丰北缺,这属于空间分布不均,解决这类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等。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⑵ 读图观察可知,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平原地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长江工业带的发展和长江航运价值的进一步加大,应该注意 水资的污染和浪费等问题;而西线工程是从长江的上游把水调到黄河的上游,是为了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其实许多人都明白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这才是解决缺水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节约用水。
(3)观察长江三峡的位置可知,①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②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水流量大。
(4)我国水资的时间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我国水资季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还可以发电、防洪等。故选B。
(5)节约用水,人人可参与,根据各选项的含义可知,A、B、C都是节水措施,D是解决水污染的问题。故选D。
24.(1) 新 乌鲁木齐
(2) 西北风 冬季
(3)风能资可以循环利用,并且会减少大气污染。
(4)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充足,对能的需求量大。
【分析】本大题以新疆达城附近的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新疆的简称、行政中心、风力资以及风电企业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新疆的资主要为石油、天然气、 煤炭 。
(2)
由图可知,达坂城风能资丰富,主要与当地的主导风西北风有关,达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山脉,一年中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尤其以冬季最为明显,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冬季。
(3)
风能资是可再生资,是清洁能。与煤炭资相比,风能资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资,并且会减少大气污染。
(4)
近年来,新疆部分风电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丰富,可以大力发展风电企业;其次,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工厂众多,对能的需求量大。
25.(1)金沙江 雅砻江 大渡河 (2)水质方面中线优于东线 水量方面东线多于中线(3)流域内降水少;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等(4)淮河 黄河 利用现有的航道,减少工程施工量,节约资金【详解】(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金沙江、B 雅砻江和C 大渡河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可以顺地势自流,调水量大,东线调水可以利用原有的河道京杭运河调水,调水量较小,中线水质较好,东线水质较差。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域,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是北京和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水资的季节分配不均,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淮河、黄河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利用原有河道,可以大大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