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检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检测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6 16: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不足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我国水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少,冬春少 D.夏秋多,冬春多
4.小徐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国际竞争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5.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
A.西南林区 B.东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三北”防护林
6.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的是( )
A.矿产资 B.土地资 C.气候资 D.水资
7.我国土地资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破坏的是
A. B. C. D.
8.下列对土地资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6月 25 日是我国土地日,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9.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可利用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其他用地
10.关于我国土地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可再生 B.耕地广大 C.人均丰富 D.类型齐全
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草 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12.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B.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二、填空题
13.目前,国家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不足的状况,采取了________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来看,发展________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4.我国自然资的特点是____、____。
15.我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是________。
16.我国水资的时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7.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的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技术。
三、解答题
18.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材料,分析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⑴ 我国水资分布的特点是南丰北______,这属于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解决这类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________调水等。
⑵ 读图观察,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_平原地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长江工业带的发展和长江航运价值的进一步加大,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而西线工程是从长江的上游把水调到黄河的上游,是为了解决_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其实许多人都明白_______比调水更重要,这才是解决缺水最有效的方式。
⑶ 三峡水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试从地势、河流的落差和水量等方面分析长江三峡水能资及其丰富的原因。
①地势和河流落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具有多种功能,其重要功能之一是:( )
A.解决我国水资的地区分布不均 B.解决我国水资的季节分配不均
C.解决我国人水供求过剩的突出矛盾 D.解决我国水资浪费严重的问题
(5)21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不属于节水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推广节水器具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19.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比较图”。
(1)图中所示的铁路线是________。
(2)从我国水资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4)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5)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0.读图下图,分析回答:
(1)A、B、C、D四地中,_______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_,_______破坏严重,暴雨集中,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保持本区水土,我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2)四地中,________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其原因是:本区水资缺乏,再加上________大量增加,造成用水需求量大增。为解决本区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
(3)________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地区。
(4)滥垦滥伐现象近年来在________严重蔓延,它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________严重,致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从而造成______灾害。
21.“水是生命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漫画A反映的主题____;B反映的主题是____.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
(2)我国缺水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人工降雨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语。____
(4)保护水资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请举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金点子。(至少两条,每条1分)____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图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和2000~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各类土地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____。
(2)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____。
(3)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可见后备资不足,故B符合题意。
2.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A符合题意。
3.A【详解】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来自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因此,夏季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使得我国水资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选:A。
【点睛】
4.B【详解】题干说明了资、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使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B正确。故选B。
【点睛】
5.C【详解】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这里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天然森林,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的天然林区.
6.A【详解】自然资按资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以上四种资中,矿产资短时内无法更新或再生长,属于非可再生资,其他三种属于可再生资,故选A。
7.D【详解】分析漫画可知,A、B、C三选项都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属于乱占耕地,B属于过度放牧,C属于土地资被污染;D选项表达的是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保护耕地,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漫画理解答题即可。
8.B【详解】试题分析:
陡坡开荒水土容易流失导致生态破坏;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利于水土保持,既保护环境,又可获得经济效益;陡坡上开垦耕地;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会占用有限的耕地资;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加剧草场退化,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
9.A 10.D
【解析】9.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各类土地利用过程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约占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三分之一,耕地占比重小,故选A。
10.土地资尾可再生资,受地形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小,人均土地资少,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特点及现状。
11.A【详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要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是对草原的保护,故A符合题意。
12.B【详解】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节约资,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吃炭火烧烤,浪费了木材资,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保护自然资的重要意义。
13.南水北调;节水【详解】目前,国家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4.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详解】我国自然资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资又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因为我国自然资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点睛】
15.南水北调【详解】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是南水北调,是将南方丰富的水资输送到北方缺水地区。
16.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详解】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我国水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点睛】识记我国降水的特点。
17.喷灌;滴灌【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的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喷灌和滴灌技术。
18. 少(缺) 空间 流域 长江 华北 水污染 水浪费 西北 节水(节约用水) 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水流量大 B D【分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南水北调工程的材料和南水北调工程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水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详解】⑴ 读图可知,我国水资分布的特点是南丰北缺,这属于空间分布不均,解决这类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等。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⑵ 读图观察可知,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平原地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长江工业带的发展和长江航运价值的进一步加大,应该注意 水资的污染和浪费等问题;而西线工程是从长江的上游把水调到黄河的上游,是为了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其实许多人都明白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这才是解决缺水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节约用水。
(3)观察长江三峡的位置可知,①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②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水流量大。
(4)我国水资的时间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我国水资季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还可以发电、防洪等。故选B。
(5)节约用水,人人可参与,根据各选项的含义可知,A、B、C都是节水措施,D是解决水污染的问题。故选D。
19.(1)京广线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长江水资丰富,华北、西北地区降水少;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非常必要把长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3)地势南高北低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5)B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铁路线北起北京,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等省会,说明该铁路线是京广铁路。
(2)我国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长江水资丰富,华北、西北地区降水少;而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非常必要把长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能实现自流输水是由于取水处地势高,而目的地地势低,地势是南高北低。
(4)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这里存在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5)为缓解北方缺水问题,除南水北调之外,还可以采取: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④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等措施,开采深层地下水不可取,故选B。
20.【小题1】B 疏松 植被 造林种草 【小题2】A 城市人口 南水北调 【小题3】D 【小题4】C 水十流失 洪涝
【分析】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最容易形成水土流失。
【详解】(1)A、B、C、D四地中,B地区即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本地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暴雨集中.为保持本区水土,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植树种草;
(2)四地中,A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供水相当紧张,为解决本区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
(3)四地中,D是内蒙古草原,该区域是我国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地区;
(4)治理黄图高原的根本是保持水土,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滥砍滥伐现象严重蔓延,它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从而造成洪涝灾害.
【点睛】了解我国各地区水土利用情况,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21.(1) 水污染 水浪费
(2)B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4)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等
【分析】本题以两幅有关水资的漫画图为素材,设置了4道小题,涉及水污染、水浪费、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节约用水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漫画A表现的是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的现象,反映的主题是水污染;漫画B表现的是对节约用水的标语熟视无睹,没有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造成水资浪费的现象,反映的主题是水浪费,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
(2)
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例如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南水北调工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世界水日”设计的一条宣传语是:节约水,人人有责;水是生命之,请勿浪费;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等。
(4)
保护水资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采用节水用具等。
22.(1) 减少 林地
(2)低
(3)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健全市场机制,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技应用,鼓励城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到乡村种植,加快土地流转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耕地的变化图和各类土地资变化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资的国情,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读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图可知,从2000年以来到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由2000-20007年各类土地面积变化可知,在各类土地中,增加最多的是林地,减少最多的是耕地。
(2)
读材料“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可知,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价格低迷和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耕地收益低,许多农民到城里打工,所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3)
联系实际可知,农村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价格过低,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健全市场机制,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技应用,鼓励城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到乡村种植,加快土地流转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