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水资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水资“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
为解决我国水资分布不均问题,有人提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示意该工程调水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线大致是我国 ( )
A.南北方的分界线 B.400 mm年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高原山地与平原丘陵的分界线
3.关于红旗河路调水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取水地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B.目的地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C.取水地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D.目的地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4.关于红旗河调水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调水路线 ( )
A.比较短,容易实施 B.沿途比较平坦,容易实施
C.经过我国青藏高原的边缘,不易实施 D.穿越秦岭与淮河,不易实施
5.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河流水②淡水湖泊水③浅层地下水④高山冰川⑤两极冰盖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7.我国水资分布不均衡,从季节分配看( )
A.全年丰富 B.夏秋多,冬春少 C.全年缺乏 D.夏秋少,冬春多
8.下列行为符合“水资集约安全利用”的是( )
A.废水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 B.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生活污水排入河,提供充足饵料
9.我国水土资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不足,耕地资丰富
B.北方耕地资不足,水资丰富
C.我国水资北少南多,土地资北多南少
D.解决水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工农业产品)和服务时所耗费的水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据测算生产lkg肉类比生产lkg粮食所耗虚拟水更多,下列四种生活方式最节水的是
A.绿色出行的素食者 B.绿色出行的肉食者
C.私车出行的素食者 D.私车出行的肉食者
11.虚拟水消费量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下列省区虚拟水消耗量最大的是
A.黑龙江 B.新疆 C.西藏 D.广东
读漫画,完成下面各小题。
12.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A.土地资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短缺 D.矿产资枯竭
13.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分别属于
①气候资 ②水资 ③土地资 ④生物资 ⑤矿产资 ⑥海洋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2020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北京16区都推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在校园、社区、公园、道路等建设中推广海绵工程。下图是“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耗水量巨大 B.位居全国经济中心,工业需水量大
C.受我国水资分布东多西少的影响 D.气候常年干旱,河流的径流量减少
16.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方地区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其目的是( )
A.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 B.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的质量
C.降低地下水位,导致地表的沉降 D.减轻交通压力,美化社区的环境
读我国某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从调水的方向与规模判断,该工程属于( )
A.南水北调 B.东水西调 C.引黄济青 D.引大入秦
19.该工程的水地与主要受益地分别位于( )
A.黄河流域华北地区 B.珠江流域西北地区 C.长江流域西北地区 D.长江流域华北地区
二、填空题
20.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的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技术。
21.________是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之一;________可以有效调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分配不均)。
22.21世纪,人类面临水危机。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水资属于________(可、非可)再生资,左图反映了水资严重________的现象。
(2)我国水资人均________(多、少)。右图是标志,其含义是:________。
(3)请你为“世界水日”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语:________。
23.我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是________。
24.我国水资总量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位
三、解答题
25.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比较图”。
(1)图中所示的铁路线是________。
(2)从我国水资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4)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5)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6.看图下图,完成问题。
(1)左图中是矿产资,此类资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人类利用该资进行_____等。
(3)右图中的资属于__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27.读“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数据来:中国天气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7 5.8 10.1 16.8 21.9 25.6 28.7 28.2 23.4 17.7 11.4 6.0
降水量(毫米) 48.4 58.7 95.0 131.1 164.2 225.0 190.3 111.7 79.7 92.0 51.8 26.0
(1)请运用表格数据在右图中补全“武汉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______。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武汉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年降水量从______向______递减。
(3)我国水资地区分布不均,具有______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国______、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4)有人认为武汉市不缺水,而有人认为武汉市缺水,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______。
28.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悠久的历史,记载着黄河流域古老的辉煌:勤劳的人民,正在谱写黄河流域灿烂的篇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九曲黄河在山东省奔流入海,黄河三角洲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主要因为黄河入海口处河道趋缓,泥沙沉积而成。这里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2)陕西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渭河和汉江分居秦岭两侧,但水量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引汉济渭”被称为小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调节陕西省水资____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黄河冲出晋陕峡谷之后,转身东流,进入河南省,因省境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省简称________。
(5)黄河之位于三江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三江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请你写出保护三江生态环境的建议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9.“水是生命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漫画A反映的主题____;B反映的主题是____.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
(2)我国缺水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要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人工降雨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语。____
(4)保护水资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请举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金点子。(至少两条,每条1分)____
参考答案:
1.B【详解】我国水资“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跨流域调水,而解决时间不均的措施为修建水库;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的知识。
2.A 3.D 4.C
【解析】2.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秦岭,②是淮河。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秦岭——淮河是我国800 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故A项正确。
3.由图可知,红旗河的取水地是青藏地区,向北调往水资短缺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故D项正确。
4.由图可知,红旗河调水路线比较长,实施困难;红旗河调水路线沿途经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势起伏大,不易实施;红旗调水路线从秦岭西部经过,没有穿越秦岭与淮河。故C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秦玲-淮河的地理意义,记忆即可。
5.D【详解】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春季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由于降水少,河流少,河流径流量小;华北平原土地面积大,水资少,水土配置不合理, ①②③正确,D正确。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水资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是人为原因,④⑤错误,A、B、C错误。故选D。
【点睛】
6.D 7.B 8.A
【分析】6.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是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①②③正确,④高山冰川和⑤两极冰盖,目前人类难以利用,故选D。
7.我国水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分布不均衡,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从时间变化看,水资存在“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年际变化大,故选B。
8.以上四种水资利用中,自来水冲洗地面会造成水资的不合理利用及浪费大量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容易造成水污染;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会污染河流;只有废水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故选A。
【点睛】中国水资是指中国淡水资状况。中国目前有16个省人均水资量低于严重缺水线。中国水资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很少。中国水资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较丰富,以北地区水资相对较少。
9.C【详解】读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丰富,土地资不足;北方地区土地资丰富,水资不足。解决水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及土地资的分布。
10.A 11.D
【分析】本题组考查节约水资的措施和水资的分布差异。
10.生产1kg肉类比生产1kg粮食所耗虚拟水更多,根据题意可知,绿色出行比私车出行节水,素食比肉食节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虚拟水消费量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四省区相比较,广东省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虚拟水消耗量最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C 13.B
【分析】12.全球淡水资紧张,从图中可知,图上太阳炙烤着龟裂的大地,人们把杯子放在眼睛下面接泪水,充分说明水资短缺问题,故选C。
13.从漫画中得知,该漫画反映了水资短缺问题,解决水资不足的途径主要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即在多雨季节,利用水库把水贮存起来;节约用水,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水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资,水资时间和空间分布都不均匀,解决水资不足的主要途径是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从长远看,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防治水污染也是保护水资的有效途径。
14.C【详解】自然资各类丰富,包括气候资、水资、土地资、生物资、矿产资、海洋资等,如题目中的“和煦的阳光”是指气候资中的阳光资,“广阔的田野”指的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欢快的鸟儿”是指存在大自然中的生物资,故选C.
15.A 16.B 17.A
【分析】15.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这里人口稠密,生产生活耗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少。所以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故根据题意选A。
16.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最多,所以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是夏季。故选B。
17.读图和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其目的是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故根据题意选A。
【点睛】该题考查北京的缺水原因和水资利用。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18.A 19.D
【分析】18.读图可知,该工程是从我国湖北省丹江口水库调水到我国的北方地区的北京,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是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故选A。
19.读图可知,水地是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属于长江流域,受益地是华北地区。所以正确的是D。
【点睛】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读图解答即可。
20.喷灌;滴灌【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的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喷灌和滴灌技术。
21.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兴建水库【详解】试题分析:由于我国水资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考点:水资的开发与利用
22. 可 污染 少 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水是生命之【分析】该题以读漫画水污染和节水标志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水污染,节水标志的含义,设计一则“世界水日”公益广告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水资属于可再生资,左图反映了水资严重污染的现象。
(2)我国水资人均少.右图是节水标志,其含义是: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3)为“世界水日”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语:水是生命之.
23.南水北调【详解】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是南水北调,是将南方丰富的水资输送到北方缺水地区。
24.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六【详解】我国水资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
25.(1)京广线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长江水资丰富,华北、西北地区降水少;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非常必要把长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3)地势南高北低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5)B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铁路线北起北京,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等省会,说明该铁路线是京广铁路。
(2)我国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长江水资丰富,华北、西北地区降水少;而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非常必要把长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能实现自流输水是由于取水处地势高,而目的地地势低,地势是南高北低。
(4)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这里存在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5)为缓解北方缺水问题,除南水北调之外,还可以采取: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④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等措施,开采深层地下水不可取,故选B。
26. 非可再生 新资或新能 可再生 灌溉、养殖、发电等(合理即可) 水 湿润区 耕地【分析】自然资是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
【详解】(1)图一中是矿产资,此类资属于非可再生资,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来代替。
(2)图二反映的是水能,是可再生资,人类利用该资进行发电,灌溉、养殖等。
(3)图三的资属于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读图分析解答。
27.(1)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东南##东南沿海 西北##西北内陆
(3)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西北
(4)不缺水,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多水带(湿润地区);紧邻长江,河湖提供丰富水##缺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季节性缺水;武汉市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的浪费和污染造成水不足
【分析】本大题以“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判断,降水柱状图的绘制、降水的分布规律、解决水资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由图可知,武汉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我国水资地区分布不均,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调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4)本道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要先表明观点再回到理由。我认为武汉缺水,其原因是:武汉虽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节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季节性缺水;武汉市工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需水量大;还有水资的浪费造成资性缺水,工业发达,排放的水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从而导致水不足。我认为武汉不缺水。原因是:武汉地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多水带(湿润地区)河湖众多;紧邻长江和汉江,都是大江大河,河湖提供丰富的水
28.(1)中游
(2)气候因素
(3)空间
(4)豫
(5)退耕还草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城为材料,涉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因素河流流量的影响、解决水资不足的措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
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自黄河的中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流经入海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
(2)
渭河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汉江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导致渭河和汉江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
(3)
“引汉济渭”被称为小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调节陕西省水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缓解关中平原水资紧缺状况。缓解水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通过修建水库。
(4)
黄河冲出晋陕峡谷之后,转身东流,进入河南省,因省境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市。
(5)
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针对以上原因,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退耕还草,制定法律法规,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29.(1) 水污染 水浪费
(2)B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4)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等
【分析】本题以两幅有关水资的漫画图为素材,设置了4道小题,涉及水污染、水浪费、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节约用水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漫画A表现的是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的现象,反映的主题是水污染;漫画B表现的是对节约用水的标语熟视无睹,没有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造成水资浪费的现象,反映的主题是水浪费,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
(2)
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例如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南水北调工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世界水日”设计的一条宣传语是:节约水,人人有责;水是生命之,请勿浪费;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等。
(4)
保护水资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采用节水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