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九上 曲苑撷英《重整河山待后生》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版九上 曲苑撷英《重整河山待后生》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9-26 15:59:3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曲苑撷英
西师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在中国传统曲艺的听觉和视觉体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曲艺的特点,喜欢聆听、演唱,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产生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感受体验《重整河山待后生》和《蝶恋花·答李淑一》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2.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和《蝶恋花·答李淑一》片段,感受其音乐特点;了解我国南北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音乐——北方鼓词和南方弹词的主要特点。
3. 在多样化的课堂设计中,学生理解或较准确地归纳中国传统曲艺的特点,
并能聆听、辨别,培养良好的欣赏、思考、总结等学习习惯。
思考:音乐在演唱上什么特点?
曲艺: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思考:在演唱上有什么特点?
代表人物:
骆玉笙(1914年-2002年)京韵大鼓"骆派"创始人。艺名小彩舞”,天津人,出生于上海,是我国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她自幼学唱京剧,后改唱京韵大鼓,创立了“骆派”,被誉为“金嗓歌王”。
思考:
你听到了哪些伴奏乐器?
板 鼓
大三弦
琵琶
四胡
板 鼓 板 鼓 板 鼓 合
板 鼓 板 鼓 板 鼓 合
作品简介:《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四世同堂》是根据作家老舍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再现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饱受欺凌,奋起抵抗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京韵大鼓起源与发展:
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华北和东北地区。
京韵大鼓艺术特色:
1.形式:
2.主要伴奏:
3.语言:
4.演唱:
5.表演:
一人站唱,自击鼓板
大三弦、四胡、琵琶
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等形成一套表演身段。
刚柔并济、抑扬顿挫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苏州评弹
作品简介
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
1.形式:
2.主要伴奏:
3.语言:
4.演唱:
5.表演:
一人单档、两人合档、三人三档
小三弦、琵琶
吴侬软语
身上的动作,脸上的动作,形成一套表演身段。
优美抒情、细腻委婉
京韵大鼓
苏州评弹
课堂练习
京韵大鼓
特点:
1.形式 2.主要伴奏 3.语言
4.演唱 5.表演
苏州评弹
课堂总结
北鼓 京韵大鼓
南词 苏州评弹
板书设计
曲艺
作业布置
搜索更多的音乐聆听,识别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