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3: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这是九上第二单元的一篇书信体文章,带有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立场观点。虽然在形式上与一般的议论文有所不同,但确有明显的议论文的特征。本文文词优美、想象丰富、文气贯通、感情充沛且前后变化明显,很适合朗读。可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另外,本文所涉及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这一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惨痛的记忆。雨果对这件事的看法体现了他作为世界文豪的博大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情感和事件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提升学生的格局都是很好的例子,可在这些地方适当加以引导和拓展,以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是我备课的指导思想。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
2. 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3. 理解本文在写作方法和语言上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4. 感受作者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珍视全人类文明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本文行文思路清晰、层搓进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四、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对这样富有特色的文章应该有自己的解读能力,也能比较快的把握住作者鲜明地观点。但由于时代背景的远离和对雨果的了解不够,学生可能对文字的理解刘钰表面,不够深入。学生已具备议论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但对于论证思路和方法的准确把握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做一些点拨、归纳和提升。
五、说教法学法
学习本文运用反语、衬托、对比等手法表达强烈情感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文本研读
文章主要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用展示美好与美好被毁灭的对比,以此控诉英法联军的罪行,行文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本文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极具艺术魅力。
(二)、创意说明
文章在描写圆明园之美采用了浪漫主义风格的笔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那些色彩艳丽、笔调夸张的语句,进行想象,感受其中之美。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善于运用反语,形成了辛辣的讽刺效果,这个要着重品析。在品读中,要体会作者持有公正立场的可贵人格。
(三)、活动组织
1.背景介绍
投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情况。
2.预习检查
投影生字词和词语,读准字音,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整体感知,把握文章
速读课文,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4.细读探究,体味作者情感
(1)找出第三段中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思考怎样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并进行品鉴。
示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要读出“惊叹”,重读“世界奇迹”“圆明园”等词语。
(2)穿插作者介绍
(3)作者盛赞圆明园原因的探讨
因为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的代表,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更属于世界人民;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焚毁这一名园的强盗行径的义愤之情。
(4)就是这样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却被毁于一旦。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想想该用什么语气朗读,使用这种语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穿插修辞“反语”介绍
示例: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胜利者”等是反语,“手挽手”“笑嘻嘻”等则是动作、神态描写,辛辣地讽刺了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
5.与名家对话,探讨作者人格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博大的胸怀;正直的良知;难能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七、说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圆明园的艺术成就: 中华民族 世界人民
圆明园的被毁: 愤怒、谴责、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公正的立场、博大的胸怀、正直的良知……
八、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中国网友对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的评论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而关注雨果对圆明园被毁事件的态度和立场,明确本文的观点。再带领他们深入文本,体味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认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再以朗读的形式感受反语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在情感的牵引和激发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从而深刻的体会到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