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课】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选备课】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3:3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相关名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创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B.《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D.《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2.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记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C.鲁迅背完父亲规定的《鉴略》内容,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但他却没有像别人那么喜悦、激动。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小说写“讲义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3.下列对《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绰号“花和尚”的是鲁智深,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
B.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这段话中,土地说的“这宝贝”指的是人参果(草还丹)。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全文记叙的是作者留学日本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
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
B.《五猖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C.《阿长与〈山海经〉》描写了迷信却善良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D.《朝花夕拾》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
5.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常常现身说法,教导儿子,想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
B.“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出自《艾青诗选·北方》一诗。在作者笔下,北方是悲哀的、被死亡笼罩着的窒息的大地。
C.《朝花夕拾》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没有掺杂个人愿怨,专为打抱不平,武松醉打蒋门神是“义”字当前,回报施恩的恩情。
6.(基础题)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借此了解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藤野先生》一文中,写“讲义事件”“报馆案风波”,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C.《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D.《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7.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海底世界的奇幻美妙,潜水艇的强大功能,都显示了作者凡尔纳的非凡想象力。
B.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朝花夕拾》中鲁迅说起儿时的生活,常常会谈到迎神赛会、看戏等回忆的文章是《无常》《琐记》。
D.《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的高尚情怀。
8.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共10篇。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这部作品。
B.《朝花夕拾》为读者呈现了好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长妈妈,有思想先进、正直倔强的范爱农,有活泼勇敢的闰土,还有阴险自私的衍太太等。
C.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爽直,公正,善良。但缺一点人情味,“我”在乡间迎神赛会上最不愿见活无常。
D.《五猖会》一文记叙了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山海经》,后来背完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的事情。
9.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B.过寿日那天,刘四见虎妞特别听话,眼睛老跟着祥子,越看越气,就借故把气出在想打架的祥子身上,给了虎妞一些钱,让她打发祥子赶紧离开。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又一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周进辞去蒙师工作之后,靠帮姐夫记账维持生活,后在省城参观贡院,引发求取功名之心,得到姐夫的资助,进京赶考,终在暮年中了进士。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往事的散文集,作者鲁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的两位老师,一位是他留日期间遇到的正直无私的藤野先生,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
B.《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偷吃人生果,三调芭蕉扇,大战红孩儿等。
C.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给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D.平项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着实厉害,多亏悟空几番变化,偷骗了“紫金红葫芦”等宝贝,最后用“玉净瓶”收了金角大王。
二、综合性学习
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工作,学校将开展相关活动,诚邀你参与。
1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自此以后,“依法带娃”有了遵循的法律。
《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
12.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其中有家长对学生关注情况统计数据。请仔细阅读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信息。
13.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工作,学校决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家校共育 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要求同学们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后通知家长按时参会,并提醒家长参会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请你把转述给家长的话写下来。
1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请结合以下两部名著的选段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A.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B.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细致地说服人,从不动火,从不强迫命令。这是真正的好榜样。而且存了这种心思,你也不会再烦恼;而会把斗争当作日常工作一样了。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有校改)
(1)A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
(2)A段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诵读”?并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说故事的结局。
(3)B段选自《傅雷家书》,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一谈傅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15.下图是乘风组绘制的鲁迅和艾青的足迹图,并标注了对应作品。请参考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在A处填上对应的地点,B处填上对应的作品。
(2)组员在整理中发现,行走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请你从两位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人物的足迹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填空题
16.《朝花夕拾》原名《______》。《狗·猫·鼠》一文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年画是《______》和《八戒入赘》。鲁迅先生还在其中申请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他们的名字是______和______。
17.《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____________》,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
18.《朝花夕拾》中,__________(人名)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是绍兴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9.请根据下面表格里的“内容”,填写加点词语所指代的人物。
人物 内容
(1)_____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朝花夕拾》)
(2)_____ 他静默了一会,然后说:“这里有一种强大的方便的原动力,它可以有各种用处,船上一切依靠它。所有一切都由它造出来。它给我光,它给我热,它是我船上机械的灵魂。这原动力就是电。”(《海底两万里》)
(3)_____ 他的计划是写一个关于科托夫斯基的英勇骑兵师的中篇小说。小说的题目是他自然而然就想出来的——《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上了。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_____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嗯!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蹦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滴滴一身的水。(《儒林外史》)
20.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者、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那里有《朝花夕拾》中热诚而又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①__________;有慈父严师内涵的翻译家傅雷,以家书的方式写下的《傅雷家书》,对在海外留学的儿子②________成长关怀备至;有法国作家③__________创作的《昆虫记》,为读者献上了一部“昆虫的史诗”;还有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作品④《____________》,刻画了毛泽东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D.《父亲的病》中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无常》中的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D.《藤野先生》的体裁是散文,不是小说。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C.全文记叙的不仅仅是作者留学日本和藤野先生交往的片断,还写了其他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等。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A.解说不正确。《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而非“回忆性小说集”。故选A。
5.A
【解析】
【详解】
A.傅雷这样做,是要让儿子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而不是“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B. “报馆案风波”有误。应为:看电影事件。“报馆案风波”是《范爱农》中的情节。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C.“常常会谈到迎神赛会、看戏等回忆的文章是《无常》《琐记》”表述错误。《朝花夕拾》中鲁迅说起儿时的生活,常常会谈到迎神赛会、看戏等回忆的文章是《无常》《五猖会》。
故选C。
8.A
【解析】
【详解】
B.“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角色,现实原型为鲁迅儿时的玩伴章闰水,而《故乡》一文收录在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选项中“有活泼勇敢的闰土”表述有误;
C.结合《无常》原文中“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等内容可知,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选项“但缺一点人情味”表述有误;
D.结合原作可知,《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选项中“《山海经》”表述有误,原文中是《鉴略》;
故选A。
9.C
【解析】
【详解】
A.“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不正确,应该是“鲁迅对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印象深刻”;另外,长妈妈告假回家,为鲁迅买来了《山海经》,并非“托人买来”;
B.刘四没有给虎妞钱,虎妞和祥子租房成亲,刘四把车厂转手后消失,断了虎妞的念想;
D.周进在贡院参观时,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悲从中来,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苏醒后满地打滚,痛哭不止,哭到口吐鲜血。姐夫金有余和朋友可怜他的遭遇,给他捐了个监生,他就破涕为笑,趴在地上磕头。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故选C。
10.C
【解析】
【详解】
C.有误。结合《父亲的病》“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分析可知,“经霜三年的甘蔗”的药引不是陈莲河先生所开。故选C。
1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12.无论是八年级还是四年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关注程度较高,尤其是对孩子“学习情况”关注度最高;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状况”“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
13.爸爸妈妈,我们学校决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家校共育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学校让我们通知你们,请你们按时参会。参会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14.(1)《朝花夕拾》
(2)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让我先背得书(背完书才得去看五猖会);我背完后对去看五猖会情绪没有原来高涨了。
(3)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时候要有耐性,干万不要急躁。
【解析】
11.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因此,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选文中导语是: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主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事件: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故可以概括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12.考查图文转换能力。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解答此题抓住图表的名称,分析其中的数据,然后归纳概括其中的信息。这是一份关于《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家长对学生关注情况的统计数据。从表中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八年级还是四年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度最高,达80%;其次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关注度也比较高;对孩子“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状况”“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
13.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转述信息,一定要抓住主要内容,语言简洁明了,不要节外生枝。注意根据要求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示例:爸爸妈妈,我们学校“家校共育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请你们按时参会。参会时注意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4.(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选段“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生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可知,此文段讲的是“我”想去看五猖会,父亲要求“我”背书,母亲、工人、长妈妈都在等“我”把书背下来的场景;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第一问,根据《五猖会》原文“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可知,“我”“急急诵读”是因为父亲让“我”把书背下来才允许“我”去看五猖会;第二问,根据《五猖会》原文“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知,“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情绪没有原来高涨了,感觉五猖会没什么意思了。(3)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由选文中“你有这么坚强的斗争性,我很高兴。但切勿急躁,妨碍目前的学习”“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等语句可概括为: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时候要有耐性,千万不要急躁。
15.(1)A:仙台 B:《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铁窗里》《太阳》《煤的对话》《春》《笑》《黎明》《复活的土地》等亦可)
(2)示例一:我选鲁迅。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绍兴到南京,他见识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他阅读《天演论》,认识自己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越发明显,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从中国到日本仙台,他认识了为人正直善良,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在看电影事件中也见到了中国人的麻木和弱小,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
示例二:我选艾青。艾青的诗歌创作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巴黎到上海,他改绘画为写诗,在狱中抒发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的挚爱与怀念,认识到借诗歌去思考国家命运,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从上海到延安,抗日战争和延安生活让他认识到诗歌能够驱逐黑暗,展现中华民族的振奋精神与英雄气概,如《向太阳》中,土地和光明成为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解析】
(1)
本题考查名著的掌握。
根据积累可知,结合《藤野先生》的提示可知A处是日本仙台,《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结合“上海”可知,此时作家艾青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煤的对话》等作品。
(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名著内容阐述行走的过程,以及作者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过程。言之有理即可。
一、鲁迅。根据足迹图,在绍兴,鲁迅是快乐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了他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而在南京,鲁迅思想上有了变化,例如《琐记》一文,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在日本仙台,鲁迅对自己及自己的追求有了进一步认识,例如《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
二、艾青。根据足迹图,20世纪30年代前,艾青在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后来艾青归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认识到诗歌的力量,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在延安,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创作的大量诗歌,例如《黎明的通知》一诗,艾青不仅把黎明拟人化,而且把自己化作黎明,和黎明合二而一,借着黎明,倾吐了自己的情愫与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艾青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
16. 旧事重提 老鼠娶亲 寿镜吾或者寿老师寿先生 藤野先生
【解析】
【详解】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狗·猫·鼠》一文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年画是《老鼠娶亲》和《八戒入赘》。原文为: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鲁迅先生还在其中申请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一个是寿镜吾或者寿老师寿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一个是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毫无民族偏见,对鲁迅多有照顾。
17. 旧事重提 长妈妈或阿长 藤野先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藤野先生》回忆了“我”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时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对“我”的教诲,并记叙了自己受日本学生的歧视、侮辱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文章突出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8.寿怀鉴(寿镜吾)
【解析】
【详解】
考查对名著内容和人物的理解识记。从文段中“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是绍兴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的内容,可以判断出,“他”指的是寿镜吾先生。选段选自名著《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19. 阿长 尼摩船长 保尔 范进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结合“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可知,这是《朝花久拾》中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据此可知,“她”是阿长;
结合“这里有一种强大的方便的原动力,它可以有各种用处,船上一切依靠它。所有一切都由它造出来。它给我光,它给我热,它是我船上机械的灵魂。这原动力就是电”可知,这是《海底两万里》中写尼摩船长在向“我”介绍“鹦鹉螺号”的动力的故事;据此可知,“他”是尼摩船长;
结合“小说的题目是他自然而然就想出来的——《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上了。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可知,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保尔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的故事;据此可知,“他”是保尔;
结合“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嗯!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可知,这是《儒林外史》中写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情节;据此可知,“他”是范进。
20. 藤野先生 傅聪 法布尔 《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名著相关知识。
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材料中形容的“热诚而又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选自其中的《藤野先生》这一篇目,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刻画了藤野先生热诚而又没有民族偏见形象,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故第一空填“藤野先生”。
②《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 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也能看到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因此,第二空填“傅聪”。
③《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故第三空填“法布尔”。
④《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故第四空填“《红星照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