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5
素养提升
01
学习目标
04
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植物的生殖方式,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 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体会无性繁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植物能形成种子进行有性生殖
1. 有性生殖:指在生殖过程中,由亲体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成受精卵,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植物依靠__________________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 有性生殖的特点:后代的遗传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_亲本,后代_____________强,变异概率较___________。
两性生殖细胞
种子
两个
生活力
大
知识点2 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
3. 无性生殖:__________________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__________________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__________________的分裂生殖、酵母菌的___________生殖和霉菌的__________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2)优点:无性生殖产生的子代______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______快,其遗传信息来自一个亲本,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经过
母体
细菌
出芽
孢子
数量
繁殖速度
遗传性状
(3)缺点:有些无性生殖后代的生活力可能有______________的趋势。
4. 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繁殖新个体。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扦插:把剪下来的枝条(上平下斜)的下部插入土壤中,长成新个体。常用扦插的器官有枝条(__________、月季)、叶片(椒草)、叶柄(秋海棠、伞竹等)。
下降
营养器官
扦插
嫁接
压条
葡萄
(2)嫁接(如下图):包括枝接和____________,特点是既能保持__________母株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促使提早结果和提高各种抵抗能力。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_______尽可能紧贴在一起。例如:桃、梨、苹果、大枣、柿等果树。
芽接
接穗
砧木
形成层
(3)压条:剥掉枝条中段下半部的半圈树皮,然后把枝条弯曲下来,将其中部埋在土壤中,让枝条上段露出地面,不久这个枝条就会长出__________________和新叶。例如夹竹桃、桂花等植物。
不定根
知识点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
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把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人工配制的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培养的技术。
(1)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无菌
培养基
活细胞
(2)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植物材料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是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外植体细胞或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愈伤组织经过人工诱导,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外植体
愈伤组织
根、芽
(3)应用:①探究植物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②培育优良的植物品种;③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④培养无病毒感染植株;⑤可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
精巧点拨
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发育起点是否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有则为有性生殖,无则为无性生殖。
2. 进行无性生殖的种子植物一般也能进行有性生殖,如土豆可以通过芽眼无性繁殖(也叫营养繁殖,即利用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也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
3. 嫁接时,接上去的枝条为接穗,接穗要具有优良的性状,被接的植物是砧木,砧木具有较强的抗性。嫁接成活后,接穗的优良性状会保留下来,砧木的特性不会在接穗上表现出来。一般情况下,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嫁接的成活率也就越高。
4. 除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外,分裂生殖(如细菌、草履虫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如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等)及动物克隆等都属于无性生殖。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植物能形成种子进行有性生殖
1. 一朵花中与有性生殖有关的结构是( )
A. 花柄 B. 花蕊
C. 花瓣 D. 花托
一、选择题
B
2. 下列有关植物有性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B. 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C. 有性生殖的后代生活力更强
D.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D
3. 大豆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有性生殖 B. 营养生殖
C. 出芽生殖 D. 分裂生殖
A
知识点2 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
4. 把带芽的马铃薯块栽种到土壤中,培育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出芽生殖 B. 无性生殖
C. 有性生殖 D. 分裂生殖
B
5. 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下列不属于植物无性生殖优点的是( )
A. 后代生活能力强
B. 能稳定保持母体的性状
C. 繁殖速度快
D. 可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A
6. 农民在种植红苕时,利用带芽的苕藤剪成小段来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有性生殖
A
7. 17世纪,意大利曾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棵橘树,所结的果实一半是橘子,一半是柠檬。当时的科学家都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人们对这棵橘树所使用的繁殖技术是( )
A. 压条 B. 扦插
C. 播种 D. 嫁接
D
8. 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A. 要选好接穗和砧木
B. 接穗上的芽应该大而饱满
C. 接穗要保持湿润
D. 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
9. 进行压条时,预先将枝条要埋入土中的部分划破或剥去半圈树皮,其目的是( )
A. 刺激枝条生长
B. 刺激枝条发芽
C. 截留水和无机盐,促进枝条生根
D. 截留有机物,促进枝条生根
D
10.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 新个体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B. 新个体能否进行细胞分化
C. 母体是否能产生生殖细胞
D. 新个体的产生是否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D
知识点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
11. 下图所示繁殖技术具有用材少、繁殖速度快、很少感染病毒等优点,此繁殖技术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地下茎繁殖 D. 组织培养
D
12. 下列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高温灭菌 ②制备培养基 ③产生愈伤组织 ④接种已消毒的外植体 ⑤适温培养 ⑥产生新植株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 ②①④⑤③⑥ D. ②①④③⑤⑥
C
13.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的是有性生殖的原理
B. 植物的组织培养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C. 利用植物茎尖组织培养可以有效脱去病毒,获得脱毒苗
D. 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的新个体
A
二、非选择题
14. (读图理解)下图是一些植物的繁殖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种繁殖方式都不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生殖。
(2)图A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步骤。若图中①为黄色玫瑰的枝条,②为红色玫瑰的枝条,则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嫁接上去的枝条上开出的花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色。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无性
嫁接
接穗
砧木
黄
(3)图D所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一点即可)。
(4)“无心插柳柳成荫”属于图__________________的繁殖方法;园艺师要将一株仙人掌培育成具有多种形状、开多种颜色花朵的仙人掌类植物,他应采用图__________________的繁殖方法。(均填字母)
组织培养
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植株(或可获得无病
毒感染的植株等)
C
A
素养提升
竹子的繁殖方式
竹子既能进行有性生殖也能进行无性生殖。
竹子的有性生殖像其他有花植物一样,先开花,后结籽,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竹子开花的周期有三种类型:少数竹子可以年年开花,开花后竹子并不死亡,仍然可以抽鞭长笋;大部分竹子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开一次花,而且有一定周期,从40年到80年不等,开花后竿叶变得枯黄,成片死去,地下
茎也逐渐变黑,失去萌发力。结成的种子即所谓竹米,下种后萌发生长,才能长成新竹,箭竹和华桔竹就属于这个类型。还有一种类型是不定期零星开花,开花后,竹子并不死去,例如慈竹就是其中的一种。除了有性生殖以外,竹子主要进行无性生殖,每年春季从地下的竹鞭上长出笋,然后发育成新竹笋,这是竹子的幼芽。在江南,春雨过后笋的笋尖顶开了土层,以惊人的速度朝上生长。40~50天以后,它们便长成了幼竹。所以人们常用分株、埋枝、移鞭等方法繁殖竹子。
问题: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
示范答案:有利于适应环境。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性生殖产生后代个体的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大量繁殖后代。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