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6 18:30: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苦草叶片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①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
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
3.(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小莉在植物馆中拍到的傅氏凤尾蕨照片。与蕨类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B.被子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C.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利于种子传播
D.蕨类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4.(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B.受精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
5.(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A、B、C、D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①代表人体的某一系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
B.C过程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完成D的气体交换过程依靠扩散作用
D.A过程使血液内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含量增加
7.(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8.(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9.(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以下是某同学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
B.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在学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10.(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有关如图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为单细胞生物,④为多细胞生物
B.①②为原核生物,③④为真核生物
C.①②代表的微生物类群全部营寄生生活
D.③④细胞内均没有叶绿体
11.(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爱鸟日这一天,兴楚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有同学查阅《说文解字》,知道了“鸟”是长尾飞禽的总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下列有关鸟卵和爱护鸟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能阻止鸟卵内外的气体交换
B.鸟卵的卵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供胚胎发育需要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蕊啄春泥”描述了鸟的筑巢行为
D.“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描述了鸟的育雏行为
12.(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示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物种B(均为该地层中发掘出的最高等的生物)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②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
③在Ⅰ层里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④在Ⅱ层里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⑤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⑥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3.(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据图中所包含生物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B.b中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a中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D.图中所有生物都能独立代谢和增殖
14.(2020·江苏)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5.(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构成细胞的所有化合物中都有碳元素
B.1 g脂肪中的氧元素含量远远低于1 g糖类中的氧元素含量
C.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D.几丁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   ,结构[④]是   。
(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   。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的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   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由图中   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图中   发育来的。(填图中代号)
17.(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如图甲是自然界中的五种生物,现对一些生物的相关分类问题进行了探究(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动物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它体表的外骨骼可以起到   的作用。
(2)乙图中,③和⑤所代表的生物名称分别是   。
(3)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的分类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乙所示的六种生物中,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4)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18.(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在果园中,天牛蛀食树叶,影响水果产量。果园主喷洒了某种杀虫剂,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杀虫效果良好,但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天牛数量又大大增加。如图①~⑥表示天牛在不同阶段可能的生存状态。
(注:表示没有抗药性的个体,物表示中等抗药性个体,表示抗药性个体)
(1)在喷洒杀虫剂之前,天牛的生存状态是图   (填“①”或“④”),原因是   。
(2)为解释较长一段时间后天牛的数量大大增加,同学们纷纷构建了自己的解释流程图,请你选出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____
A.①→喷洒杀虫剂→②一段时间后→③
B.①→喷洒杀虫剂→②一段时间后→⑥
C.④→喷洒杀虫剂→⑤一段时间后→⑥
D.④→喷洒杀虫剂→⑤一段时间后→③
(3)有些天牛因不能抵抗杀虫剂遭到淘汰,而有些天牛能够抵抗杀虫剂,从而存活下来,这就是生物对环境的   。
(4)从这个案例中,说明天牛的进化是   因素和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9.(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上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   性状。
(2)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的基因组成为   ,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
(3)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   。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填写字母)
A. B. C. D.
E.
20.(2020高一上·长春期中)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图甲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肽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   个。
(2)图乙中的肽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
(3)图乙中组成该肽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直接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种间关系
【解析】【解答】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B错误;
C、“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是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在其中起着作用。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C错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图中①为细胞壁;②是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
B、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B正确;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⑦线粒体是乙动物细胞和甲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C正确;
D、和乙动物细胞相比,甲特有的是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③叶绿体,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基质,⑦是线粒体。
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
【解析】【解答】A、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比孢子更易存活,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保护作用,更适于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
B、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更适于陆地生活,B不符合题意;
C、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比孢子更易存活,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保护作用,更适于陆地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更适于陆地生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与蕨类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因为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发达,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利于种子传播,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
【解析】【解答】A、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A错误;
B、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B错误;
C、雄蕊能够产生花粉,雌蕊中有卵细胞,都是花的主要部分,C正确;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5.【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A、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B正确;
C、丙装置中含有萌发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丁装置中含有萌发种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使燃烧的蜡烛熄灭,因此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6.【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生物圈中的人
【解析】【解答】A、①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营养物质从消化系统吸收进入循环系统,A正确;
B、C过程氧气进入循环系统,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正确;
C、D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进入循环系统,依靠自由扩散,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所以通过A过程,血液内的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中过程A、B、C、D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A、B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①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系统。
7.【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解答】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其中①③都是单向箭头,④是双向箭头,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可知,①的箭头指向体内, 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②循环系统 ,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运到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C正确;
D、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
3、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体外外套膜,具 坚硬的贝壳。
4、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9.【答案】D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A、人类具有大脑皮层,其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对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A正确;
B、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B正确;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能够较快的从错误中获得正确的行为,C正确;
D、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受体内遗传物质的影响,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学习能力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0.【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A、①细菌、③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④青霉为多细胞生物,A错误;
B、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酵母菌和④青霉都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错误;
C、①细菌有寄生的、腐生的,也有自养型的,②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C错误;
D、③酵母菌和④青霉都属于真菌,细胞内均没有叶绿体,D正确。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膜 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
DNA的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存在) 质粒:小型环状(裸露存在) 细胞核:与蛋白质等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裸露存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A、鸟卵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卵壳上有气孔,能保证鸟卵内外的气体交换,A错误;
B、卵白是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B正确;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莺占领繁殖的巢区,春燕筑巢,属于生殖现象,C正确;
D、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是鸟的育雏行为,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鸟卵的结构:
(1)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2)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3)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4)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5)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6)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7)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12.【答案】D
【知识点】地球生物进化历程
【解析】【解答】①②⑤⑥图中的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物种B位于古老的地层,而物种A位于较晚的地层。因此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①⑤正确;
③④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而不能说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如高等的原始哺乳动物不一定是由低等的生物原始两栖类进化来的。由于地壳运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Ⅰ层里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③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13.【答案】A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衣藻、金鱼藻、蓝细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不尽相同,A正确;
B、b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图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和增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任何生命系统层次。
2、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膜 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
DNA的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存在) 质粒:小型环状(裸露存在) 细胞核:与蛋白质等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裸露存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4.【答案】D
【知识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解析】【解答】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A错误;
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
C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能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为结合水;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流动,为自由水,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活动。
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比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很多无机盐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参与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当某些无机盐含量过多或过少时,生物体可能出现相应病症。
15.【答案】A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细胞中某些无机物不含碳元素,如氯化钠,A错误;
B、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分子中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脂肪中的氢的含量比糖类高,B正确;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C正确;
D、几丁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
(1)来源:从无机环境中有选择地吸收。
(2)存在: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分类: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②微量元素:Fe、Mn、B、Zn、Mo、Cu。
(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16.【答案】(1)器官
(2)雄蕊;胚珠
(3)传粉;卵细胞;受精
(4)③;④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
【解析】【解答】(1)图甲桃花和图乙桃的果实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2)图中⑤是花药,它和⑥花丝构成雄蕊。结构④是胚珠,位于子房内;
(3)植物开花后,成熟⑤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后,受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①柱头和②花柱,到达子房,一直到达④胚珠。花粉管中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
(4)在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⑧种子。食用的部分[⑦]由图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来,结构[⑧]由图中④胚珠发育而来。
【分析】1、分析题图: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斯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⑦是果肉,⑧是种子。
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17.【答案】(1)A;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松树、扬子鳄
(3)菜豆
(4)种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1)图甲所示的动物类群中,只有A蝗虫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乙图中,③是有种子、无果皮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所以代表松树;⑤是卵生的动物,因此代表扬子鳄。
(3)图乙所示的六种生物中,只有菜豆与大豆同属于被子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
(4)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少。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两类, A蝗虫的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B鳞鱼、C青蛙、D家鸽、E家兔的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乙图: ①无细胞结构,因此是流感病毒;②无种子,因此是孢子植物——海带,③有种子、无果皮,因此是裸子植物——松树,④有种子、有果皮,因此是被子植物——菜豆,⑤是卵生动物——扬子鳄,⑥是哺乳动物——藏羚羊。
18.【答案】(1)①;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B
(3)适应
(4)环境;遗传
【知识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解答】(1)达尔文明确指出,可以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物种群的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变异现象,既有抗药性个体,也有没有抗药性个体,当喷洒杀虫剂之前,大量的没有抗药性个体存活,故答案为:①,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分析题图①到图⑥,随着杀虫剂的使用,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最合理的排序是①→喷洒杀虫剂→②一段时间后→⑥,抗药性的个体由少到多。
(3)没有抗药性的天牛因不能抵抗杀虫剂而遭到淘汰,有抗药性的天牛能够抵抗杀虫剂,从而存活下来,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因为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的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是遗传因素,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环境因素,所以生物的进化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这些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害虫的有些变异具有抗药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农药起了选择的作用。
19.【答案】(1)隐性
(2)aa;Aa
(3)变异;75%或3/4
(4)D;E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图中父母均为双眼皮,女儿小雅为单眼皮,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因此由上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2)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单眼皮(aa)小雅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
(3)小雅的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小雅的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上图看出,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75%或3/4。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Aa),其产生精子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因此精子类型是A或a, DE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E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0.【答案】(1);49
(2)4;3
(3)R基团;②④⑧⑨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知识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解答】(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1+30)-2=49个。(2)图乙中的多肽含有4个R基,分别是题图中的②④⑧⑨;3个肽键,分别是题图中③⑤⑥;是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的。(3)构成图乙中多肽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题图中的②④⑧⑨是R基。(4)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的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分析】图甲:该化合物含有2条肽链,化合物中含有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
图乙:①是氨基,③⑤⑥是肽键,⑦是羧基,②④⑧⑨是R基。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是四肽化合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A
【知识点】种间关系
【解析】【解答】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B错误;
C、“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是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在其中起着作用。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C错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苦草叶片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①
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
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
【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图中①为细胞壁;②是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
B、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B正确;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⑦线粒体是乙动物细胞和甲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C正确;
D、和乙动物细胞相比,甲特有的是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③叶绿体,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基质,⑦是线粒体。
3.(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小莉在植物馆中拍到的傅氏凤尾蕨照片。与蕨类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B.被子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C.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利于种子传播
D.蕨类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
【解析】【解答】A、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比孢子更易存活,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保护作用,更适于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
B、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更适于陆地生活,B不符合题意;
C、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比孢子更易存活,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保护作用,更适于陆地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更适于陆地生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与蕨类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因为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发达,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利于种子传播,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4.(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B.受精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
【解析】【解答】A、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A错误;
B、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B错误;
C、雄蕊能够产生花粉,雌蕊中有卵细胞,都是花的主要部分,C正确;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5.(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A、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B正确;
C、丙装置中含有萌发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丁装置中含有萌发种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使燃烧的蜡烛熄灭,因此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6.(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A、B、C、D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①代表人体的某一系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
B.C过程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完成D的气体交换过程依靠扩散作用
D.A过程使血液内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含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生物圈中的人
【解析】【解答】A、①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营养物质从消化系统吸收进入循环系统,A正确;
B、C过程氧气进入循环系统,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正确;
C、D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进入循环系统,依靠自由扩散,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所以通过A过程,血液内的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中过程A、B、C、D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A、B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①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系统。
7.(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解答】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其中①③都是单向箭头,④是双向箭头,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可知,①的箭头指向体内, 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②循环系统 ,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运到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8.(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C正确;
D、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
3、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体外外套膜,具 坚硬的贝壳。
4、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9.(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以下是某同学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
B.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在学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答案】D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A、人类具有大脑皮层,其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对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A正确;
B、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B正确;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能够较快的从错误中获得正确的行为,C正确;
D、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受体内遗传物质的影响,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学习能力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0.(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有关如图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为单细胞生物,④为多细胞生物
B.①②为原核生物,③④为真核生物
C.①②代表的微生物类群全部营寄生生活
D.③④细胞内均没有叶绿体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A、①细菌、③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④青霉为多细胞生物,A错误;
B、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酵母菌和④青霉都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错误;
C、①细菌有寄生的、腐生的,也有自养型的,②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C错误;
D、③酵母菌和④青霉都属于真菌,细胞内均没有叶绿体,D正确。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膜 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
DNA的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存在) 质粒:小型环状(裸露存在) 细胞核:与蛋白质等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裸露存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1.(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爱鸟日这一天,兴楚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有同学查阅《说文解字》,知道了“鸟”是长尾飞禽的总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下列有关鸟卵和爱护鸟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能阻止鸟卵内外的气体交换
B.鸟卵的卵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供胚胎发育需要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蕊啄春泥”描述了鸟的筑巢行为
D.“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描述了鸟的育雏行为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A、鸟卵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卵壳上有气孔,能保证鸟卵内外的气体交换,A错误;
B、卵白是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B正确;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莺占领繁殖的巢区,春燕筑巢,属于生殖现象,C正确;
D、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是鸟的育雏行为,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鸟卵的结构:
(1)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2)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3)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4)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5)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6)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7)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12.(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示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物种B(均为该地层中发掘出的最高等的生物)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②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
③在Ⅰ层里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④在Ⅱ层里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⑤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⑥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生物进化历程
【解析】【解答】①②⑤⑥图中的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物种B位于古老的地层,而物种A位于较晚的地层。因此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①⑤正确;
③④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而不能说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如高等的原始哺乳动物不一定是由低等的生物原始两栖类进化来的。由于地壳运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Ⅰ层里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③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13.(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据图中所包含生物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B.b中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a中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D.图中所有生物都能独立代谢和增殖
【答案】A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衣藻、金鱼藻、蓝细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不尽相同,A正确;
B、b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图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和增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任何生命系统层次。
2、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膜 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
DNA的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存在) 质粒:小型环状(裸露存在) 细胞核:与蛋白质等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裸露存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4.(2020·江苏)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解析】【解答】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A错误;
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
C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能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为结合水;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流动,为自由水,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活动。
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比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很多无机盐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参与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当某些无机盐含量过多或过少时,生物体可能出现相应病症。
15.(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构成细胞的所有化合物中都有碳元素
B.1 g脂肪中的氧元素含量远远低于1 g糖类中的氧元素含量
C.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D.几丁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
【答案】A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细胞中某些无机物不含碳元素,如氯化钠,A错误;
B、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分子中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脂肪中的氢的含量比糖类高,B正确;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C正确;
D、几丁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
(1)来源:从无机环境中有选择地吸收。
(2)存在: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分类: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②微量元素:Fe、Mn、B、Zn、Mo、Cu。
(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   ,结构[④]是   。
(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   。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的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   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由图中   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图中   发育来的。(填图中代号)
【答案】(1)器官
(2)雄蕊;胚珠
(3)传粉;卵细胞;受精
(4)③;④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
【解析】【解答】(1)图甲桃花和图乙桃的果实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2)图中⑤是花药,它和⑥花丝构成雄蕊。结构④是胚珠,位于子房内;
(3)植物开花后,成熟⑤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后,受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①柱头和②花柱,到达子房,一直到达④胚珠。花粉管中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
(4)在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⑧种子。食用的部分[⑦]由图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来,结构[⑧]由图中④胚珠发育而来。
【分析】1、分析题图: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斯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⑦是果肉,⑧是种子。
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17.(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如图甲是自然界中的五种生物,现对一些生物的相关分类问题进行了探究(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动物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它体表的外骨骼可以起到   的作用。
(2)乙图中,③和⑤所代表的生物名称分别是   。
(3)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的分类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乙所示的六种生物中,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4)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答案】(1)A;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松树、扬子鳄
(3)菜豆
(4)种
【知识点】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
【解析】【解答】(1)图甲所示的动物类群中,只有A蝗虫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乙图中,③是有种子、无果皮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所以代表松树;⑤是卵生的动物,因此代表扬子鳄。
(3)图乙所示的六种生物中,只有菜豆与大豆同属于被子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
(4)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少。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两类, A蝗虫的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B鳞鱼、C青蛙、D家鸽、E家兔的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乙图: ①无细胞结构,因此是流感病毒;②无种子,因此是孢子植物——海带,③有种子、无果皮,因此是裸子植物——松树,④有种子、有果皮,因此是被子植物——菜豆,⑤是卵生动物——扬子鳄,⑥是哺乳动物——藏羚羊。
18.(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在果园中,天牛蛀食树叶,影响水果产量。果园主喷洒了某种杀虫剂,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杀虫效果良好,但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天牛数量又大大增加。如图①~⑥表示天牛在不同阶段可能的生存状态。
(注:表示没有抗药性的个体,物表示中等抗药性个体,表示抗药性个体)
(1)在喷洒杀虫剂之前,天牛的生存状态是图   (填“①”或“④”),原因是   。
(2)为解释较长一段时间后天牛的数量大大增加,同学们纷纷构建了自己的解释流程图,请你选出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____
A.①→喷洒杀虫剂→②一段时间后→③
B.①→喷洒杀虫剂→②一段时间后→⑥
C.④→喷洒杀虫剂→⑤一段时间后→⑥
D.④→喷洒杀虫剂→⑤一段时间后→③
(3)有些天牛因不能抵抗杀虫剂遭到淘汰,而有些天牛能够抵抗杀虫剂,从而存活下来,这就是生物对环境的   。
(4)从这个案例中,说明天牛的进化是   因素和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B
(3)适应
(4)环境;遗传
【知识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解答】(1)达尔文明确指出,可以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物种群的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变异现象,既有抗药性个体,也有没有抗药性个体,当喷洒杀虫剂之前,大量的没有抗药性个体存活,故答案为:①,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分析题图①到图⑥,随着杀虫剂的使用,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最合理的排序是①→喷洒杀虫剂→②一段时间后→⑥,抗药性的个体由少到多。
(3)没有抗药性的天牛因不能抵抗杀虫剂而遭到淘汰,有抗药性的天牛能够抵抗杀虫剂,从而存活下来,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因为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的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是遗传因素,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环境因素,所以生物的进化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这些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害虫的有些变异具有抗药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农药起了选择的作用。
19.(2022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上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   性状。
(2)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的基因组成为   ,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
(3)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   。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填写字母)
A. B. C. D.
E.
【答案】(1)隐性
(2)aa;Aa
(3)变异;75%或3/4
(4)D;E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图中父母均为双眼皮,女儿小雅为单眼皮,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因此由上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2)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单眼皮(aa)小雅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
(3)小雅的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小雅的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上图看出,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75%或3/4。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Aa),其产生精子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因此精子类型是A或a, DE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E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0.(2020高一上·长春期中)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图甲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肽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   个。
(2)图乙中的肽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
(3)图乙中组成该肽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直接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的原因是   。
【答案】(1);49
(2)4;3
(3)R基团;②④⑧⑨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知识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解答】(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1+30)-2=49个。(2)图乙中的多肽含有4个R基,分别是题图中的②④⑧⑨;3个肽键,分别是题图中③⑤⑥;是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的。(3)构成图乙中多肽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题图中的②④⑧⑨是R基。(4)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的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分析】图甲:该化合物含有2条肽链,化合物中含有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
图乙:①是氨基,③⑤⑥是肽键,⑦是羧基,②④⑧⑨是R基。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是四肽化合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