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历史上册
素养综合检测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重视农业
C.民主政治 D.对外扩张
3.(2021四川宜宾中考)“雅典的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提供税收,但没有政治权利和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揭示了雅典 ( )
A.社会经济主要依靠移民
B.民主政治有较大局限性
C.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D.外邦人与奴隶待遇无异
4.李小明同学为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收集了“梭伦改革”“民主政治”“伯里克利”“伯罗奔尼撒战争”四点内容,你认为该历史小论文的题目应是 ( )
A.《亚非古国的文明象征》
B.《古代雅典历史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
D.《中古欧洲的社会状况》
5.(2021广东中考)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6.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作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叫某世纪末。据此,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
A.公元前6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
C.公元前5世纪初
D.公元前5世纪末
7.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这体现了( )
A.罗马本质上维护平民利益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两位保民官掌握实际权力
D.平民斗争争取了政治权利
8.《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具有( )
A.阶级性
B.保守性
C.公平性
D.随意性
9.“公元前2世纪,罗马挑起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军队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罗马军队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变卖全城居民为奴隶,迦太基港口被毁灭。”由以上材料可知( )
A.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罗马已经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C.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D.罗马的扩张伴随着暴力与压迫
10.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11.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越来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奴隶数量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短缺。根据材料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之一是( )
A.经济危机 B.外族入侵
C.政治危机 D.军事失利
12.建筑以其特有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下列对这一艺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神庙建筑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体现
B.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相互影响
C.万神庙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特色
D.四周以廊柱环绕是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13.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拿破仑法典》时主要参照了罗马法,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A.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C.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D.对西方法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14.(2021广西贺州中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在此,苏格拉底强调了( )
A.原子论 B.美德即知识
C.逻辑学理论
D.法学思想
15.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公元2022年
B.农历五月初五
C.康熙十五年
D.民国元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
1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1)根据材料一,归纳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6分)
材料二 初期的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执政官选自贵族,元老院也为贵族所把持。平民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贵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特权和凌驾于平民之上的阶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为了维护平民的权利,罗马设立了哪一官职 (6分)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罗马政府先是制定出十个法表公布于罗马广场。又增编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有怎样的意义 (6分)
17.(2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全面掌握 见《全解版》第5课“历史地图全解”P165
(1)图1所示路线反映的是什么史实 (2分)请写出该路线所连接的世界古代文明。(8分)
(2)图2是哪一古国的疆域图 (2分)哪一海洋区域成为其“内湖” (2分)
(3)从地理跨度上看,图1、图2所示古国疆域有什么共同点 (4分)你如何认识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4分)
答案全解全析
1.A 题干中雪莱的话表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不正确。
2.A 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希腊城邦都是一些小的国家,人口较少。故A项符合题意。
3.B 据题意可知,在雅典,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这说明民主政治有较大局限性。故选B。
4.B 根据题干信息“民主政治”“伯里克利”可知,李小明同学的历史小论文应与雅典有关,故答案选B项。
5.B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为有效地统治广阔的疆域,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帝国的统治,由此可知,亚历山大旨在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故选B。
6.B 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故选B。
7.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D项正确。
8.C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据“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可知,《十二铜表法》具有公平性。故选C。
9.D 题干中关键信息是“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变卖全城居民为奴隶,迦太基港口被毁灭”,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扩张伴随着暴力与压迫。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0.D “基督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和“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这些关键信息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故D项符合题意。
11.A 由题干材料可知,罗马帝国晚期,奴隶丧失了生产兴趣,奴隶数量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短缺,这是经济方面的现象,因此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危机。故选A 。
12.B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并非相互影响,B符合题意。故选B。
13.D 由题干材料中的“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拿破仑法典》时主要参照了罗马法,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可知,罗马法对西方法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
14.B 从材料中的“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可以判断出,苏格拉底强调了美德即知识。
15.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西方的纪年方法,又称西历或西元。A属于公历纪年,故A正确。
16.(1)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用有才能的人。
(2)公民大会。保民官。
(3)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用有才能的人。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为了维护平民的权利,罗马设立了保民官。第(3)问,根据材料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7.(1)亚历山大东征。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2)罗马帝国。地中海。
(3)共同点:都地跨欧、亚、非三洲。认识: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第(1)问,从图示路线起点马其顿,横穿小亚细亚、埃及、波斯,再到达印度河流域来判断,这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路线连接的古代文明有欧洲的古代希腊文明、非洲的古代埃及文明以及亚洲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罗马帝国的疆域图,罗马帝国疆域广阔,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第(3)问,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通过征服扩张,分别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其扩张征服的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