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检测
A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
A、1 B、2 C、3 D、4
2、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
A、平均状态 B、分布规律 C、离散程度 D、数值大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的值一定是正数
B、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公式为s2=1/5(x12+x22+x32+x42+x52-2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
C、数据1,2,2,3,3,4的众数是2
D、一组数据x1,x2,x3,… …xn,都减去a值的平均数为m,方差为n,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m,方差为n
4、老师对小明本学期的5次数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数
5、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
A、样本数据的多少 B、样本数据的平均水平
C、样本数据在各个范围中所占比例大小 D、样本数据的波动程度
6、已知样本:1,2,-3,-2,3,0,-1,那么样本数据的标准差为( )
A、0 B、√2 C、2 D、4
7、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在某场测试中各射击20次,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甲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4
6
6
4
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6
4
4
6
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5
5
5
5
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3人成绩稳定情况相同
8、若一组数据1,2,3,x的极差是6,则x的值是( )
A、7 B、8 C、9 D、7或-3
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9、样本-2,-1,0,3,5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方差是 ,标准差是 。
10、某体委准备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拔1人参加全运会,每人各打靶5次,打中环数分别如下,甲:7,8,9,8,8;乙:5,10,6,9,10,那么应该选 运动员参加全运会。
11、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5,那么各个数据与之差的平方和为__________。
12、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3x 5-2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13、某学校篮球队五名队员的年龄分别为17,15,17,16,15,其方差为0.8,则三年后这五名运动员年龄的方差为 。
14、已知一组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15、一组数据2,6,x,10,8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6、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g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得到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中, 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定。
甲包装机
乙包装机
丙包装机
方差
31.96
7.96
16.32
三、解答题。(10+10+10+10+12,共52分)
17、某农场种植甲、乙两种水稻,在连续6年中各年的平均亩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品 种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甲
450
460
450
425
455
460
乙
445
480
475
425
430
445
哪种水稻在6年中的产量比较稳定?
18、小明和小兵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8次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
测试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小明
10
10
11
10
16
14
16
17
小兵
11
13
13
12
14
13
15
13
(1)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填写下表:
平均数
众 数
中位数
方 差
小 明
10
8.25
小 兵
13
13
(2)若从中选一人参加中学生运动会,你认为选谁合适呢?请说明理由。
19、已知数据6,7,10,13,14,的方差为10,你不用计算。
(1)你能说出数据306,307,310,313,314的方差吗?
(2)能说出数据12,14,20,26,28的方差吗?
20、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9,7,8,9,7,6,10,10,6,8;乙:7,8,8,9,7,8,9,8,10,6
(1)分别计算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
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两人的射击水平。
21、小明和小华假期到工厂体验生活,加工直径为100mm的零件,为了检验他们加工的产品质量,从中各抽出6件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
小明:99,100,98,100,100,103
小华:99,100,102,99,100,100
(1)分别计算小明和小华这6件产品的极差、平均数和方差
(2)根据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他们两人谁加工的零件更符合要求。
A卷答案:
一、1、B 2、C 3、D 4、B 5、D 6、C 7、A 8、D
二、9、1,7 10、甲 11、40 12、4,3 13、0.8 14、4 15、8 16、乙
三、17、甲的产量比较稳定。
18、(1)13,13,12.5, 1.25
(2)小兵,因为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但小兵众数大,中位数大,方差小,成绩稳定。
19、(1)S2=10 (2)S2=40
20、(1)S2甲=2, S2乙=1.2
(2)因为S2甲> S2乙,所以乙的射击水平较为稳定。
21、(1)小明:极差=103-98=5, =100, S2甲=7/3
小华:极差=102-99=3, =100, S2乙=1
(2)因为S2甲> S2乙,所以小华加工的零件更符合要求。
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检测
B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为:0.2, 0.3, 0.1, 0.1, 0, 0.2, 0.1, 0.1, 0.1, 0,则对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中位数为0.1 D、方差为0.02
2、对甲、乙两同学100米短跑进行5次测试,他们的成绩通过计算得;甲=乙,S2甲=0.025,S2乙=0.0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短跑成绩比乙好 B、乙短跑成绩比甲好
C、甲比乙短跑成绩稳定 D、乙比甲短跑成绩稳定
3、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x1-30)2+(x2-30)]2+。。。+(xn-30)2]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 )
A、众数、中位数 B、方差、标准差
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4、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0.5 D、-3
5、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数据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 )
A、 B、S2 C、2 S2 D、4 S2
6、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 )。
A、平均数与标准差 B、方差和平均数
C、方差和众数 D、标准差和方差
7、体育课上,八年级(1)班两个组各10人参加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组成绩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个组立定跳远成绩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率分布
8、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他们的环数的方差分别为,S2甲=2.4,S2乙=3.2,则射击稳定程度是( )
A、甲高 B、乙高 C、两人一样 D、不能确定
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9、数据(-5,6,4,0,1,7,5的极差为___________
10、某校初三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两个班能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的个数,经统计和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平均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55
135
149
191
乙
55
135
151
110
有一位同学根据上面表格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人数比甲班优秀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③甲班同学比赛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11、已知数据a1,a2,a3的方差是2,那么2a1,2a2,2a3的标准差(精确到0.1)是 _________ 。
12、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标准差为_______ 。
13、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为7环,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S2甲=3,S2乙=1.2,成绩较稳定的是 __________(填“甲”或“乙”)。
1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后,甲、乙两班的数学成绩(单位:分)的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班级
考试人数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55
88
76
81
108
乙
55
85
72
80
112
从成绩的波动情况来看,________班学生的成绩的波动更大
15、一组数据中若最小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16、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右图所示,则小明5次成绩的方差S12与小兵5次成绩的方差S2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S12 S22.(填“>”、“<”、“=”)
解答题(10+10+10+10+12,计52分)
17、从A、B牌的两种火柴中各随机抽取10盒,检查每盒的根数,数据如下:(单位:根)
A、99,98,96,95,101,102,103,100,100,96;
B、104,103,102,104,100,99,95,97,97,99。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及方差。
哪种牌子的火柴每盒的根数更接近于100根?
18.甲、乙两位同学五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表:
测验(次)
1
2
3
4
5
平均数
方差
甲(分)
75
90
96
83
81
乙(分)
86
70
90
95
84
请你在表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用学到的统计知识对两位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9、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同学进行英语口语会话练习,各练习5次,他们每个同学合格的次数分别如下:
甲组:4,1,2,2,1,3,3,1,2,1。
乙组:4,3,0,2,1,3,3,0,1,3。
如果合格3次以上(含3次)作为及格标准,请你说明哪个小组的及格率高?
请你比较哪个小组的口语会话的合格次数比较稳定?
20、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如图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
(1)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2)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21、如图所示,A、B两个旅游点从2004年至2008年“五、一”的旅游人数变化情况分 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1)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年?
(2)求A、B两个旅游点从2004到2008年旅游人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并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用一句话对这两个旅游点的情况进行评价;
(3)A旅游点现在的门票价格为每人80元,为保护旅游点环境和游客的安全,A旅游点的最佳接待人数为4万人,为控制游客数量,A旅游点决定提高门票价格。已知门票价格x (元)与游客人数y(万人)满足函数关系。若要使A旅游点的游客人数不超过4万人,则门票价格至少应提高多少?
B卷答案:
一、1、D 2、C 3、C 4、D 5、D 6、A 7、B 8、A
二、9、12 10、①②③ 11、2.8 12、 13、乙 14、乙
15、0 16、<
三、17、(1)极差 A:8 B:9
平均数 A:99 B:100
方差: A:7 B:9
A
18、甲:8 5,5 3.2.乙:8 5,7 0.4.
建议例如: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平均成绩相同,但甲同学成绩更稳定。
乙同学的数学成绩不够稳定,波动较大,希望乙同学在学习上补缺补漏,加强能力训练.
19、(1)甲:30% 乙:50%
(2)S2甲=1 S2乙=1.8
20、(1)甲 台阶高度的方差小,较稳定
(2)都整修为15cm高的台阶
21、(1)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2007年。
(2)==3(万元) ==3(万元)
=[(-2)+(-1)+0+1+2]=2 =[0+0+(-1)+1+0]=从2004至2008年,A、B两个旅游点平均每年的旅游人数均为3万人,但A旅游点较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波动大。
(3)由题意,得 5-≤4 解得x≥100 100-80=20
则A旅游点的门票至少要提高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