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14: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自主完成“一滴水的旅途”游踪绘画或导图。
2.自主思考,提出自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收集整理。
3.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丽江”的诗句,课前展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养成较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完成小组活动、课前展示。部分基础不错的学生同学已经具备搜集整理材料、独立思考的能力;部分基础薄弱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语文学习兴趣较大。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在阅读上还是有所不足,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充分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能力。
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所学篇目都是游记。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者化身一滴水,在时间、空间双线并行下游览丽江古城,全景式展现丽江古城的地理自然环境、历史人文风貌,构思巧妙,视角独特,语言富有诗意。
目标概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本文诗意的语言;学以致用,用诗意的语言写一段游记。
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学法;小组合作;自读、朗读;多媒体展示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丽江古城的由衷赞美,感受祖国的秀美山川与人文风情。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诗意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由衷赞美,感受祖国的秀美山川与人文风情。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用诗意的语言写一段游记。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诗画丽江
1.展示学生画作“一滴水的旅途”,并由一名同学结合画作讲解游踪。
2.小组展示,播放丽江美景视频作为背景,朗诵和解读提前搜集的关于丽江的诗句:
例:《滇西游记》
边陲古城气势雄,遍布名胜醉春风。
遥望玉龙琼山峻,俯视墨潭泉液通。
万朵茶花一半山,千翠绿树十三峰。
佛洞烟霞锁翠微,金沙虎跳腾碧空。
3.导入语:在同学们声情并茂的展示里,我们似乎来到了如诗如画的丽江,缥缈宏伟的玉龙雪山,历史悠久的四方街,热闹和谐的丽江古城和那奔腾不息的金沙江。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相关诗词、图画,播放丽江美景视频,加深学生对丽江的印象,也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为后面品味本文诗意的语言铺垫,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二、问题引领,品味诗意
(一)展示问题,突出重点
W1.本文的语言极富有诗意,具体分析。(段浩然)
W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衣瑾淇)
W3.本文语言轻快整齐,富有节奏感,从哪里体现的?(王悦霖)
W4.第七段中反复出现的“丽江,丽江”好在哪?(张司琪)
W5.全文运用拟人手法写作有什么好处?(姜尚希)
W6.第十段“看到了”反复出现,但是句式却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刘皓月)
W7.请找出13段运用了感官描写,有什么好处?(常昕硕)
W8.15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宫郑傲林)
W9.第3段写徐霞客有什么用?(王云琦)
W10.“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有什么深意?(范玮琪)
W11.第14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意?(王荣慧)
……
师:为了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我们采用问题导学法,课前搜集了同学们的问题,首先为大家敢于发问、勤于思考的精神点赞!这些问题大多是关于语言方面的,其中段浩然同学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相信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段浩然读自己的问题:本文的语言极富有诗意,请结合具体语句、段落分析。
师追问:“诗意”的意思,由学生总结得出“诗意”就是“让人感觉到像诗一样美”。
(师板书“美”)
师:宫郑傲林在展示中提到诗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等,我们可以从此处入手,来分析本文诗意的语言。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1.学生两分钟时间读文章,思考并批注勾画。
2.小组合作讨论研究,选出你觉得最富有诗意的语言。(3分钟)
3.小组展示(8-10分钟)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我们组觉得“xxx”这一部分能够体现“诗意的语言”,原因是xxx;请同学们听我(们)有感情的朗读。)
经过学生发言,小组合作朗读,教师追问等过程,总结出本文诗意的语言包含意境美、韵律美、含蓄美等三个方面,并归纳出具体写作方法:
意境美是因为使用了意象,同时结合感官描写,画面感强,更加立体。(板书抓意象,用感官)
韵律美主要体现在使用了反复的修辞,句式错落有致。其次是本文虽然是散文形式,但将一些词语或者句子顺序调换,就会出现韵脚,节奏感很强,像现代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板书有节奏,讲修辞)
含蓄美引导学生找到的富有哲思的句子,分析这样写比直接抒情更加含蓄,引发读者的思考。(预设例子14段结尾句,板书蕴哲思,巧表达)
师总结:阿来在景中融情,让读者看到了美不胜收的丽江风景,那里的人们可以诗意的栖居,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让我们对丽江无限向往,希望同学们记住这诗意的语言,有一天也可以去追寻诗意的丽江。
【设计意图】将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展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有更强的参与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质疑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探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等分析解决主问题,朗读体会诗意的语言。具体分析本文诗意的语言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三、学以用之,笔落惊风
(一)活学现用,写小游记
师:学习了本文语言特点,诗情画意的描绘你游览过的大连某处自然/人文风景(或你曾经去过的其他省市名胜),100字左右。
生:运用刚才所学,诗意的语言写游记。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活学活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读写结合,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指导写作。学生的习作常常话太直白,且没有美感。阿来本是一位诗人,他的很多文章都延续了他诗的风格,是一篇很好的写作范本。通过写作展示,检查学生对本课学习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二)作品展示,感受诗情
小组讨论两分钟,互相分享,大家推选好的作品上台展示。
大屏幕展示要求:
“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小游记使用到了刚才我们学习的哪种方法,然后有感情的朗读作品。”
选出2-3名同学上讲台展示诗作。
师对学生习作给予恰当点评。
教师给下水文,强调含蓄美的表达。
【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诗意”是贯穿整堂课的,开课读诗篇,段落赏诗语,动笔写诗意。从“体会诗意”到“写出诗意”是有难度的,结合上一环节归纳的方法,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审美意趣。
四、赏祖国美,谱生命诗
(大屏幕播放祖国美景图片)
结束语:阿来用诗意的语言诉说着风景如画、人杰地灵的丽江古城,在祖国大地上,还有数不胜数令人惊叹的风景。登上黄山远眺莽莽苍苍的云海,驻足紫禁城下倾听六百年的暮鼓晨钟,走过徽州古道追思布衣商人的百折不挠,亲临壶口体会浪沫横溢中的蓬勃与汹涌。无论是北方的豪迈与雄伟,还是江南的婉约与缱绻,总会有一处风景让你念念不忘,因为这是美丽的中国!
希望大家也心怀远方,去饱览祖国山河的秀美与壮丽,在人生的旅途上谱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诗!
【设计意图】游记的学习让学生丰富了见闻,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借助这个环节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为人生奋斗拼搏,去看更多的世界,去感受祖国山水的美好,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本环节注重情感升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修改习作,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1.运用所学,二次修改使自己的小游记更美。
2.推荐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一书中的《莫高窟》。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方法,课后修改练笔,提升学生审美感受力。推展阅读,增长见识,体会不同名家的游记风格,积累美文美篇。
板书设计:
(
阿来
一滴水经过丽江
) (
诗意的语言
) (
意境——抓意象 用感官
韵律——有节奏 讲修辞
含蓄——蕴哲思 巧表达
)
(

)
附:
1.教师下水文:
过了望山,我坐在湖边的一块灰石上休憩,杨柳与梧桐生得蓊蓊郁郁,清波照红,菡萏多姿,这里已经闻不到曲院的酒香,但荷香正沁人心脾。蝉声此起彼伏地聒噪着,在它们暂停的间隙,我才能听到黄莺清灵悦耳的鸣唱。
人生的境遇多数时候都是嘈杂的“蝉鸣”,只有少数瞬间如沐欢歌。
2.学生根据课文改编的现代小诗:
1-3段改编:
我是一片雪,落在玉龙雪山顶上。
我凝成一粒冰,向丽江坝张望。
我化成一滴水,敞开喉咙肆意流淌。
松杉,杜鹃,山茶,鲜花!
你听,喧哗的地方,
是纳西族的村庄和来往的马帮。
你看,徐霞客的身影,
让玉龙与丽江四处传扬……
3.学生习作
(1)张司琪
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淌,漫长。海边的微风勾动着我的心弦,我知道到了妈祖庙了。我站在妈祖庙的面前眺望时,它展示了它的平静。波光粼粼,烟气浩渺,晴空万里。偶有微风掠过,激起小小的浪花。它的平静让我神往,我走近了它。天色渐晚,海水开始涨潮,波浪一个接着一个涌来。听着海水温柔的刷刷声,吹着清新凉爽的海风,让人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2)王云琦
踩着春日最后的序曲,我们走进了英歌石植物园。犹记春风温柔,轻捻过 耳畔,又掠过满是浮萍的池面。两三位锦鲤游向远处,追随望去,一举头,粉白交织的芝樱花如锦布,似流水般从山尖倾泻而下,香气也在那一瞬争先恐后的涌入鼻腔。霎时,所有来时的忙碌都富有意义,所有生活的压力都一扫而空。我好像和春风撞了个满怀,她笑着带走了我的疲惫,就让我沉溺在这绚丽的天地间,留下无限的欣喜与希望。
(3)段浩然
我走过故官的宫苑,用手亵读地抚摸着暗红色的宫墙,用眼放肆地望着杏黄色的美丽屋梁,雕镂着复古的痕迹。顺阶而入,见那髹金的龙椅,历经百年仍然闪光,让我想起永乐意气风发,想起了康乾宁静祥和,想起了盛世宫殿威严而又灿烂地立在阳光下。出殿,清风拂面,我穿过昔日的朱巷,不禁想起近代悲苦的历史。好在如今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东方已亮,人民富强,国家光旺。如阳光透过层云,洒在宁静的土地上。
范玮琪
我是一面风筝,
四周一片漆黑,我在仓库中沉睡了多年。
一束光照到我的身边,一双手抚上我的背面,我随主人来到了山边。
农夫爷爷正在摘水果,小麦跟着左点右点。
池塘的荷花散出阵阵芳香,灵巧的蜻蜓也驻足细赏。
乘着风飞到了天边,一根细线将我与主人相连。
绿叶在空中画出波澜,翠绿的草坪像山峰蔓延。
我随着蓝天自由飘荡,柔云拂过我的脸庞。
我欢快的翻了个跟头,可谁料世事无常。
一阵狂风来袭,牵着我的细线分崩离析。
我离开了主人,轻落在地。
塑胶跑道与我紧贴,细小的石子在我身上跳跃。
新生的嫩芽在为我舞蹈,团结的蚂蚁在向我问好。
抬头看向深远的天,不禁觉得这样也很悠闲。
遇风而起,风亭则落,飘飘荡荡,云游四海,随遇而安,此生足矣!
常昕硕
一觉醒来,便觉得自己淡若云烟,夕光照亮了我的脸庞,飘摇不定。哦,我是一抹烟。扶余紫荆之上,穿过高大的赤红城墙,秀凤雕龙的百步长廊……顺着北风,我看到了白绸般的宫河,三座百玉桥横跨其上。满河的粼光像未经打磨的玉静静地卧在这里,演映着百年历史道不尽的仿徨。水突然掀起的波纹,来不及看那数级白玉阶,便被吹进了一间宫殿,隐约看见苍劲的两个大字——太和。通金龙座,紫檀木桌,御笔下,是写完诏书就不曾再用的芳墨。思忆也坠入了历史的长河,我不禁感到岁月蹉跎。时光的水不断的流,故宫仍默默的注视着思与梦、苦与乐、安宁与战火。霎时,感到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