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23: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三)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素养导向的课时目标
通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搜集史料和图片,了解辛亥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诞生历程及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学习,感悟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布置跨学科实践性作业,阅读鲁迅《药》等作品,找到揭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革命投机行为等片段,从而认识中国资产阶级无法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其脱离了人民群众,缺乏对人民的关心和理解导致其革命缺乏根基和土壤。(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时目标叙写公式=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表现(核心素养)
武昌起义后,独立后的各省和地区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拟联东南各军政府公电恳请孙中山先生迅速回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全。
——1911年11月16日,《神州日报》
现在各国政府士夫,均望文速归,组织中央政府。此事一成,则财政、外交皆有头绪,此外问题亦因之迎刃而解。
——1911年12月21日,孙文《在香港致函龙济光》
众望 速归
孙中山
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
“我这次回来是一文不名,带回来的只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孙中山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之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建立
在上海,(孙中山)等数十人……赴宁履任,组织新政府。驻沪各军队各团体……本埠华洋商民……咸在车站附近瞻仰,以故车马纷纭,道途为塞。脱帽鼓掌,声震耳鼓。
过苏州,共和万岁之声闻于数里。
至无锡,男女学生数百人整列欢呼万岁。
过镇江,各军队立正举枪,军乐随奏,象山炮台亦放炮21响。
抵南京,各省代表及文武兵官与男女学生共计有四五万人,俱集下关欢迎。各炮台、兵舰均鸣炮21响。
南京临时政府
一部分选自《民立报》,部分转引自严昌洪主编《辛亥革命史事长编》
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后合影
“部长取名,次长取实”
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1915
中华民国新气象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旗帜新
纪年新
政体新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以来而滋盛……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0
汉满蒙回藏
除旧布新
海外贺电,普天同庆
民国之初,革命党人面临的困局
宣统皇帝溥仪和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内有清朝残余势力
外有列强环伺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
对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南京政府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袁世凯(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依赖
支持
妥协
妥协
推翻
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缺乏实力
对清:
诱逼清帝退位
对革命派:
迫使孙中山让位
袁世凯两面施压,成为最终赢家。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十分夸张地对隆裕太后说:“孙中山已经从美国回来了,带来了先进的武器,还带来了上千万的军饷。”言外之意是我们与其打仗肯定会输。
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泪,面前地上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而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皇帝退位的问题。
——溥仪《我的前半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1912年4月初,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外国公使合影
1912.2.12
清帝退位
1912.2.15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1912.3.10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4.1
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
1912.3.11
约束袁世凯
与国民约定民主原则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之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谈谈其价值。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分权制衡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重要成果
结果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意义
遗憾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
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制作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
翻阅鲁迅以下作品,找到本题答案中所描述的文学场景,并对文学场景进行简要分析。
跨学科作业
例子——《药》片段分析:
夏瑜(革命者)向牢头阿义宣传革命道理时,牢头阿义不仅不觉悟,反而对其进行毒打。在他的头脑中,现存的统治秩序是天经地义的,而夏瑜则是一个该杀的“叛逆”。
茶馆里的人们在听到康大叔幸灾乐祸地讲述阿义毒打夏瑜时,一致而争先恐后地表示出对于夏瑜的敌视和痛恨,由此也显示出自己是和统治阶级一致的,是统治者忠实的奴才和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