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15张PPT )+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15张PPT )+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06:53:19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大约在10000年前,北半球的末次冰川结束了,气温开始升高,洪水频繁发生。由于气候的剧烈变化,导致许多大型的动物灭绝,许多果树消失,人类的食物来源受到了冲击......
原始农耕生活
1.通过识读《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说出我国主要的遗址名称及地点。
2.通过填写表格,归纳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及异同。
3.通过阅读课文,说出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阅读课文第8页—第1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哪些农作物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哪些流域?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二、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6000
黄河
陕西西安
7000
长江
浙江余姚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页—第12页内容,完成“我们”自我介绍。
二、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骨耜
双鸟朝阳纹
象牙
蝶形器
骨鱼钩
猪纹陶钵
人面鱼纹彩陶盆
活动:你能帮把混在一起的物品分开吗?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二、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活动:你能帮把混在一起的物品分开吗?
干栏式房屋
木结构水井
稻谷





二、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为什么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样式不同呢?
地理环境的差异
二、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小组合作对比归纳:半坡居民河河姆渡居民生活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地点
时间
农作物
家畜
房屋
陶器
相同点 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距今约6000年
距今约7000年

水稻
猪、狗
猪、狗、水牛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彩陶
黑陶
都种植农作物、都饲养家畜、都有房屋(定居)、
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探究:以下材料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表明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严重,为早期国家的出现奠定基础。
探究: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
材料:有农业,然后人类的食物,乃能为无限制的扩充,人口的增加,才能无限制。人类才必须定居,一切物质文明,乃有基础。
——吕思勉《中国通史》
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当堂检测
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下列不属于其共同点的是( )
A.会建造房屋 B.都饲养家畜
C.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D.种植庄稼
D
C
当堂检测
3.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有关中国陶瓷业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姆渡居民会制造陶器
B.半坡原始居民会烧制黑陶
C.半坡居民烧制的陶器,纹饰多是几何图案
D.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烧制陶器手机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突出标志
B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时分层作业相关内容。
2.记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