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本章导入
当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以后,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基因在细胞中究竟有没有物质基础呢?孟德尔所假设的颗粒状的因子,究竟是不是物质的实体?如果是,又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位置?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彭榜元
通过构建精子形成过程的模型,描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下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
:
体细胞
配子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复制
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
:
下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
:
讨论: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答】①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②染色体由体细胞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组成
体细胞
配子
回忆:有丝分裂
末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2N
4N
2N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着丝粒在赤道齐
后期:粒分数倍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板成壁
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时,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
——德国动物学家 · 魏斯曼
有性生殖过程
减数分裂
受精
有丝
分裂
卵细胞
雌性
受精卵
精 子
二倍体后代
雄性
一:减数分裂
任务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睾丸
精原细胞
曲细精管
(2)形成过程:
科学家发现,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精原细胞
(前、中、后、末)
(前、中、后、末)
(10min)请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分别进行比较:
①在教材图2-2中标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②简单说说各个时期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异同。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Ⅰ末期
减Ⅰ前期
间期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末期
减Ⅱ后期
复制
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
:
联会、四分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互换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2.下图所示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识图回答问题。
(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种分裂?为什么?
【答】减数分裂;因为出现了四分体。
(2)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
【答】4;8。
(3)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哪几条染色体
是非同源染色体?
【答】2;A和C、A和D、B和C、B和D。
2.下图所示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识图回答问题。
(4)细胞中包含哪些姐妹染色单体?
【答】a和a’、b和b’、c和c’、d和d’。
(5)这个细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答】2。
(6)尝试画出这个细胞的分裂后期图。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
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1.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减少。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 )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 )
×
√
通过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以及不同时期的特征;
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
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任务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卵巢
(2)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卵细胞
联会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产生部位 睾丸 卵巢
原始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是否变形 是 否
细胞质分裂 是否均等 是 减I不均等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减II时也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减II时均等分裂
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核)
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点: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起始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次数
同源染色体行为
子细胞 数目
类型
染色体数
相同点 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一次
二次
一次
一次
无联会、分离
有联会、分离
2
4
体细胞
有性生殖细胞
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半
都有纺锤体的出现,染色体复制一次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判断:
①有丝分裂中期;
②减数分裂I后期(初级卵母细胞);
③减数分裂II中期
④减数分裂II后期
思考归纳
分享你判断上图中各细胞所处时期的步骤。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判断:
①看是否有
同源染色体
②看是否发生联会
或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分裂I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II
有
无
是
否
(6)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变化:
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Ⅰ末期
n
2n
3n
4n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减Ⅱ末期
染色体数
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 粒分裂
细胞一分为二
DNA数
复制
染色单体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3.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想想能够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 )
A.出现染色单体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D.子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
B
4.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A.卵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
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1.实验目的?如何达到?
2.实验中为什么选蝗虫精母细胞作为观察材料?
【答】该细胞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
3.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时不适宜选择雌性个体,为什么?
【答】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远远少于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且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除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
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讨论:
1.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怎样判断它处于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
【答案】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
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2.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时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中期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
末期 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3.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答案】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同一时刻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二:受精作用
同一双亲的后代,为什么各不相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最大的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19个孩子,并且他们还打算继续生。这个庞大的家庭仅仅是买食物的开销,每周就要花费2600余元。
同一双亲的后代,为什么各不相同?
受精作用
发育
减数分裂
任务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原因:
①在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任务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原因:
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配子呢?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考虑进去呢?
【答】223;可能产生更多种类的配子。
任务二:受精作用
(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讨论:
①精卵相互识别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②精卵融合体现了细胞膜什么特性?
任务二:受精作用
(2)过程:
①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父母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一样吗?
【答】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几乎来自卵细胞 。
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
染色体数目:
2N
2N
N
N
任务二:受精作用
(3)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休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休数目的稳定,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任务二:受精作用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 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