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6 22: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历史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B.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只学技术,不变制度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3.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湖北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
4.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
A.军事工业 B.民用企业 C.新式学校 D.新式海军
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6.1873 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辩论往返持续之久,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可知中国( )
A.外交主动,融人世界 B.外交艰难向近代转型
C.近代外交的屈辱性 D.奉行传统外交理念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激昂的呐喊呼叫,但新的观念却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改变着人们世代沿袭的成见和信念。这一点,洋务的倡导者是始料不及的。”他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
A.影响力不如农民起义大 B.有力促进了旧观念传播
C.结果与其预期背道而驰 D.主要传播学习西方知识
8.据下图的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9.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掀起的主观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维护清朝统治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0.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一书中,赞赏洋务运动“育才则有同文;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已先后辉映”,又言洋务运动“终因徒袭人之皮毛,而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抗衡)”,上述材料主要说明洋务运动( )
A.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二、填空题
11.【近代化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_____________;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_____________。
1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13.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
14.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掀起旨在自强求富的__________。
15.在19世纪60年代,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始;而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三、判断题
16.洋务运动期间为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
17.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 )
19.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和发展表明当时中国正进行政治制度方面探索。______(判断对错)
2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四、综合题
21.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 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 曾国藩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湘军
1856年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85年 创办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 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建立
材料二: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
(1)根据材料一,洋务派创办洋务与哪些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一、二,洋务派革新军队的措施有哪些?军队的革新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学习,你认为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
22.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不得照抄原文)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1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了自己预期的反面。
(1)阅读材料一,“寻求自强的声音”具体指哪一事件?
(2)阅读材料二,试举出两个洋务运动期间所办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是否帮助清王朝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这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那些经验教训?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所学知识,为什么会出现“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了预期的反面”这一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A
6.B
7.D
8.C
9.B
10.A
11. 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民用企业
12.左宗棠
13.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4.洋务运动
15.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16.×,将“京师大学堂”改为“京师同文馆”。
17.错误
18.正确
19.错误
20.正确
21.(1)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措施:建立军事工业;筹建新式海军。影响: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增强;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抵抗外来侵略的作用。
(3)国家发展需要稳定的内外部环境,需要不断增强国防建设;有了强大的国防,国家的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22.(1)制造轮船,训练水师,加强海防。
(2)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
23.(1)洋务运动
(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没有帮助清王朝实现了国家的富强;经验教训:要充分解放思想,推陈出新;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在向西方学习有用东西时,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国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等。
(3)因为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却促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