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暴力推翻清政府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寻求救国之路。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广西起义的概况及主要领导人。
2.识记 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史实。
3.认识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感受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勇于献身的精神。
革命志士的奋斗
壹
壹
庚子奇变
——义和团运动
安庆起义
萍浏醴
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壹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42-43,完成表格内容。
时间 名称 领导人 结果 影响/评价
1906年冬
1907年夏
1907年
1911年4月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刘道一、蔡绍南
徐锡麟、秋瑾
孙中山、黄兴
黄兴等人
广州黄花岗起义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革命志士的奋斗
壹
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
12月初起义爆发,
起义军声势浩大,
屡败清军。清政府
调集湘、鄂、赣及
江宁(今南京)数
万军队镇压,起义
军失败,刘道一等
遇害,年仅22岁。
萍浏醴起义示意图
刘道一
革命路上我不是孤独的,
能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
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革命志士的奋斗——萍浏醴[lǐ]起义
壹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
革命志士的奋斗—— 安庆起义
徐锡麟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安庆起义牺牲时年仅35岁。
秋瑾
秋瑾是清朝大官夫人
在绍兴策应安庆起义时被捕后,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说尽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能够为国捐躯,死又有什么可怕得呢!
壹
革命志士的奋斗——广西起义
孙中山与黄兴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黄兴
(1874--1916年)
孙中山(1866--1925年)
壹
革命志士的奋斗—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 兴
《绝命书》
......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壹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1.这次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它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
3.它打击了清王朝统治者,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革命志士的奋斗—广州黄花岗起义
壹
黄兴
(1874--1916年)
刘道一
(1884-1906年)
徐锡麟
(1873-1907年)
秋瑾
(1875-1907年)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革命志士的奋斗——精神
壹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革命志士身上的什么精神?
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经济上: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3)组织上:资产阶级和革命团体、政党的建立;
(4)军事上: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5)思想上: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展革命力量;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合作探究:武昌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起的?
(友情提示:可从社会背景、经济、组织、军事、思想等方面综合思考)
贰
武昌起义——背景
起义的时间
起义的主力
起义的结果
起义的发展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士兵
各省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
占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
武汉三镇
胜利
各省响应
纷纷独立
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文,回答武昌起义的相关问题。
贰
武昌起义——过程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诩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黎元洪
辛亥革命存在危机
你认识到了什么?
湖北军政府成立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贰
武昌起义— 过程
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各省独立形势
湖北 1911.10.10 湖南 1911.10.22
陕西 1911.10.22 江西 1911.10.23
山西 1911.10.29 直隶 1911.10.29
云南 1911.10.30 上海 1911.11.03
贵州 1911.11.04 浙江 1911.11.04
江苏 1911.11.05 安徽 1911.11.05
广西 1911.11.06 福建 1911.11.09
广东 1911.11.09 山东 1911.11.12
甘肃 1911.11.17 四川 1911.11.21
想一想: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1.清政府腐朽统治失掉民心
2.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
3.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各省响应
1911年由武昌起义引发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贰
武昌起义— 影响
宣统帝溥仪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发布了退位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
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封建
制度
君主专制
叁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后的观念、祸国的罪人不可以被推翻呢?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叁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起来
③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闸门。
叁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叁
材料:就革命性质来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但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座大山依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辛亥革命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归纳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武汉三镇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课堂小结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1、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C
课堂训练
B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武汉有此重要地位源于 (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C
课堂训练
B
谢谢聆听!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