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09:0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学习《马关条约》内容,认识到列强的侵略势力已经深入内地,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
2、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认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进而归纳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影响。
学习目标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同是天涯沦落人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通外国进行经济交流。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材料二: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以来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材料四: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通商口岸。
都曾闭关锁国、都遭到列强的侵略
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
19世纪70年代
李鸿章:
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御外之意,不过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同治11年《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明治天皇:
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亿兆安抚之宸翰》
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占领中国、控制亚洲、称霸世界
实行大陆政策,转嫁国内矛盾
列强对日态度——隔岸观火、各怀鬼胎
甲午战争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农历甲午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二、甲午战争中日战争的过程:
1.开始标志——丰岛海战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平壤之战
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清政府希望列强能够出面调停。
左宝贵
3.黄海海战
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交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帅舰英勇抗敌,与舰同沉。
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中国军舰驶入威海卫军港。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
4.辽东半岛之战 —— 旅顺惨案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世界报》
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余绝不弃报国之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丁汝昌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1852—1895)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
(1853—1894)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1849—1894)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
(1852—1895)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
(1851—1894)
1895年 马关 春帆楼
1895年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伊藤博文
李鸿章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
通商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1.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
3.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实业救国”的潮流。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俄国
支持
想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国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清政府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1.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
以此事件为契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
“势力范围”情况表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
“势力范围”情况表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
五、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原因:
材料一: 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减内官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材料二: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
中国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1、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根本)
2、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3、避战自保、贻误战机
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项目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
主权
影响
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
银元2100万元
白银2亿两
广、厦、福、宁、上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
(赎辽费3000万)
*单击划线文字链接到内容分析,再次单击划线文字消除其内容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
随堂演练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A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4.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C
C
5.《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6.《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D
2.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甲午战争中日本( )
A.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B.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
C.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
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B
【对应训练】
3.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这说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D.增辟通商口岸
B
4.2014年3月11日,一部名为《钓鱼岛真相》的美国纪录片在洛杉矶首映。该片由蒙纳瑞克斯好莱坞制作,制片人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几个世纪前就是。”那么近代以来日本通过哪次侵略战争割占了钓鱼岛(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C
3.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密切相关
A.与英国商定关税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让香港岛
C
4.《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
A.深入到中国内地
B.集中到沿海一带
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6.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政策提出的对象是( )
A.西方列强 B.清政府
C.中华民国政府 D.北洋军阀政府
7.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
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阻挠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攫取中国势力范围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