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一样,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电池反应常常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B.ΔH<0,ΔS<0 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体系本身的能量增加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
D.CaCO3(s)=CaO(s)+ CO2(g)的ΔH>0,ΔS>0,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3.0 kJ·mol-1,则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3.0kJ·mol-1
B.已知4P(红磷,s)=P4(白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28.7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4 kJ·mol-1
D.已知C(s)+ O2(g)= CO2(g) △H1 , C (s)+1/2 O2(g)= CO(g) △H2 , 则△H1>△H2
3.25℃、101KPa条件下,0.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g) + O2(g) = H2O(l) ΔH = -285.8 kJ·mol-1
B.2H2(g) + O2(g) = 2H2O(l) ΔH = + 571. 6 kJ·mol-1
C.H2(g) + O2(g) = H2O(g) ΔH = -285.8 kJ
D.2H2 + O2 = 2H2O ΔH = -571.6 kJ·mol-1
4.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向1 L 0.3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硫酸 ②稀硝酸 ③稀醋酸(已知电离过程吸热),分别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依次为:ΔH1、ΔH2、ΔH3,则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 B.ΔH1>ΔH2>ΔH3 C.ΔH3>ΔH2>ΔH1 D.无法比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铁器上镀银时,银做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 + e- Ag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 + e-Na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
6.如图装置中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小试管内为红墨水。观察:开始
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
B.生铁片既发生析氢腐蚀,又发生了吸氧腐蚀
C.具支试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D.导管内液面下降时,正极反应式为:
O2 + 2H2O + 4e-4OH—
7.右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浓度不变
B.X是负极,Y是正极
C.CuSO4溶液浓度变小
D.a是阳极,b是阴极
8.已知可逆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
设计如右图装置,进行下述操作(C1、C2为惰性电极):
①向(Ⅱ)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表(G)指
针偏转;②若改往(Ⅱ)烧杯中滴加40%NaOH 溶液,发
现电流表指针与①的偏转方向相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①操作过程中C1 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
B.②操作过程中导线上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由C2→C1
C.若将电流表换成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在②操作过程中与C2 连接的电极上产生O2
D.若将电流表换成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以模拟氯碱工业,在①操作过程中与C1 连接的可以是Pt〧e 合金电极
9.爱迪生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Fe+NiO2+2H2O Fe(OH)2+Ni(OH)2,
关于该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
③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④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H2O-2e-=Fe(OH)2+2H+
⑤ 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④⑤ D.①③
10.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2NO(g)+2CO(g) 2CO2(g)+N2(g),已知297℃时,该反应速率极慢,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好方法是升高温度
B.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或CO
C.297℃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剂并无实际意义
D.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1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
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
C.升高温度,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分子能量增加从而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
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12.在2A(g)+5B(g) 2C(g)+3D(g)反应中,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 0.8 mol/(L·s) B.υ(B)= 1.0 mol/(L·s)
C.υ(C)= 1.8 mol/(L·min) D.υ(D)= 0.9 mol/(L·s)
1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g) +3Y( g) 2Z ( g) ΔH < 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t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1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M
B.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平衡时,N的转化率是75%
D.t1分钟内,反应速率: v(M)=2v(N)
15.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D.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16.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C物质的量浓度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 B的转化率
A.①④⑤⑥ B.只有④ C.②③④ D.全部
17.对于反应2X(g) + Y(g) 2Z(g),K表示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K变小;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使K增大
B.随着反应正向进行,Z的浓度不断增大,X、Y的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常数不断增大
C.温度发生变化,上述反应的K值也发生变化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逆反应便立即停止了
18.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后发生可逆
反应:CO(g)+H2O(g) CO2(g)+H2(g),平衡时
CO2(g)的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CO(g)+H2O(g) CO2(g)+H2(g)的 ΔH>0
B.在T2 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C.平衡状态A 与C 相比,平衡状态A 的c(CO)小
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19.25℃时,向含Pb2+、Sn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 (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溶液中c(Pb2+)和c(Sn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此反应的△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20.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g)+N(g) R(g)+2L,
R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21.在温度、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如下图所示),发生反应: 3 X(g)+Y(g)2 Z(g) ΔH<0
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恒容容器甲
恒压容器乙
Y的物质的量(mol)
n1
n2
Z的体积分数
φ1
φ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 B.φ2<φ1
C.n2>n1 D.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大
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50分)
22.(10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mL2% H2O2溶液
无
②
10mL5% H2O2溶液
无
③
10mL5% 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④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⑤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由于较长时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 (g) △H 1 (反应Ⅰ)
该反应的原料CO和H2本身都可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已知这两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O2(g)=CO2(g) △H 2=-283 kJ·mol-1 (反应Ⅱ)
H2(g)+O2(g)=H2O(g) △H3=-242 kJ·mol-1 (反应Ⅲ)
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O中的碳氧键
H-O
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1072
46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焓变△H1=
(2)CH3OH (g)燃烧生成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O2(g)=CO2(g)+2H2O(g) △H4 该反应的焓变△H4=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的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3OH(l)+O2(g)=CO2(g)+2H2O(l)。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在上图的横线上标出a、b、c、d四个出入口通入或排出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4.(15分) 二甲醚(CH3OCH3)和甲醇(CH3OH)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二甲醚和甲醇的工业流程如下:
请填空:
(1)一定条件下,反应室1中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 △H>0。
其它条件不变,只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将1.0molCH4和2.0molH2O通入反应室1(假设容积为10L),1min末有0.1molCO生成,则1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mol·L-1·min-1。
(2)反应室3(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0.2molCO与
0.4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
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①P1???????P2 ?(填“<”、“>”或“=”)。
②在压强P1下,100℃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反应室3的容积变为2L,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1.0molCO后重新达到平衡,C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保持容积为2L不变,温度100℃不变,向反应室3中再通入0.2molCO与0.4molH2, C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5.(12分)如图1是某固体酸燃料电池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以Ca(HSO4)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电池工作时,H+移向多孔电极的 极(填“a”或“b”);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 ;若在标准状况下消耗O2 11.2L,则电池中通过了
mol电子。
若用此电池作为电源,连接图2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取出Pt
电极洗涤、干燥、称重,电极质量增加了10.8g,则Pt电极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此过程中Cu电极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在第③个装置共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L(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三、计算题(共8分)
26.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mol的气体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 + I2(g) 2HI(g),达到化学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 。
求:(1)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分)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充入的H2(g)和I2(g)各0.2mol,求达到化学平衡时HI(g)的平衡浓度。(4分)
24.(15分)(1)减小(2分)、 0.03(3分)
(2)<(3分)、 100(3分)、 减小(2分)、 增大(2分)
25.(12分)
(1)a O2+4e- +4H+ =2H2O 2 (每空2分,共6分)
(2)负 0.1NA 2.24 (每空2分,共6分)
26.( 8分)(1)依题意可知,平衡时c(H2)= c(I2)=0.008 mol·L-1, H2(g) + I2(g) 2HI(g)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 01 0.01 0 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mol·L-1) 0.002 0.002 0.004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008 0.008 0.004 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得 K= C(HI)2/C(H2)C(I2)=(0.004 mol·L-1)2/(0.008 mol·L-1)2=0.25 ( 4分)
故平衡时 C(HI)=0.008mol·L-1。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