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B B D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C A
1.A【解析】北京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为落叶阔叶林。A项正确。
2.C【解析】北京市属温带,热带树种较适宜的是热带气候,热量不足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C
项正确。
3.D【解析】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兰新铁路是沿天山山麓的等高线延伸的,而吐鲁番市与现有兰新
铁路之间的高差较大。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出于国防等需要,铁路如此选线,线路较短,工程量较小,技
术要求较低,造价较低,建设方便。D项正确。
4.B【解析】按照以交通促进区域发展的建设目标,新修铁路的选线应该经过吐鲁番市,以满足运输需
求,促进对外联系。B项正确。
5.B【解析】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D项错误。从图中可
以看出,该区域没有河流,C项错误。吐鲁番市因有地下水出露而成为绿洲,B项正确。
6.B【解析】由资料可知,组成宰恩国家公园主崖壁两侧红层的沉积物形成于干热的地质环境,推测其
形成时最可能是干热的沙漠边缘,普通存在风力搬运沉积的沙粒。这些砂再经过漫长的固结成岩可形成红
色砂岩。总之,干热地区一般多风力沉积物。B项正确。
7.D【解析】丹霞地貌主要为河流侵蚀地貌。观察图中剖面图,图 3所示地区海拔普遍变低,宰恩峡谷
西侧高原沟壑变多,山地变矮,可能是长期遭受流水侵蚀所致。特别是宰恩峡谷变宽,河底海拔降低,可
推断其更靠近河流下游。D项正确。
8.D【解析】从示意图中可见,半岛和周围海区之间存在着一天内风向的转换现象,符合海陆风的特征。
白天吹海风,对应 a图,对应 15时;夜间吹陆风对应 b图,对应 3时。D项正确。
9.A【解析】b图示意的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应为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气压高;海洋
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A项正确。
10.D【解析】“四钢两矿一平台”的海外格局,指的是“南非最大的铜冶炼企业——南非矿业、全球
最大的钢铁材料营销服务商——瑞士德高、塞尔维亚唯一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①②④
正确,③未体现,且从材料可知,河钢科技含量较高。D项正确。
11.C【解析】从材料可知,河钢是在做强做优钢铁材料的同时,向上下游企业的延伸,是以提高产业整
体竞争力为目标的,且企业竞争力的概念更广。向上下游提供技术,不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主;在做
强做优钢铁材料的同时,未体现制造向服务转型;钢铁上下游企业并不一定和其集聚。C项正确。
12.A【解析】由资料可知,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有逆时针旋转的洋流,大洋东侧(①地沿岸)洋流
应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A项正确。两地纬度、海拔相似,B、
D项错误;①地多阴雨天气,得到太阳辐射少,C项错误。
13.C【解析】海水盐度自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丁的盐度大于甲、乙;同纬度暖流流经
地区较寒流流经地区盐度高,乙的盐度大于甲;丙地位于地中海,海域相对封闭,降水少,蒸发大,盐度
较高,丙的盐度大于丁。C项正确。
地理参考答案 第 1页(共 2页)
14.C【解析】③城市人口数量众多,且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基本正常,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10%,已
经进入老龄化,人口增长缓慢,社会负担重。C项正确。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放缓;0岁人口性
别比例基本相同;发达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高,一般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A、B、D项错误。
15.A【解析】从图中分析可知,①城老年人口比重太大,应为老年人迁入导致,推测其为以养老为主
要职能的城市。②城 20岁左右人口比重极高,推测其为大学城,文化教育职能为主。④城男性劳动力比重
过大,推测其为以大量需要男性劳动力的企业为主的城市。三个城市均为某性别、某年龄段人口异常偏多,
应为人口迁入导致。A项正确。
16.(9分)
(1)湿塘、雨水湿地、透水铺装(铺设透水砖)、下沉式绿地、增加植被覆盖率等。
(每点 1分,任答三点得 3分)
(2)海绵城市具有明显的调蓄作用,多雨时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蓄水量,少雨时能将蓄
存的水释放,可增加蒸发。(2分)因此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城市下渗量增加,蒸发量增加,地表径流量
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4分)
17.(10分)
(1)城镇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2分)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国际影响力小)。(2分)
(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1分)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河谷分布。(1分)
原因:该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沿河地区水源充足;(1分)境内多山地高原,河谷地形较低平;(1
分)方便交通联系,便于生产生活;(1分)河谷地区为该国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地区。(1分)
18.(18分)
(1)山峰数量多,成片分布,构成峰丛,山峰间分布着洼地;(2分)山峰呈锥状耸立,坡度大,相
对高度小,植被覆盖率高;(2分)洼地地形坡度小,是耕地和聚落的主要分布区。(2分)
(2)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广泛;(2分)气候夏季湿热,冬季温和,年降水量大。(2分)
(3)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严重;旱涝灾害多发;土层薄,土壤贫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
比重小,且耕地分散,人多地少;地形崎岖,对外交通不便。(每点 2分,任答四点得 8分)
19.(18分)
(1)莱西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以丘陵和缓岗平原为主,排水条件良
好;土壤多为沙壤土,利于花生根系发育和结果;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比较充足。
(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
(2)与花生相比,玉米、小麦需要的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不同,轮作能够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
肥力;玉米、小麦秸秆高,根系深,轮作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玉米、小麦根系与花
生不同,轮作可抑制或减少土壤花生的虫害;冬小麦生长期与花生不同,可增加地表覆盖,减轻土壤侵蚀。
(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3)加大花生产业的科研投入,确保品牌优势;加大花生其他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深
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花生产业附加值;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政
府的扶持力度。(每点 2分,任答四点得 8分)
地理参考答案 第 2页(共 2页)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必修二(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野外调查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手段,北京市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本校树木调查后发现,校园内
较多的树木是杨树、柳树等当地树种,这些树种长势良好,而引种的一些热带树种则长的不太好。据此
完成12题。
1.校园内的杨树、柳树等当地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校园内引种的一些热带树种长势不好,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灌溉水量少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地面硬化
一位早些年乘火车去过吐鲁番的人回忆:下了火车,改乘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颜簸,才到达吐鲁
番市区。当时火车走的兰新铁路,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设计的。2014年年底,我国自行设计
建成通车的兰新高铁则从吐鲁番市的北郊通过。图1示意吐鲁番附近交通线路。据此完成3~5题。
13km
90°
天
山
.+1000
43
500今
43
吐鲁番
图例
火车站
兰新铁路
-500
200
G
兰新高铁
1000
高速公路
200-等高线/m
90
图1
【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3,兰新铁路在图示区域选线时考虑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山地未利用地,诚少对耕地的占用浪费
B.避开聚落,减少对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冲击
C.方便旅游观光,铁路线经过天山林草过渡带
D.沿等高线延伸,线路短,工程量小,造价低
4.2014年年底建成通车的兰新高铁,离开原兰新铁路,选择从吐鲁番市的北郊通过,主要考虑
A.远离河流,减轻洪水危害
B.靠近城市,满足运输需求
C.降低坡度,保障运营安全
D.避开陡坡,远离滑坡威胁
5,兰新铁路与兰新高铁均未能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丹霞地貌的岩石物质基础为红层,其典型形态特征为红色陡崖坡。美国宰恩国家公园拥有典型的
丹霞地貌,公园内岩层有四个不同时期形成的红层,组成宰思国家公园主崖壁两侧红层的沉积物形成于
干热的地质环境。图2、图3为沿两条不同纬线所做的宰恩峡谷东一西向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西侧起,点
经度相同。读图完成6~7题。
海拔
2150
2050
1950
宰恩峡谷
1850
1750
1650
1550
1450
37°20N
10
2
14
16
18公里
图2
海拔
2200
2000
1800
1600
宰恩峡谷
1400
1200
137°10'N
0
2
10
12
14
18
公里
图3
6.据资料推测,组成宰恩国家公园主岸壁的岩石是
A.冰川堆积物形成的砾岩
B.风力沉积物形成的砂岩
C.海浪堆积物形成的石灰岩
D.流水沉积物形成的页岩
7.图3所示区域较图2所示区域
A.靠近河流上游,冰川侵蚀地貌更普遍
B.靠近河流上游,流水侵蚀地貌更普遍
C.靠近河流下游,冰川侵蚀地貌更普遍
D.靠近河流下游,流水侵蚀地貌更普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近海和海岸地区间存在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热力环流一海陆风。图4
示意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15时和3时近地面凤场分布。读图完成8~9题。
【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