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学考模拟生物(五)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脱氧核糖是DNA分子的重要组成物质,脱氧核糖不含有的元素是
A. C B.H C. O D. P
2.M血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M抗原,N血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N抗原,两种血型个体婚配,子代红细胞表面既有M抗原,也有N抗原,该现象属于
A.性状分离 B.共显性 C.不完全显性 D.完全显性
3.比较造血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A.核基因的种类 B. mRNA的种类 C.膜蛋白的数量 C.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4.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用来证明上述论点的是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 B.不同物种DNA、RNA的结构单体相同
C.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D.各种生物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S.中国农科院利用六倍体的普通小麦和二倍体的黑麦为原材料,培育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此育种方式属于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6.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不包括
A.氨基酸 B.胸腺嘧啶 C.核糖 D.磷酸
7.右图所示中空的结构为植物通气组织,形成此结构的细胞生命历程是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8.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离体培养的神经细胞,发现细胞内K+浓度降低,推测神经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吞作用
9.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已知洋葱体细胞中含有16 条染色体,则图中A、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6、16 B.16、32 C.32、32 D. 32、16
10.医生发现有时同卵双胞中的一个会患上红斑狼疮,另一个却未患病且身体健康。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两者DNA序列不同 B.两者基因突变概率不同
C.两者DNA甲基化程度不同 D.两者tRNA种类不同
11.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胀袋现象,开袋以后可以闻到淡淡的酒味。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胀袋是乳酸菌厌(无)氧呼吸产生CO2所致 B.胀袋是酵母菌需(有)氧呼吸产生CO2所致
C.酒味是酵母菌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所致 D.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延长酸奶的保质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13 题。
为验证酶的特性,某小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表示未加入)。
12.若要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可选择的对照组别是
A.①② C.①⑤ D.②⑤
1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蔗糖与淀粉的水解产物均可以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
B.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各试管的反应温度应变为相同
C.试管④⑤⑥的实验结果可证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D.本实验中若要证明温度影响酶活性,也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 -16题。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酪氨酸酶基因A突变为a基因,其中一个碱基对由G-C 对替换成T-A对,使该位点的氨基酸由色氨酸变为亮氨酸,导致酪氨酸酶结构异常,从而不能合成黑色素,皮肤呈白色,视力下降。
14.下列关于白化病发病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产生等位基因 B.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C.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的特点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
15.已知色氨酸的密码子是UGG,亮氨酸的密码子是UUA、UUG、CUU、CUA、CUC、CUG,则a基因中决定亮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A. ACC B. AAT C. AAC D. GAA
16.某地区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一位父亲为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女性,与该地区的一位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 0 B.1/4 C.2/101 D.1/202
17.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某基因转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A表示RNA聚合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沿着DNA链向右移动 B. A能断裂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C. C链长度与B链相同,碱基序列与之互补 D.D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是转录所需的原料
18.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共发现了13 种不同的地雀,达尔文推测这些地雀最初来自南美大陆。这些地雀在羽色、鸣叫、造巢等方面极为相似,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喙的大小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种地雀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因此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持统一的模式
B.不同岛屿上的环境不同,导致这些地雀朝不同方向发生突变
C.自然选择使得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改变
D.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基因交流,使它们的差异越来越大
19.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最末端的磷酸基团含有放射性标记。据此事实可推测
A. ATP 在细胞中含量不高 B. ATP可快速水解又快速合成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ATP只有最末端的磷酸基团可水解释放
20.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如右图所示,1-4表示染色体,①~⑧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单体①和③可能分配到同一个精细胞中
B.该细胞产生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两两相同,共有两种
C.染色体1与2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染色单体⑤和⑥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右图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国是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回
答下列问题:
(1)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与该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结构是_ 。图中不含磷脂成分的细胞器是 (用图中序号填写2个)。
(2)若⑤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则⑤可形成细胞器_ _。除高尔基体外,图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还有细胞膜和___ , 形成.囊泡过程体现了膜结构具有__ 的特点。
(3)若该细胞为胰腺腺泡细胞,向该细胞中注入3H标记的亮氨酸,则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结构 (用图中序号加箭头表示)中,最终经细胞膜排到细胞外。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上述过程说明 。
22. (10 分)建立模型和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以右图4种形状的塑料片为材料进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其中甲代表
磷酸,乙代表嘧啶碱基,丙代表嘌呤碱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丁代表___ 。 在制作DNA模型时, (填图中标号) 交替连接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在DNA模型中,乙和丙的数目相等,原因是DNA中碱基含量符合_ 。
②有两位同学均构建了含6个碱基对的DNA模型,所用材料完全相同,但两个DNA模型
并不相同,两者的差别可能是 。
③若进步用上图中材料模拟DNA复制过程,将构建好的DNA模型中的乙、丙分离开来,模拟 过程, 然后以每- -条链为模板,按照___ 原则构建新的子链。
(2)在4个容器内,各放入两种小球,如下图所示,进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容器I和II中各随机抓一个小球,模拟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 的基因行为;将抓取的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__ 过程。
②从容器III和IV中各随机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F1产生配子时_
的基因行为,该种基因行为的意义是 。
23.(12分)为研究弱光条件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除叶绿素外,还有_ ,可以用 _法将它们分离。
(2)表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__ _。在弱光条件下,胞间CO2浓度较高,原因是弱光下光反应产物__ 减少, 三碳酸还原速率减慢,使叶肉细胞 减少。
(3)弱光处理一段时间后,黄瓜通过增大株叶面积以及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
以适应弱光环境。
24. (10分) 果蝇直毛、分叉毛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_ 。
(2)根据第 项杂交试验的结果,可知基因B、b位于___ 染色体上。直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 。
(3)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 F2中雌性直毛个体中杂合子所
占比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