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3: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二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年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地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粵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着力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新优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的八方面重点任务中,首个便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要求“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夯实“东数西算”工程这一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底座,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摘编自《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缘何意义重大?》,澎湃网2022年3月1日)
材料二:
近日,“东数西算”工程已经在我国全面启动,该工程通过将东部发达地区的数据,传输到西部算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运算、存储,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宁夏作为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近日出台了关于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的实施意见,以加快推进宁夏枢纽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地处宁夏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依托云基地建设基础,积极推进算力建设,构建以东数西储、东数西算,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开发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为主的西部云基地。
(摘编自《“东数西算”,沙漠戈壁“云”上增算力》,新华网2022年3月14日)
材料三:
当前,数据中心已成为支撑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然而,我国数据中心目前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2年数据中心产业图谱研究报告》显示,北上广三地数据中心约占全国份额的26%。
相比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建立数据中心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节能降耗方面,大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40%左右,而西部地区海拔高,环境温度低,利于散热,更加节能降耗。电力供应方面,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可以充分发挥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有效保证数据中心的用电并降低运营成本。
近年来,“东数西算”在产业层面已有实践。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经济也是人才经济,培养和引进各类优质人才,是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西部地区还应借此机会,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让更多人才“走进来”“留下来”。
(摘编自《“东数西算”工程发展前景几何?》,北青网2022年3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数西算”中的“算”是指处理数据的能力,它现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B.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其目的就是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C.《“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的八方面重点任务中,“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最为重要,故将它摆在首个位置。
D.作为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宁夏为加快推进本地区的枢纽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为数字化发展赋能,目前,我国政府打算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B.在数字经济时代,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着力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新优势,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C.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宁夏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的构建,能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的问题。
D.近年来,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相关人才需求大幅度增长,其中西部地区人才是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
3.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西部地区需重点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9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黄原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周。周以后,历代曾分别在这里设郡、州、府,既是屯兵御敌之重镇,又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现在作为地区首府,管辖着黄原市和周围十五个县。
该城坐落在一个大川道里,被连绵的群山包围。黄原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于几百里外注入黄河。市区在黄原河上建有两桥,联结东西两岸。市中心的桥建于五十年代,称为老桥;桥面相当狭窄,勉强可以对行两辆汽车。上游还有一座新桥,桥面虽然宽阔,但已在城市外围,车辆和行人不像老桥这样拥挤。
黄原城以老桥为中心,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大桥以东统称东关,因为汽车站在这里,各种杂七杂八的市场摊点和针对外地人的服务性行业也就特别多。东关大桥头也是出卖劳动力的市场,经常像集市一般涌满了各地漫流下来的匠人和小工,等待包工头们来“招工”。城市的主要部分在黄原河西岸。东关的街道通过老桥延伸过来,一直到西面的麻雀山下,和那条南北主街道交叉成丁字形。
当孙少平背着破烂行李,从拥挤的汽车站走到街道上的时候,他便置身于这座群山包围的城市了。他恍惚地立在汽车站外面,愕然地看着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一刹那间,他被庞大的城市震慑住了。
这就是我要开始生活的地方吗?他在心里发出疑问。你,身上带着十几块钱,背着一点烂被褥,赤手空拳来到这里,你怎样才能生活下去呢?
这一切他全然不知道。
孙少平发了一会愣怔,便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去。
到东关大桥的时候,他看见两边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衣衫不整、穿戴破烂的人。他们身边都放着一卷简单的行李;有的行李上还别着锤、钎、刨、錾、方尺、曲尺、墨斗。这些人有的心慌意乱地走来走去,有的麻木不仁地坐着,有的干脆枕着行李睡在人行道上。少平马上知道,这就是他的世界。他将像这些人一样,要在这里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
他自然地加入了这个杂乱的阵营,找了一块空地方把行李搁下。他不熟练地卷起一根旱烟棒,靠着铺盖卷抽起来。此时已经是下午,黄原河被西斜的太阳照耀得金光灿烂,大片的楼房已经沉浸在麻雀山的阴影中。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置身于荒无人烟的旷野。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现实的景象消失了。他通过心灵的视觉,却看见了炊烟袅袅的双水村,看见夕阳染红的东拉河边,饮饱水的黄牛抬起头来,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的山。
“唔……他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
严酷的现实横在这个漂泊青年的面前。他既没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着一股勇气就来到了这个城市。
他久久地闭着眼睛,内心痛苦而烦乱,感觉自己在这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那么,返回双水村吗?这很容易,明天早晨买一张汽车票,大半天就回去了——回到他那另一种苦恼之中……可是,他怎么能回去呢?
“不!”他喊叫说,睁开了眼睛。周围有几个人在看他,脸上显出诧异的神色。
孙少平尽量使自己振作起来。他想:他本来就不是准备到这里享福的。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过去的生活都已经成为历史,而新的生活现在就从这大桥头开始了。
这种自我安慰的想法,使孙少平的心平静了一些,他开始谋算自己眼下该怎么办。
他没想到聚在东关“找工作”的人这么多。每当一个包工头,嘴里噙着黑棒烟来到大桥头的时候,很快就被一群揽工汉包围了。包工头就像买牲畜一样打量着周围的一圈人,然后挑选几个人带走。带走的人就像参加了工作一样高兴;没被挑上的人,灰心地又回到自己的铺盖卷旁边。
当又一位嘴噙黑棒烟的家伙来到大桥头的时候,少平毫不犹豫地跟随众人,挤到了他的跟前,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选拔。
这人扫视了一下周围,说:“要三个匠人!”
“要不要小工?”有人问。
“不要!”
那些匠人便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把赤手空拳的小工攉在一边,纷纷问包工头:“一个工多少钱?”
“老行情!四块!”
所有的匠人都争着要去,但包工头只挑了其中三个身体最好的带上走了。
孙少平只好沮丧地退回到砖墙边上。
麻雀山后面最后一缕太阳的光芒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都亮了——黑夜即将来临。
孙少平仍然焦急地立在砖墙边上,看来这工不好上!至少今天是没有任何希望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语言朴实生动,既有贴合人物形象的准确描摹,又有对自然环境的诗意呈现,于朴实中流淌着灵动,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
B.“黄原河被西斜的太阳照耀得金光灿烂”的景物描写映射了孙少平的心情:有初到黄原城的兴奋,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初来乍到的孤单和恐慌。
C.小说精于细节描写,令人如身临其境,如对嘴里噙着黑棒烟的包工头挑选揽工汉的描写,就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带给了读者逼真的感受。
D.小说在塑造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时没有回避现实,而是如实描写了孙少平揽工的艰难,体现了底层奋斗者的艰辛,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5.小说开头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9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龟兹王浸失臣礼,侵渔邻国。上怒,遣阿史那社尔将兵击之。阿史那社尔引兵自焉耆之西趋龟兹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弃城奔龟兹,保其东境。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遣伊州刺史韩威帅千余骑为前锋,左卫将军曹继叔次之。至多褐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及其相那利、羯猎颠帅众五万拒战。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龟兹王布失毕既败,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逼之,布失毕轻骑西走。社尔拔其城,使安西都护郭孝恪守之。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帅精骑追布失毕,行六百里,布失毕窘急,保拨换城。社尔进军攻之四旬,闰月丁丑,拔之,擒布失毕及羯猎颠。那利脱身走,潜引西突厥之众并其国兵万余人,袭击孝恪。孝恪营于城外,或告之,孝恪不以为意。那利奄至,孝恪帅所部千余人将入城,那利之众已登城矣,城中降胡与之相应,共击孝恪,矢刃如雨,孝恪不能敌,死于西门。城中大扰,仓部郎中崔义超召募得二百人,卫军资财物,与龟兹战于城中,曹继叔、韩威亦营于城外,自城西北隅击之。那利经宿乃退,斩首三千余级,城中始定。后旬余日,那利复引山北龟兹万余人趣都城,继叔逆击,大破之。那利单骑走,龟兹人执之,以诣军门。阿史那社尔前后破其大城五,遣左卫郎将权祗甫诣城开示祸福,皆相帅请降,凡得七百余城,虏男女数万口。社尔乃召其父老,宣国威灵,谕以伐罪之意,立其王之弟叶护为主,龟兹人大喜。西域震骇,西突厥、于阗、安国争馈驼马军粮,社尔勒石纪功而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太宗讨龟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
B.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
C.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
D.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护,汉唐等时代西域地区最高长官,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
B.丁丑,计时序号,十地支搭配十二天干进行年、月、日、时的记录。
C.胡,指中国古代北边的游牧民族或西域的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羌等。
D.勒石,在石上刻字。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龟兹王对唐不敬,侵略邻国,太宗派遣阿史那社尔讨伐龟兹,社尔出其不意,率兵经焉耆之西直抵龟兹北部边境。
B.龟兹王率领众将士在多褐城迎战唐军,中韩威之计,贸然出兵追击三十里,后遭唐军痛击,兵败逃亡到了保都城。
C.郭孝恪驻守保都城,被那利联合西突厥的军队,与城内投降的胡兵里应外合,难以抵挡攻势,最终在西门被杀死。
D.阿史那社尔先后攻破龟兹七百多城,向城中父老宣示朝廷威严,立叶护为王,使西域各国争相送礼,后记功还朝。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那利复引山北龟兹万余人趣都城,继叔逆击,大破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阅读这首唐诗,完成10题。
忆东山二首(其一)①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注】①东山: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山旁有薔薇洞,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年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紧扣“忆”字写作此诗,追忆往昔东山之风物,仰慕谢安之品格。,
B.“白云”“明月”等意象一语双关,既切合东山之景,又暗合人物情志。
C.作者在京待诏之际生活仍洒脱自由,像谢公一样携带歌舞伎啸歌吟咏。
D.这首诗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的归隐之趣如出一辙。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密用“ ,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 ”。
(3)“我命由我不由天”强调个人的生命,要努力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却用“ , ”这两句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不仅冗长拖沓,而且内容陈旧,人云亦云,实在是不刊之论。
B.他生活经验丰富,无论多棘手的事儿,都能左右逢源,处理得人人满意。
C.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当机立断,不能首鼠两端,否则有可能错失良机。
D.对少数人把不经之谈当作新闻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行为,我们深表气愤。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北京,一件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因为与市民息息相关,而被这个城市视作大事。
B.在“相声新势力”的表演现场,各路青年演员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C.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鲁迅先生是“五四”时期的先锋人物,其文章发聩振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间万事皆有因果,在疫情疾病面前,人类渺小如斯,却又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B.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放映之后,网友好评不断,全国各地观众趋之若鹜。
C.一旦发生泥石流等灾害,山脚下的房屋将首当其冲,一定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D.学问贵在问,要问就不要怕贻笑大方,而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嘲笑虚心求教的人的。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企业领导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到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B.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老百姓做好榜样。
C.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1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文创产品深受群众喜爱,有关行业报告显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市场规模近78亿元,故宫文创等都提高了经济效益。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它能否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
C.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第三届“中国诺贝尔”生命科学奖,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
D.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仅是给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育心态的必要校正。
1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既要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保护数据安全和自己的隐私,也要自觉成为网络卫士,为维护网络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B.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持续面对电子屏幕、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C.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的,但由于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
D.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乘坐长征五号遥四火箭进人预定轨道,这也标志着首次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实现成功。
1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广东粤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
B.与文学、影视等艺术门类一样,创作,特别是新形式新领域的创作,需要理论的指引和批评的打磨方能更上一层楼。
C.只有科技与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地形成利于科技发展的文化和推动文化深入发展的科技,人们也才能全面体会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D.在铁打的网络、流水的网红之间,在流量与变现之间,网红要想留存下来,具备一定的商业能力固然重要,思想内涵与文化魅力也弥足珍贵。
1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六十多年来,经过一代一代的接续奋斗,三五九旅的传人创造了沙漠绿洲以及阿拉尔这一座充满活力的边疆城市。
B.1950年底到1951年初的知识青年从军潮,大大改善了我军的文化结构,有力地促进了我军各技术兵种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C.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
D.从生物学看,目前大脑对于人类而言还存在太多未知,虽然部分区域的功能已被探明,但人脑究竟依照怎样的“程序”运行还是一个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 ① 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 ②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鱼目混珠,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 ③ ,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70分)
配角,原指戏剧作品、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次要角色,后也比喻做辅助或次要工作的人。近年来,一种被称为“配角综合征”的心理学现象引发人们的关注与热议。“配角综合征”指凡事不争先恐后、不争强好胜,安于现状地完成分内工作,常默默退后,把展现自我的机会让给别人,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就这一现象对2000位青年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认为此类人非常多。
有人认为,我们应当勇立潮头“争当主角”;也有人认为“甘当配角”未尝不是一种好的人生选择。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取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看法,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撰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牡丹江二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年期末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最为重要”错误,这一说法于文无据;“故……”强加因果。)
2.B(A项,“目前,我国政府打算全面启动”错误,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可知,目前已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C项,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东数西算”工程才能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的问题,而“宁夏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的构建”只是“东数西算”工程的一部分。D项,“其中西部地区人才是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不论地区,各类优质人才都是“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3.①要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政策支持,做好东西部协同联动工作。②要发挥出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更好地承接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③要认识到人才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做好民生保障改善工作,让更多人才“走进来”“留下来”。(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B(“有初到黄原城的兴奋,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初来乍到的孤单和恐慌”错误,结合后文“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置身于荒无人烟的旷野。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可见,这景色并没有体现“初到黄原城的兴奋,对未来的憧憬”,而是反映出他在陌生城市的孤单寂寞。)
5.①内容上,写黄原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是一个热闹的集市,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②结构上,为下文写人员集中熙来攘往的热闹场景作铺垫,并推动情节发展。③形象塑造上,铺叙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置身繁闹中的孤独寂寞、恐慌不安。④写作效果上,按照空间顺序介绍自然环境,交代具体细致,便于读者身临其境联想想象,感受具体形象,画面感强,印象深刻,增强吸引力、可读性。(每点3分,任答三点即可,酌情给分)
6.A(正确标点为: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亲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贡职。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
7.B(应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
8.D(“先后攻破龟兹七百多城”与原文不符,原文是“阿史那社尔前后破其大城五,遣左卫郎将权祗甫诣城开示祸福,皆相帅请降,凡得七百余城”。)
9.那利又带领山北龟兹一万多人逼近都城,曹继叔迎击,大败那利军队。(“引”“趣”各1分,句式整体通顺3分)
10.D(诗人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但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因此“如出一辙”表述有误。)
11.(1)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2)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3)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12.A(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由“冗长拖沓”“内容陈旧”可知,此处是说文章写得不好,与成语意思相反。)
13.C(深孚众望:很使群众信服。根据后文“结果落选了”,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不孚众望”。)
14.B(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15.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语境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这件事不放在心上,应为“不以为意”,使用错误。)
16.C(成分赘余,应去掉“由于”。)
17.D(语序不当,应把“首次”放在“我国”后面;搭配不当,应把“实现”改为“取得”。)
18.A(成分残缺,应去掉“使得”。)
19.C(“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体颠倒,应是“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在……中”“让”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删掉其一。)
20.示例:①一蹴而就 ②无可厚非 ③拾人牙慧(每处1分,意思相近即可)
21.示例: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3分,酌情给分)
22.【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审读材料,一方面,要抓住关键词“配角”和“配角综合征”。就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而言,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主角”必须得有“配角”来衬托,而且“主角”和“配角”各司其职,各担其责,所以,“配角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不可或缺的。“配角综合征”则是一种个人乃至群体的心理现象,其表现形式为默守本分,安于现状,不争不抢不出风头。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有“配角综合征”的青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另一方面,要理清事理逻辑,要分析形成“配角综合征”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辩证分析其“利”与“弊”。“甘当配角”既可以说是一种谦逊退让的风度与品格,也可以说是一种消极应对的人生举措,或是缺乏进取精神与责任意识的表现。如果人人都“甘当配角”,谁来担当“主角”重任?新时代的青年既要有“争当主角”的精神,也要有“甘当配角”的清醒。
考生在行文中应对“配角综合征”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批评或肯定或理性看待等。议论过程中必须关注新时代青年的写作身份,不可脱离具体身份和所处时代的特点泛泛而谈。在此前提下,可以探究“配角综合征”普遍存在的原因,论证新时代青年为什么应该“争当主角”(或“甘当配角”),或是辩证看待面对不同事物、身处不同阶段时,两种心理的必要性和价值。
【参考立意】勇立潮头,引领时代;争当人生的主角;“配角”也是角;青年人既要争当“主角”,也要能当好“配角”;角色无贵贱,做好本分是关键。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龟兹王渐渐失去作为臣子的礼节,侵占掠夺邻国的财物。皇帝大怒,派遣阿史那社尔率领军队攻打龟兹。阿史那社尔领兵从焉耆的西面直抵龟兹北部边境,分兵五路,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弃城投奔龟兹,据守龟兹东部边境。阿史那社尔派兵追击,生擒并杀掉他,立他的堂弟先那准为焉耆王,让他向唐朝进贡。龟兹大为震惊,守城将士多弃城逃走。阿史那社尔进驻碛口,离龟兹都城三百里,派伊州刺史韩威率领一千多骑兵为前锋,左卫将军曹继叔紧随其后。到了多褐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和丞相那利、羯猎颠率领五万兵众抵抗。刚刚短兵相接,韩威带领军队假装后退,龟兹的全部士兵追击他们,行军三十里,韩威与曹继叔的军队会合。龟兹兵害怕,将要退却,曹继叔乘此机会反击,龟兹大败,逃亡八十里。龟兹王布失毕兵败之后,逃亡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逼近他们,布失毕单骑向西逃跑。阿史那社尔攻占其都城,让安西都护郭孝恪守卫此城。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率领精锐骑兵追击布失毕,行军六百里,布失毕困迫危急,据守拨换城。阿史那社尔进兵攻城四十天,闰月丁丑日,攻陷城池,生擒布失毕以及羯猎颠。那利抽身摆脱逃走,暗中带领西突厥与本国合在一起的一万多士兵,袭击郭孝恪。郭孝恪在城外安营扎寨,有的人告诉他那利将要袭击这件事,郭孝恪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那利忽然到来,郭孝恪率领所统帅的军队一千多人想要进入城里,那利士兵已经登上城墙,城内投降的胡兵与那利里应外合,共同夹击郭孝恪,箭矢如雨,郭孝恪抵挡不住,死于西门。城中大乱,仓部郎中崔义超招募到二百人,共同保卫军需财物,与龟兹兵在城中展开激战,曹继叔、韩威也在城外扎营,从城西北角进攻龟兹。经过一夜激战,那利兵才撤退,杀死龟兹兵三千多人,城中才安定下来。十多天之后,那利又带领山北龟兹一万多人逼近都城,曹继叔迎击,大败那利军队。那利一个人骑马逃走,龟兹人抓住他,把他送到军门。阿史那社尔前后共攻下五座大城,派左卫郎将权祗甫到城中讲明祸福关系,各城相继请求投降,共得七百多城,俘虏男女几万人。阿史那社尔于是召集城中父老,宣示朝廷的威严神灵,把征伐有罪之国的道理讲明,立龟兹王的弟弟叶护为王,龟兹人非常高兴。西域地区震惊恐惧,西突厥、于阗、安国争相赠送骆驼、马匹和军粮,阿史那社尔刻石碑纪功,而后班师回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