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3课时
目录
01
课前预习
02
精巧点拨
03
同步训练
04
素养提升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__山脉,流入__________海,是我国第二__________河。黄河在上游塑造了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在下游是__________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_高原,使黄河成为世界上__________最大的河流。黄河进入下游后成为“__________”。
课前预习
巴颜喀拉
渤
长
宁夏
河套
华北
黄土
含沙量
地上河
2. 填图:在图2-3-16中相应的位置分别填注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注入的海洋(渤海);河段分界点(河口、桃花峪);主要支流(渭河、洮河、汾河)。
1. 长江和黄河的对比。
表2-3-4
精巧点拨
河流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__________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东海 __________海
干流长度 6300千米 5464千米
唐古拉
渤
河流 长江 黄河
干流流经的省 级行政区域 青、川、藏、________、渝、鄂、湘、赣、__________、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_______、陕、豫、_____
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___平原 青藏高原、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平原
云
皖
晋
鲁
云贵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内蒙古
黄土
华北
河流 长江 黄河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洮河、湟水、渭河、汾河
上、中、下游划分 上游:河源—宜昌 中游:宜昌—湖口 下游:湖口—入海口 上游:河源—河口
中游:河口—桃花峪
下游:桃花峪—入海口
河流 长江 黄河
主要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 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文特征 水量大,汛期长,__________结冰期(填“有”或“无”) 水量小,汛期__________,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凌汛
无
短
2. 黄河的忧患、治理与开发。
表2-3-5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忧患 草地退化、_________ 化、凌汛 __________严重 河堤决口,形成“地上河”、__________
治理 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兴修水库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加固大堤,打坝淤地,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关键是__________
开发 __________、灌溉、供水
荒漠
水土流失
凌汛
治沙
发电
1. 贝贝对地理很感兴趣,图2-3-17是他在阅读诗时做的批注,甲、乙两处分别是 ( )
A. 祁连山脉、黄海 B. 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C. 唐古拉山脉、东海 D. 横断山脉、黄海
同步训练
知识点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
B
2. 图2-3-18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简图,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黄河没有流经的有 ( )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丙 D. 丙、丁
C
3.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巨大,图2-3-19表示黄河不同河段含沙量与长度的比例情况,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4. 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特征是 ( )
A. 水能资源丰富 B. 航运价值高
C. 含沙量大 D. 结冰期长
A
5.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图2-3-20),下列关于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河段水运发达
B. ②河段“一碗水,半碗泥”
C. ③河段支流众多
D. ③河段航运价值高
B
6.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洪涝灾害风险很大。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黄河下游挖沙
C.加大用水量,使径流量减少
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D
读图2-3-21,完成7~8题
7. 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
的原因有( )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
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B
8. 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这段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哪个因素有关? ( )
A. 流速 B. 流量 C. 流向 D. 含沙量
C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据此读图2-3-22,完成9~10题。
9.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C
10.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
A.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A
二、综合题
11. 读图2-3-23,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干流依次流经__________市、__________市、__________市三个省级行政中心, 自西向东奔腾入海。
兰州
银川
济南
(2)黄河是陕西省和__________省的天然分界线。
(3)在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__,出现凌汛现象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
②④
河流有结冰期
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4)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在该平原内黄河支流很少,分析主要的原因。
黄河下游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其他河流难以汇入。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3-24)。
材料二 我国部分河流概况(表2-3-6)。
表2-3-6
河流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干流长度/ 千米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黑龙江 185.5(其中我国境内89.1) 5 498(其中我国境内3 476) 3 465
黄河 75 5 464 660
长江 180 6 300 9 500
珠江 42 2 197 3 360
(1)黄河发源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级阶梯,注入________海,其流向反映我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
(2)黄河头道拐—潼关河段流经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含沙量大幅__________。
一
渤
西高东低
黄土高原
增加
(3)黄河含沙量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__季,从气候角度简述其原因。
夏
夏季降水多,多暴雨,降水集中。
(4)黄河中游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随着黄河中游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分析黄河下游水文特征可能的变化。
水土流失严重
含沙量减少;水位变化幅度变小。
(5)根据材料,说明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的原因。
黄河的干流长度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长河,但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如黑龙江,年径流量不如珠江、黑龙江,所以黄河不能被称为第二大河。
“桥上桥”(上下两层桥)(图2-3-25)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赤水镇西的黄河支流之一的赤水河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桥上桥”的全貌得以露出。
分析“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
素养提升
“桥上桥”位于黄河中游,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下桥容易被堵塞和淤埋。
谢 谢